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摽掠其人,倚叠如山。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鼎铛玉石,金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摽掠其人, 倚叠 如山。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 逦迤 ,秦人视之,亦不甚惜。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 之 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 之 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 磷磷 ,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戍卒叫,函谷 举 ,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呼!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 而 不鉴之,亦使后人 而 复哀后人也。 (选自杜牧《阿房宫赋》)
13.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 不正确 的一项是(3分)
A.摽掠其人, 倚叠 如山 倚叠:堆积
B.金块珠砾,弃掷 逦迤 逦迤:连绵不断
C.钉头 磷磷 ,多于在庾之粟粒 磷磷:多而突出的样子
D.戍卒叫,函谷 举 举:举行(起义)
14.对下列两句中的加点虚词意义和用法分析 正确 的一项是(3分)
①奈何取 之 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 之 柱,多于南亩之农夫。
②后人哀之 而 不鉴之,亦使后人 而 复哀后人也。
A.①句的两个“之”相同,②句的两个“而”不同。
B.①句的两个“之”不同,②句的两个“而”也不同。
C.①句的两个“之”相同,②句的两个“而”也相同。
D.①句的两个“之”不同,②句的两个“而”相同。
15.下列语句编成四组,全部表现“秦爱纷奢”的一项是(3分)
①摽掠其人,倚叠如山 ②鼎铛玉石,金块珠砾
③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④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
⑤独夫之心,日益骄固 ⑥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A.①②⑤ B.②③④
C.①④⑥ D.③⑤⑥
16.对上述两段文字分析 不正确 的一项是(3分)
A.第一段用比喻句和排比句,极言秦始皇不顾人民死活和民心向背,残民而自肥,很快失掉了民心。
B.第一段还写到了老百姓对于秦的暴政敢怒而不敢言,但最终还是像火山一样爆发出来,使秦迅速灭亡。
C.对于秦的灭亡和阿房宫的被烧毁,作者用“可怜焦土”一语给予了一定的同情。
D.第二段作者更进一步指出,六国和秦的灭亡,都是由于内部原因造成的,见解极为深刻。
17.将下列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 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D
14.B
15.B
16.C
17.(1)琴声笛声(音乐声)嘈杂一片,比闹市里的人声还喧闹。(2)灭秦国的是秦王自己,不是天下的人民。(3)没有贿赂秦国的国家由于贿赂秦国的国家而灭亡。没有贿赂的国家失去了强大的援助,不能独自保存自己。
【解析】
13.
试题分析:实词题目近些年考核有难度加大的趋势,一般刻意回避考纲规定的120个实词,并且考题选项中夹杂出现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文言现象。答题的方法有“结构分析法”“语法分析法”“形旁辨义法”“套用成语法”“套用课本法”但这些方法都需要一定的文言功底,最好方法是把所给的词义代到原文中去,看语意是否通顺来确定答案的正确与否。D项,举:攻占。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14.
试题分析:此题需要逐项分析。两个“之”一个是代词,一个是助词;两个“而”一个表转折关系,一个表顺承关系。做此类题目,要着眼“意义”和“用法”两点,“意义”是就表意而言的,“用法”是就词性而言的。最方便快捷的方法就是将所学教材中的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代入课外的语句中比较验证。对于材料中的虚词,要结合上下文语境去推敲;对于高考重点考的18个虚词,特别是教材中的典型句子要重视积累。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15.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归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 ①是六国,不是秦。⑤是秦始皇的顽固。⑥是楚人焚烧秦宫。排除这三项即可。
考点: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C。
16.
试题分析:解答此类题时,阅读一定要细致,要回到原文中逐句比较,阅读一定要沉得住气。依据文意,力求明辨各选项表述的正误。特别要注意其中的细微末节的毛病,例如事件的前后倒置,内容上的归纳不完整,中心概括上的无中生有,片面遗漏,强拉硬连,任意拔高等等。C项,作者在文中对秦的灭亡和阿房宫的被烧没有给予同情。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17.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本题中,要掌握以下关键字词的翻译:(1)“管弦”“ 呕哑”“于”各1分;(2)“族”“天下”判断句各1分;(3)“以”“丧”“完”句意各1分。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参考译文】
燕、赵收藏的金玉珍宝,韩、魏聚敛的金银,齐、楚保存的瑰宝,这都是多少世代、多少年月以来,从人民那里掠夺来的,堆积得像山一样。旦夕之间国家灭亡不能再占有,珠宝都被运进阿房宫。把宝鼎当作铁锅,把美玉当作石头,把黄金当作土块,把珍珠当作沙石,随意丢弃,秦人看见了也不觉得可惜。 唉!一个人的想法和千万人的想法是一样的(都想过好日子)。秦始皇喜爱奢侈,老百姓也顾念自己的家业。为什么搜刮老百姓的财物一分一厘都不放过,挥霍时却像泥沙一样毫不珍惜呢?让那宫中承担栋梁的柱子,比田里的农夫还多;架起侧梁的椽子,比织布机上的女工还多;突出的的钉子,比谷仓里的稻米还多;横直密布的屋瓦缝隙,比(老百姓)身上的衣服的线还要多;栏杆纵横,比天下的城郭还多;乐声嘈杂,比闹市的人们的话语还多。秦统治者穷奢极侈,使天下的老百姓不敢言语只能在心中咒骂。失去人心极端孤立的统治者(秦始皇)却一天天越来越骄横顽固。陈胜、吴广号召起义,刘邦入主函谷关,项羽放了一把火,可惜阿房宫变成了一片焦土。
( 唉!)使六国灭亡的是六国自己,而不是秦国;使秦国灭亡的是秦国自己,而不是天下百姓。唉!如果六国统治者都能爱护本国老百姓,那么就有足够的力量抗拒秦国。如果秦国统治者同样能爱护六国的人民,那么秦就能从三世传下去,甚至可以传到万世都为君王,谁能够灭掉秦国呢?秦统治者来不及为自己的灭亡哀叹,只好让后世的人为他们哀叹;后世的人如果只是哀叹而不引以为鉴,那么又要再让后世的人为后世哀叹了。
一位猎手在山谷间鸣枪后经1s后听到第一声回声,大约又经过了2s钟后又听到了第二声回声,则产生回声的 2020-05-23 …
形容海变成山,山变成海的词语就是形容经过长久的变化后,原来的山可能会变成海,而原来是大海的可能会变 2020-06-12 …
以百望山为界,海淀被分为山前山后两个地区。近年来,山后地区人口的增加和不同功能区的发展,对现有的公 2020-06-19 …
资产组减值的弃置费用乙公司在东北经营一座某有色金属矿山,根据规定,公司在矿山完成开采后应当将该地区 2020-06-27 …
有一羊倌放羊,每经过一座山拿羊群的一半给山上,过山后再还回一只羊.以此累推,过了99座山后羊倌还剩 2020-07-13 …
运用你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后面小题。((4分)小题1:《西游记》中的猪八戒原为管理天河水兵的, 2020-07-25 …
运用你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后面题目。(4分)1.《西游记》中的猪八戒原为管理天河水兵的,获罪下凡 2020-11-08 …
1976年7月28日凌晨,唐山市发生7.8级强烈地震。直接经济损失据不完全统计达100亿元,2424 2020-11-12 …
图为某地区地质构造剖面图,读图后回答下列问题。(1)填出下列字母代表的地质构造名称:A,B,C,D。 2020-11-21 …
翻译成英文几年前我家乡附近的山上有很多树木,那里是鸟类的理想家园。但是后来人们砍伐大量树木来建造房屋 2020-11-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