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英语翻译孔子后人,原任陕西河西道孔闻謤闻听剃发令奏言:近奉剃头之例,四氏子孙又告庙遵旨剃发,以明归顺之诚,岂敢再有妄议.但念孔子为典礼之宗,颜、曾、孟三大贤并起而羽翼之.其定礼

题目详情
英语翻译
孔子后人,原任陕西河西道孔闻謤闻听剃发令奏言:近奉剃头之例,四氏子孙又告庙遵旨剃发,以明归顺之诚,岂敢再有妄议.但念孔子为典礼之宗,颜、曾、孟三大贤并起而羽翼之.其定礼之大莫要于冠服.……惟臣祖当年自为物身者无非斟酌古制所载章甫之冠,所衣缝掖之服,遂为万世不易之程,子孙世世守之.自汉、唐、宋、金、元以迄明时,三千年未有令之改者,诚以所守者是三代之遗规,不忍令其湮没也.即剃头之例,当时原未议及四氏子孙,自四家剃发后,章甫缝掖不变于三千年者未免至臣家今日而变,使天下虽知臣家之能尽忠,又惜臣家未能尽孝,恐于皇上崇儒重道之典有未备也.……应否蓄发,以复本等衣冠,统惟圣裁.”孔闻謤搬出孔子这块大招牌,又引金、元二代为例,满以为可以为孔家抵挡一阵,保住先世蓄发衣冠.不料却碰了个大钉子,“得旨:剃发严旨,违者无赦.孔闻謤疏求蓄发,已犯不赦之条,姑念圣裔免死.况孔子圣之时,似此违制,有玷伊祖时中之道.著革职永不叙用”,连孔子的面子也不给.这就揭穿了满洲统治者所谓尊崇孔子的真面目:“奉行儒术,崇饰观听.”只不过是“南面之术,愚民之计”罢了.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在线为你译文如下,供参考】
(文中的“剃发”,指按满人的习惯,剃发扎辫子.)
孔子的后人,原任陕西河西道台官职的孔闻謤,听到关于剃发的诏令后,上奏朝廷道:“近来奉旨,被告知属于剃头之列,四氏子孙(孔、颜、孟、曾)又祭告祖庙遵旨剃发,以表明归顺大清诚意,岂敢再有妄加非议.但念在孔子为典礼的宗祖,而颜家、曾家、孟家三大圣贤,并属于孔圣学说的继承之辈.上祖沿袭下来的所规定的礼仪之大,莫重要于衣冠.……唯有臣的祖上,当年在自己的服饰上,不过出于斟酌古制,而佩戴“章甫之冠(殷商族人一种礼帽之名)”,穿“逢掖之服(衣袖宽大的服装,逢,通蓬)”,于是成为万世不变的规矩,子孙世世都在恪守这一规矩.自汉、唐、宋、金、元,以至明朝,三千年来从未有更改的诏令,实在是因为所恪守的是三代时期(此指殷商、周朝、春秋三代)遗留下来的规矩,不忍心使其泯灭失传.谈到应剃发的针对范围,当时原本未涉及四氏子孙(孔、颜、曾、孟);而今诏令四家剃发之后,“章甫缝掖”三千年不变的规矩,未免就在臣家今日而被改变,使天下人虽知臣家能够尽忠,又惋惜臣家未能尽孝,这恐怕对于皇上的“崇儒重道”恩典有失完备吧.能否蓄发,以恢复本来的衣冠面目,尽由圣上裁定.”
孔闻謤搬出孔子这块大招牌,又引金、元二代为例,满以为可以为孔家抵挡一阵,保住先世蓄发衣冠.不料却碰了个大钉子.
得到的旨意是:严正的剃发旨令,违反者绝不饶恕!孔闻謤上书请求蓄发,已经违犯了不可饶恕的条律,姑且念在是圣人的后裔而免你一死.况且在崇圣孔子年代,你如此违犯法制,实在有玷污你祖上的“时中(即在于因时而异)”之道.责令将你革职,永不考虑启用.
可谓,连孔子的面子也不给了.这就揭穿了满洲统治者所谓尊崇孔子的真面目:“奉行儒术,崇饰观听.”只不过是“南面之术,愚民之计”罢了.(注:“崇饰观听”:崇尚善美舆论.“南面之术”:引伸为君王驾驭臣下和统治百姓的手法和权术.)
看了英语翻译孔子后人,原任陕西河西...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求翻译文言文一段,谢谢有情于为离﹑旷而弗能也﹐然离﹑旷以无情而聪明矣﹔有情于为贤圣而弗能也﹐然贤圣  2020-05-15 …

用温故知新,见贤思齐,三人行,必有我师,任重道远,死而后已中的三个成语写一段完整的话(不超过50字  2020-06-04 …

3.晋武帝司马炎共有儿子26人,但太子司马衷却天生痴愚。晋武帝想废太子,另择继承人,皇后劝说:“立  2020-06-29 …

张昭辅吴译文权每田猎,常乘马射虎,虎常突前攀持马鞍。昭变色而前曰:“将军何有当尔?夫为人君者,谓能  2020-07-04 …

史书记载,结束了三国分裂局面的晋武帝司马炎共有儿子26人,但太子司马衷却天生痴愚。晋武帝想要废太子  2020-07-16 …

词语造句悬崖、瘦骨嶙峋、啜泣、纳罕、小心翼翼选三个不少于100字  2020-10-30 …

英语翻译重点句子翻译:1士以遇知己而名著,亦有得知己而遂至行亏名辱者,可不惧哉!2然后知古人不屈道以  2020-11-03 …

英语翻译1.士以遇知己而名著,亦有得知己而遂至行亏名辱者,可不惧哉!2.然后知古人不屈道以徇私者,乃  2020-11-03 …

史书记载,晋武帝司马炎共有儿子26人,但太子司马衷却天生痴愚。晋武帝想要废太子,另择继承人,皇后劝说  2020-11-11 …

标识,辨别,试图,迷失,川流不息,茫然无措,蜂拥而来,千姿百态,各具风韵,小心翼翼,选三个造成一句  2020-12-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