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文后题目。(20分)清淡出尘马国福①某夜,独坐窗前,孤寂之时,翻看以前的读书笔记,无意中看到清代学者朱锡绶《幽梦续影》中的几句话:“素食则气不浊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文后题目。(20分) 清淡出尘 马国福 ①某夜,独坐窗前,孤寂之时,翻看以前的读书笔记,无意中看到清代学者朱锡绶《幽梦续影》中的几句话:“素食则气不浊,独窗则神不浊,默坐则心不浊,读书则口不浊。”好诗如清风,佳句似佳茗,细细玩味,顿觉神清气爽。遂把这几句箴言发给一个很要好的朋友,他很快给我回了八个字“从容入世,清淡出尘。” ②好个“清淡出尘”,恰似一轮窗前明月,朗朗映我心;宛如一剪河堤绿柳,映辉于蓬筚;就像一缕三月的清风,一扫胸中烟尘。 ③在尘世中奔走追逐的我们,从容入世不易,清淡出尘更难。练出这样的胸襟和淡然之气,需要怎样的豁达啊!每天,在纷繁的生活中困顿着、烦恼着、矛盾着、徘徊着、计较着,越是计较烦恼越多,烦恼越多牵绊越多。希望自己生命的底色有大红大紫的那份绚丽荣耀,有大富大贵的那份体面奢华。殊不知,生命这枝莲花越是艳丽,越接近凋零。唯有清淡如菊的生命之花,才于人生花园的角落淡然开放,为平凡的生活增添一分持久的芬芳和色彩。 ④绚丽之色、富贵之气、理想之光,说到底是人的一种或近或远的欲望。 我们中间,大多数人就像是一只被劫持的船,被自己的欲望劫持的船。我们眼里只有目标,只有彼岸,只顾及实现目标的可能性,而全然忽略了河岸边弱柳扶风的闲情雅致,天空中云朵飞翔的曼妙情怀,远山上峰峦叠嶂的磅礴气势 。人生的初衷一旦偏离方向,被虚荣掩饰,让浮华蒙蔽,很可能到头来收获的是一把眼泪,一声被暗礁伤害的叹息。有时候,常常听有的人感慨自己活得很苦很累,我想苦也罢,累也罢,都是咎由自取。因为,一个人如果顾虑太多欲望太多,心境就会变得很复杂,最终收获的只能是疲惫、困顿、劳累。所以,我们最终的结局就孕育在自己对人生所持的态度当中。 ⑤素食、独宿、默坐、读书,都是淡的;而繁华、幸福、财富、目标都是浓的。 炫目诱人的东西最容易沾尘蒙灰,清淡疏朗的空间很利于出尘去灰 。在沾尘蒙灰与出尘去灰之间,蕴藏着人性的许多色彩。我们痛苦的根源在于为了那些缤纷炫目而逾越了清淡和浓烈之间的距离。 很喜欢赵朴初老人的一首诗:“七碗爱至味,一壶得真趣。空持千百偈,不如吃茶去。 ”;也喜欢 。 我觉得这种胸怀就是一种清淡 。返璞归真领略乾坤风云,气定神闲足以让人忘世。这是禅,是清淡,是超然。 ⑥清淡上路,心中的烟尘少了,没有过多的心机,重负变轻了,步履因此轻松,心胸因此豁达,淡到极至,尘世的历练让我们的内心不断贴近本真,让灵魂归于成熟、稳练、超然,这未尝不是活着的一种至高境界。 (摘自《中学语文》2011年第8期,有删改) 小题1:文章第①段能否删去?为什么?(4分) 小题2:请分析第④段划线句主要运用的论证方法及其作用。(4分) 小题3:请依据前后文划线句的提示,在第⑤段横线上为文章补充一个道理论据。(4分) 小题4:结合文章内容,理解“炫目诱人的东西最容易 沾尘蒙灰 ,清淡疏朗的空间很利于 出尘去灰 。”这句话中划线词的意思。(4分) (1)沾尘蒙灰 (2)出尘去灰 小题5:有人认为现代社会提倡乐于助人的“雷锋精神”与这篇文章超脱世外的“清淡出尘”的观点是矛盾冲突的,你赞成这种看法吗?说说理由。(4分) |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小题1:不能,第一段吸引读者(1分),引出文章的中心论点“从容入世,清淡出尘”(2分),并且朱锡绶的名言也为文章做了道理论据(1分),如果删去,使文章论证结构不严谨。 小题1:比喻论证(1分),把绝大多数人比喻成被欲望劫持的船(1分),生动形象地论证了(1分)人因为顾虑太多欲望太多,心境就会变得很复杂,疲惫、困顿、劳累的观点(1分)。 小题1:符合题意即可,示例:陶渊明的一首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诗歌意境要清淡,超脱2分) 小题1:示例:沾尘蒙灰:让人生的初衷偏离方向,被虚荣掩饰,让浮华蒙蔽(2分);出尘去灰:使心中的烟尘少了,没有过多的心机,重负变轻了,步履因此轻松,心胸因此豁达,尘世的历练让我们的内心不断贴近本真,让灵魂归于成熟、稳练、超然(2分)。(注:“沾尘蒙灰”扣住“心灵被蒙蔽,失去人生的方向”; “出尘去灰”扣住“心胸豁达,减少负担,贴近本真、超然”意合即可) 小题1:不赞成(1分)。两者是从不同角度来畅谈人生态度,“清淡出尘”并不是不管世事,不帮助他人,而是不过多追求名义、欲望、金钱,是对自身修养的一种追求,而非冷淡地对待社会及其他人,所以这与做好人好事并不矛盾。(“清淡出尘”的内涵2分,语言1分) |
小题1:这是对议论文开篇作用的考查。议论文开篇一般有以下作用:引出论点,吸引读者的注意思考,作为论据证明论点,与下文照应等。此处开篇有吸引读者、引出文章的中心论点“从容入世,清淡出尘”。 小题1:这是对论证方法的考查。学生应掌握议论文中常用的例证、喻证、引证等论证方法,了解每一种论证方法的具体作用,作答时学会结合语境,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小题1:这里考查议论文运用和补充论据的能力。学生所举事例或道理必须具有典型性,概括性,针对性,这是补充论据的三个特点。这样的事例或道理才具有说服力。 小题1:这里考查在语言环境中推断和理解词语含义的能力。学生应培养理解词语在语境中的具体含义的能力,能紧扣文章中心主题,联系上下文进行理解概括。意思表述正确即可。 小题1:只要观点正确,有理有据,文通句顺,书写认真即可。 |
看了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文后题目。...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下面有关几种绿色植物特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海带依靠叶吸收水分和无机盐b墙藓的假根内无下面有关 2020-05-16 …
如图所示,半径为r的四分之一的圆ABC上,分别以AB和AC为直径作两个半圆,分别标有α的阴影部分面 2020-06-1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12分)孟子曰:“水信无分于东西,无分于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 2020-06-18 …
一张方桌由1个桌面、4条桌腿组成.请分析一下,无分析者无分.加油哟对不起对不起。一张方桌由1个桌面 2020-06-29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孟子曰:“水信①无分于东西,无分于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②下也。人 2020-07-05 …
[无…无…]分别用在两个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或词素前面,强调没有。例如:无穷无尽(没有止境)无休无止( 2020-12-10 …
立体图形按有无棱分类、有无顶点分类、有无平面分类如题目、、今天之前提交、、急! 2020-12-12 …
阅读下面文言文,按要求答题。(8分)告子曰:“性,犹湍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人性之无 2020-12-17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告子曰:“性犹湍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人性之无分于善不 2020-12-17 …
阅读下面文段,按要求答题。告子①曰:“性犹湍水②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人性之无分于善不 2020-12-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