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出师表中有,先帝不以臣卑鄙,一句中卑鄙所指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题目详情
出师表 中有,先帝不以臣卑鄙,一句中卑鄙所指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卑鄙”古今谈
  “卑鄙”是古、今常用的词语,但现代的“卑鄙”和古代的“卑鄙”,词语的结构和意义有较大区别.下面就谈谈这个问题.
  古代的“卑鄙”,本是联合词组,“卑”指地位低下,“鄙”指见识短浅;后凝固成形容词,意思是“卑微鄙陋”.例如:“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意思是:“先帝不认为我地位低下、见识短浅……”《说文》里说:“卑:贱也,执事者.”“卑”本义是伺候主人的奴仆,后泛指地位低下,它的反义词是“尊”.“鄙”本指远离都市的边远地区,和“都”(都市)相对.因为住在边远地区,消息闭塞,行为粗俗,所以“鄙”引申为“庸俗、浅陋”.例如:“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曹刿论战》)意思是“有权位的人见识浅陋,不能深谋远虑.”“卑鄙”合用,意思是“地位低下,庸俗浅陋”,一般用于自谦(即自称,表谦逊).上述《出师表》中的“卑鄙”,就是诸葛亮的自称,表示谦逊.
  现代的“卑鄙”是形容词,词义色彩转为贬义,意思是“语言、品行恶劣,不道德”,一般用于骂别人.例如:“这些无耻的话从这个卑鄙的小人嘴里说出来,竟如流水一样顺畅.”(凌力《星星草》).
  总之,古、今“卑鄙”的结构和意义有区别,阅读古文时不要犯“以今释古”的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