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物理-->
甲乙两位同学在“探究人的反应快慢跟哪些因素有关”的试验中,做了如下实验:①两个同学如图做好准备(0刻度端朝下),测试者突然松开手,被测试者要仅用拇指和食指将尺夹住.记录
题目详情
甲乙两位同学在“探究人的反应快慢跟哪些因素有关”的试验中,做了如下实验:
①两个同学如图做好准备(0刻度端朝下),测试者突然松开手,被测试者要仅用拇指和食指将尺夹住.记录被测试者捏住尺的刻度(这个刻度越小,说明被测试者的反应越快).
②让被测试者按102、104、106这样的顺序数到200的同时,重复步骤①.
③被测试者闭上眼睛重复步骤①,测试者在放开直尺的那一刹那发出声音(如发出“开始”的声音),给被测试者一个信号.
④再重复步骤①②③各4次(步骤①②③必须交替进行),求出5次实验结果的平均值.
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设计思想中值得可取的地方在于把一个复杂的难于测量的科学量,通过设计转化为一个比较浅显的可测量的科学量,即把测___(填科学量的名称)转化为测拇指和食指捏住刻度尺处的刻度值,使抽象问题直观化和具体化;
(2)实验时采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目的是___;
(3)为什么步骤①②③要交替进行,而不是先把步骤①连续做5次后再连续做5次②、③?___.
①两个同学如图做好准备(0刻度端朝下),测试者突然松开手,被测试者要仅用拇指和食指将尺夹住.记录被测试者捏住尺的刻度(这个刻度越小,说明被测试者的反应越快).
②让被测试者按102、104、106这样的顺序数到200的同时,重复步骤①.
③被测试者闭上眼睛重复步骤①,测试者在放开直尺的那一刹那发出声音(如发出“开始”的声音),给被测试者一个信号.
④再重复步骤①②③各4次(步骤①②③必须交替进行),求出5次实验结果的平均值.
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设计思想中值得可取的地方在于把一个复杂的难于测量的科学量,通过设计转化为一个比较浅显的可测量的科学量,即把测___(填科学量的名称)转化为测拇指和食指捏住刻度尺处的刻度值,使抽象问题直观化和具体化;
(2)实验时采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目的是___;
(3)为什么步骤①②③要交替进行,而不是先把步骤①连续做5次后再连续做5次②、③?___.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利用转换法把人的反应快慢转化为捏住的刻度,便测量.
(2)本实验多次测量的处理方法是求平均值,因此是为了减小误差.
(3)如果不交替进行,而是连续测试5次,可能会对后面的反应快慢产生影响.
故答案为:(1)人的反应速度;(2)排除实验的偶然性,减小实验误差;(3)这样做可以排除前面同一信号连续多次反应后,对后面的信号的反应快慢产生影响.
(2)本实验多次测量的处理方法是求平均值,因此是为了减小误差.
(3)如果不交替进行,而是连续测试5次,可能会对后面的反应快慢产生影响.
故答案为:(1)人的反应速度;(2)排除实验的偶然性,减小实验误差;(3)这样做可以排除前面同一信号连续多次反应后,对后面的信号的反应快慢产生影响.
看了甲乙两位同学在“探究人的反应快...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小聪是个爱动手的学生,学习了物理之后,他设计了如下实验测出了他旅游时捡到的一块鹅卵石的密度.(1) 2020-05-14 …
一台电动机的绕组用铜线绕制,在30摄氏度下测出绕组的电阻为1.3欧母.运行1小时后,测得绕组电阻为 2020-06-17 …
钻牛角尖的化学大师帮忙1克甲烷在空气中燃烧恢复到常温下测得放出热量mkj/mol请问甲烷燃烧的着火 2020-06-23 …
下列估测的数据中,最接近实际的是()A.“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大于2.5mm的细颗粒物B.目 2020-07-07 …
下列估测的数据中,最接近实际的是()A.“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大于2.5cm的细颗粒物B.目前 2020-11-22 …
请帮我解释一下以下测量学名词'''''''''''1坐标轴方位角2大地水准面3水准面4视准轴5比例尺 2020-11-28 …
写不下.看下面的数学题...有一种塑料瓶子,瓶身是长方体,测得底面长6cm,宽5cm,淘气放学回家向 2020-12-02 …
我想知道全站仪的基本用法.建筑行业菜鸟一个,想问下各位测量老师们,全站仪测两点高差的时候需要输入仪器 2020-12-07 …
分子很小,看不见摸不着,但我们可以通过一些直接感知的现象,经过合理的推测来认识分子.下列推测既合理又 2020-12-28 …
下列估测的数据中,最接近实际的是()A.“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大于2.2mm的细颗粒物B.目前 2021-01-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