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文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15分)活着的手艺王往他是一个木匠。是木匠里的天才。很小的时候,他便对木工活感兴趣。曾经,他用一把小小的凿子把一段丑陋不堪的木头掏成一

题目详情
阅读下文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15分)
活着的手艺
王往
他是一个木匠。是木匠里的天才。很小的时候,他便对木工活感兴趣。曾经,他用一把小小的凿子把一段丑陋不堪的木头掏成一个精致的木碗。他就用这木碗吃饭。
他会对着一棵树说,这棵树能打一只衣柜,一张桌子,桌面多大,腿多高,他都说了尺寸。过了一年,树的主人真的用这棵树了,说要打一张衣柜,一张桌子。他站起来说,那是我去年说的,今年这棵树打了衣柜桌子,还够打两把椅子。结果,这棵树真的打了一张衣柜,一张桌子,还有两把椅子,木料不多不少。
长大了,他学了木匠。他的手艺很快超过了师傅。他锯木头,从来不用弹线。木工必用的墨斗,他没有。他加的榫子,就是不用油漆,你也看不出痕迹。他的雕刻最能显出他木匠的天才。他的雕刻能将木料上的瑕疵变为点睛之笔,一道裂纹让他修饰为鲤鱼划出的水波或是蝴蝶的触须,一个节疤让他修饰为蝴蝶翅膀上的斑纹或是鲤鱼的眼睛。树,因为木匠死了,木匠又让它以另一种形式活了。
做家具的人家,以请到他为荣。主人看着他背着工具朝着自家走来,就会对着木料说:“他来了,他来了!”是的,他来了,死去的树木就活了。
我在老家的时候,常爱看他做木工活。他疾速起落的斧子砍掉那些无用的枝杈,直击那厚实坚硬的树皮,他的锯子有力而不屈地穿梭,木屑纷落;他的刻刀细致而委婉地游弋……他给爱好写作的我以启示:我的语言要像他的斧子,越过浮华和滞涩,直击那“木头”的要害;我要细致而完美地再现我想象的艺术境界……多年努力,我未臻此境。
但是,这个木匠在我们村里的人缘并不好。村里人叫他懒木匠。他是懒,人家花钱请他做家具,他二话不说;可要请他做一些小活,他不干。比如打个小凳子,打扇猪圈门,装个铁锹柄什么的,他都回答:没空。村里的木匠很多,别的木匠好说话,一支烟,一杯茶,叫做什么做什么。
有一年,我赶回家恰逢大雨,家里的厕所满了,我要把粪水浇到菜地去。找粪舀,粪舀的柄子坏了,我刚好看见了他。递上一支烟:你忙不忙?不忙,他说。我说,帮我安个粪舀柄子。他说,这个……你自己安,我还有事儿的。他烟没点上就走了。村里另一个木匠过来了,说:“你请他?请不动的,我来帮你安上。”这个木匠边给我安着粪舀柄子,边告诉我说,“他呀,活该受穷,这些年打工没挣到什么钱,现在工地上的支架、模具都是铁的,窗子是铝合金的,动斧头锯子的活少了,他转了几家工地说我又不是铁匠,干不了。他去路边等活干,让人家找他做木匠活,在路边等,有时一两天也没人找的。”
我很少回老家,去年,在广州,有一天,竟想起这个木匠来了。
那天,我躺在床上,想着自己的事,一些声音在我耳边聒噪:
——我们杂志才办,你编个读者来信吧,说几句好话,抛砖引玉嘛。
——你给我写本书,就讲女大学生网上发贴要做“二奶”的。
我什么也没写,一个也没答应。我知道我得罪了人,也亏待了自己的钱包。我想着这些烦人的事,就想到了木匠。他那样一个天赋极高的木匠,怎么愿意给人打猪圈门,安粪舀柄呢?职业要有职业的尊严。他不懒。但他比谁都孤独。
春节我回去,听人说木匠挣大钱了,两年间就把小瓦房变成了两层小楼。我想。他可能改行了。我碰见他时,他正盯着一棵大槐树,目光痴迷。我恭敬地递给他一支烟问他:在哪打工?他说:在上海,一家仿古家具店,老板对我不错,一个月开5000工资。我说:好啊,这个适合你!他笑笑说:别的不想做。    
(选自杨晓敏、郭昕主编《金奖小小说》)
小题1: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 不正确 的两项是( )( )(5分)
A.开篇写“他”小时候就能用凿子制作精致的木碗,显示了“他”的木匠天赋,也为后文表现“他”的性格作了铺垫。
B.长大之后,“他”学会了木匠手艺,并凭借自己无师自通的雕刻技艺,很快超越了师傅,成为当地最吃香的木匠。
C.“他”虽然被村里人称为“懒木匠”,但其实并不“懒”,“他”不愿意“做小活”是因为不想委屈自己的手艺。
D.文章借其它木匠之口,侧面介绍了“他”这些年的打工经历,既节省了篇幅,又巧妙地展示了“他”的性格特征。
E.本文借鉴了中国古典小说的写作技法,以写人为中心,描写细腻;善于运用悬念、伏笔来增强了文章的吸引力。
小题2:根据文章内容,简要概括“他比谁都孤独”的原因。(4分)
                                                                                            
                                                                                            
小题3:标题“活着的手艺”有哪些深刻的含义,请结合文本具体分析。(6分)
                                                                                            
                                                                                          
语文
作业帮用户2016-11-22 举报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4亿+用户的选择

我是二维码 扫描下载二维码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小题1:(5分)BE小题2:(4分)①随着现代建筑技术的发展,“他”的传统木匠手艺渐渐失了用武之地;②“他”对木匠手艺的敬重和痴迷得不到人们的理解和尊重。(每点2分,大意对即可。)小题3:(6分)①“活着的手艺...
看了阅读下文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在中国历史上,大分裂和大统一的局面曾交替出现。结束东汉末年至南北朝以来近四百年分裂局面,实现中国大  2020-06-09 …

在中国历史上,分裂和统一的局面曾经交替出现,结束东汉末年以来近四百年分裂局面,实现全国统一的关键人  2020-06-11 …

在中国历史上,分裂和统一的局面曾交替出现,结束西晋灭亡以来分裂局面,实现全国统一的关键人物是()A  2020-06-11 …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题。活着的手艺他是一个木匠。是木匠里的天才。很小的时候,他便对木工活儿感兴  2020-06-17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25分)活着的手艺王往他是一个木匠。是木匠里的天才。很小的时候,他  2020-06-17 …

根据材料和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新疆罗布泊水面在古代曾经超过3000平方千米,100多  2020-07-23 …

26.根据材料和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新疆罗布泊水面在古代曾经超过3000平方千米,1  2020-07-23 …

在中国历史上,大分裂和大统一的局面曾交替出现。结束东汉末年至南北朝以来近四百年分裂局面,实现中国大  2020-07-26 …

在中国历史上,分裂和统一的局面曾交替出现。结束东汉末年以来近四百年分裂局面,又一次实现全国统一的关  2020-07-28 …

在中国历史上,分裂和统一的局面曾交替出现。结束东汉末年以来近400年分裂局面,又一次实现全国统一的  2020-07-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