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小题。白发上津城梅洁小时候,就隐约听父亲说过湖北郧西有个“朝秦暮楚”的地方,可少小离家,光阴荏苒,岁月沧桑,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小题。
白发上津城
梅 洁
小时候,就隐约听父亲说过湖北郧西有个“朝秦暮楚”的地方,可少小离家,光阴荏苒,岁月沧桑,再没问津。长大后才知人们已经把这个“古成语”作为对爱情不专一的贬损词。
接郧西邹龙权电话时,我就问,郧西是不是有个“朝秦暮楚”的地方?邹龙权说:有呀,上津就是。
我说:“我去上津看看好吗?”邹龙权说:“当然可以,我老家就是上津的。”
没去上津时,只知“朝秦暮楚”是个成语,去了上津,才发现这是一个秦楚千年相依的古地!这不,我们去上津的车子停在了秦人聚集的陕南古漫川,漫川镇的执政者们把我们领到一片开阔场地,那里并排矗立着二百多年前秦楚两地人各建的古戏楼。秦人的戏楼简约、雄浑,楚人的戏楼精巧、华丽。真有点像一对秦楚相好,在这里牵手百年。
苍莽秦岭,不仅是中国南北气候的分界线,也是秦楚两种不同文化的揖别地。 我们在漫川古镇穿街走巷。我问郧西朋友,为什么在陕西地界停下?朋友说,这里离上津只有十几分钟的路程。来上津参观的人,必领到漫川,去漫川参观的人必领来上津,这已成惯例。啊,秦楚不再战争!啊,鄂陕息息相依! 走进上津,才知上津这个有着一千八百岁的古城是多么的老, 老得白发千丈 !老得只想让人跪地揖手仰凝。走进上津,才知道蜗居在秦岭深处的楚塞秦关在中国历史上是怎样地举足轻重!如果从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曹丕在这里建平阳县算起,一千八百年里,上津曾十四次设县、六次设郡、两次设州,历史太垂顾汉江边这块弹丸之地了!
上津北枕秦岭,南临汉水,金钱河穿城飘逸而过。这里自古就是兵来将去、战马鸣嘶的军事重镇,也同时是一个舟楫穿梭、商贾云集的商贸荣城。三国时,曹操部将就在此扼守中原关口,南宋年间,岳飞和金兀术部将在这里杀声震天,元初忽必烈把这里设为囤粮基地。六千里迢迢的金元蒙古人,居然占领上津前后达八十年之久!以至于后来的李自成、王聪儿、新四军……上津饱经战争创伤。
唐代杜牧有诗:“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上津人知道,当年给杨贵妃送荔枝的船就是在他们那里起岸,然后由骑士打马飞奔,送入长安宫的。也由此,唐玄宗派八品令官把守上津驿站。
上津人还说,长安是十三朝古都,历朝历代从江南选送美女进皇宫的船队,经长江、汉水数月的水上劳顿到达上津之后,已人困马乏,纷纷上岸休息,之后转陆路穿秦岭到长安。而无数江南女子上岸后乘机进入上津、郧西民间,千年的美女逃遁,使郧西一代一代女子都天生丽质。鄂西北自古至今都流传着一句谚语:“要吃米到竹溪,要娶媳妇到郧西。”应该是对这一历史现象的注释。上津古城长宽仅二三百米,周长也仅一千二百余米,不足诞生我的郧阳古城的三分之一,但它东西南北四边城门上的鎏金大字“连郧”“通汉”“达楚”“接秦”,已足以显示它通连四海的属性。
走在似乎有些固若金汤的城墙上面,凝望城下黑瓦土墙、飞檐斗角的老街,心中倏忽一颤:这是鄂西北最后一座古城了,也是中国最后四座保留完好的古城之一了!千年的郧阳府城、铁打的均州古城都已在南水北调工程中沉没了。保护好上津古城吧,权当是为中国千年的文化留下一瞥最后的回眸。
前些时,收到上津二十六岁的镇长陈林的电子信件,他在信中写道:“……还记得我吗?郧西县上津镇的那个小陈镇长,在你眼里或许我还是一个‘伢’。你们是我所见到的最好的作家,温文尔雅、学识广博,敬意油然而生。我必须得感谢你们来上津,这是上津人民的荣幸,更是我的荣幸……”他告诉我他又有了作家梦,说这梦是见到我们之后才有的。
我立即给“伢”回信:“……我和我们一行真的不能忘记上津,不能忘记很年轻的小陈镇长——请恕我不称呼你‘陈镇长’,我怕把你叫老了!我很惊讶古老得如白须仙翁般的上津,有你这样一位童颜稚子坐镇!也许正是这一老一小,才真正是上津的生命所在。”
(选自 2015 年 6 月 11 日《人民日报》)
6 .作者着墨上津城时,写出了它的哪些特点?请概括。
7 .作者把有一千八百年历史的上津古城形容为 “ 老得白发千丈 ” 有什么作用。
8 .作者走在上津城的城墙上,凝望城下时 “ 心中倏忽一颤 ” 。这 “ 一颤 ” 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内心世界?作者又是运用什么手法来表现这种内心世界的?请简析。
9 .文章以作者给上津镇 26 岁的镇长的回信结尾,回信的内容耐人寻味。请结合全文,探究回信文字所含的意蕴。
6.①历史悠久 ②地理位置重要 ③民族文化交融 ④饱经战争创伤
评分建议: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7.在内容上:①显现了这座历史古城的沧桑和衰老;②表达了作者对这座历史古城的无比景仰之情。在结构上:①照应题目“白发上津城”; ②引出下文对上津古城历史的叙写,以及对保护上津古城的忧虑。
评分建议: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8.(1)表现出了作者对怎样保护好上津千年文化古城的忧患意识。(2)作者运用联想和对比衬托的手法,将千年的郧阳府城和均州古城的沉没与眼前的上津古城联系在一起,突显出上津古城重要的历史意义,以表达自己要“保护好上津古城”的忧患意识。
9.①白须仙翁的上津,童颜稚子的镇长,一老一小的鲜明对比,不仅说明千年古城的生命在延续,并且充满了生气和活力。 ②形象地表现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沿革、继承和发展的强大生命力。③与前文沉重的忧虑情思照应,透露出作者对中国千年传统文化继承发展的美好未来前景的无比憧憬。
评分建议: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解析】
6.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概括内容要点题,要结合文本的所有内容筛选概括,找出相应区间,分点概括,要准确、全面。本题考查的是对文章信息的筛选与整合能力。在文章中往往表现出阐述的多角度、全方位的复杂性,这是阅读的难点所在。因此,在阅读中一定要把握关键,具体辨别,严格筛选,这样才能在众多的材料中过那些无关的信息,抓住主要信息。辨别哪些信息是同一关系,哪些信息是包容关系,哪些信息是并列关系等等。通过整体阅读,筛选和把握作者的主要观点态度。这方面的信息一般隐含在文章的材料及作者相关的评说中,做题时一定要准确分析把握作者的基本观点,把握文章的主体内容与思想倾向,并要具备一定的抽象分析和归纳概括能力。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7.
试题分析:分析文段作用可从三个角度去思考:一从内容本身所写。就是看该句段写了什么内容,对表现主旨、抒发情感等有哪些作用。二从上下文关联。即这些句段与材料在上下文起到了什么样的关联作用。这是思考的主体部分。这时的答案应具体。如答“过渡”,必须写出由什么内容过渡到什么内容,“照应”是与哪些内容相照应。三从结合表现手法所起的作用考虑结构作用。
考点: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8.
试题分析:要结合语境来理解。后文有“这是鄂西北最后一座古城了,也是中国最后四座保留完好的古城之一了!千年的郧阳府城、铁打的均州古城都已在南水北调工程中沉没了。保护好上津古城吧,权当是为中国千年的文化留下一瞥最后的回眸”之语,可见,作者是渴求能保护好这座千年古城。同时作者写到了其他古称的命运,运用对比、衬托的手法,写出自己深沉的哀愁。
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9.
试题分析:这是个开放性的题目,需要学生根据文章内容和自己的生活阅历,人生见识来评价。注意评价时要观点鲜明、表达连贯、层次清晰,切不可模棱两可,观点模糊。要能言之成理,自圆其说。不能强词夺理,故作惊人之语。要能言之成理,言之有据,言之有序。文中突出上津古城的“老”,又用人是“新”来衬托,来表现对未来的信心和希望。
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 F 。
“嘴上说阴,脸上作晴”在《忆父亲》里是什么意思? 2020-06-18 …
网上购物,与店家沟通,店家每回一个帖子,前面都要加上一个“亲”字,“亲,你要的东东有现货”,“亲, 2020-06-19 …
2009年1月30日上午,福州市上空出现“阴阳天”,气象专家称之“阴阳脸”天象。福州市东部的半边天空 2020-11-12 …
轻轻地抱住母亲①母亲已经70多岁了。70多岁的母亲在胆囊切除手术中受尽了磨难,本已衰老的母亲更加虚弱 2020-11-24 …
母亲已经70多岁了。70多岁的母亲在胆囊切除手术中受尽了磨难,本已衰老的母亲更加虚弱了。母亲在病床上 2020-11-24 …
目前“相亲交友类”节目的虚假之风盛行。在影响力极大的卫视上一味地迎合低俗猎奇倾向,污染了社会环境,毒 2020-11-30 …
中国古语中阴阳何解老子曰: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古语中万物皆以阴阳而定,可是该如何理解阴阳?何 2020-12-07 …
下列运输方式的选择,最佳的是()A.由南京到上海探亲→航空B.一万吨海盐由天津运往上海→铁路C.一吨 2020-12-15 …
月亮上为什么会有阴影?a月亮表面温度低的地方会形成阴影b月亮是反射太阳的光发亮,月亮上的高山背阴面和 2020-12-27 …
月亮上为什么会有阴影?A.月球表面温度低的地方会形成阴影B.月亮是反射太阳的光而发亮,月面上的高山背 2020-12-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