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研究小组的同学调查了野外某山坡上山腰处三个不同地点A、B、C的植物群落,并测量了三个地点的土壤特征等环境因素,结果见下表。请根据所得数据回答问题。植物种类地点A地点B地点C
某研究小组的同学调查了野外某山坡上山腰处三个不同地点A、B、C的植物群落,并测量了三个地点的土壤特征等环境因素,结果见下表。请根据所得数据回答问题。
植物 种类 | 地点 A | 地点 B | 地点 C | 非生物因素 | 地点 A | 地点 B | 地点 C |
草 | 3 | 5 | 9 | 风速 | 低 | 高 | 高 |
蕨类 植物 | 7 | 5 | 8 | 距地面1.5m 的光强 | 低 | 中 | 高 |
灌木 | 18 | 4 | 2 | 土壤湿度/% | 48 | 35 | 15 |
松树 | 0 | 2 | 0 | 土壤的 有机物/% | 6.5 | 3.8 | 2.5 |
落叶 树 | 15 | 5 | 0 | 土壤深度/cm | >300 | ≈100 | <15 |
土壤含氮量 /mg·kg-1 | 9.4 | 4.5 | 2.4 |
(1)根据调查结果判断,物种丰富度最大的是地点 处的植物群落。地点B处草、蕨类植物、灌木、松树以及落叶树都有分布,体现了群落结构的 现象。A区域可看成一个生态系统,除了表中列举的以外,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还应该包括 。
(2)如果遭遇山火,山坡的植被被彻底烧光,则原地点将发生的群落演替类型属于 演替,演替将向 方向发展。
(3)如果地点A、B、C处的光照条件同等充足,则能更有效地利用太阳光能的是地点 处的植物群落,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土壤中的有机质经过 才能被植物吸收利用。土壤缺氧时,抑制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据此可知根吸收矿质元素离子的方式为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落叶树在地点C处不能生长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说出不少于两个原因)。
(1)A 垂直分层 消费者、分解者
(2)次生 物种多样化、结构复杂化、功能完善化
(3)A 地点A处的植物群落分层多、土壤中水和矿质养料丰富 (4)微生物的分解 主动运输
(5)土壤中缺少相应的矿质养料,土壤浅,不足以维持高大植物的生长或土壤湿度小,水分不足以支持高大树木的生长
1.花生由于其独特的开花结果方式,在中国的许多地方俗称为“落花生”.根据它的这一特殊性,你认为它适于 2020-03-31 …
下列有关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A.研究种群是研究群落的基础B.不同群落的物种数目是不同的C.群落 2020-05-22 …
科研人员对某地群落自然演替过程进行了数年追踪研究,结果如图.A-I表示群落逐渐发展到稳定阶段的过程 2020-07-22 …
某同学认为土壤中的细菌可以分解植物落叶.为了证明自己的想法是否正确,他设计了以下实验:把植物落叶分为 2020-11-06 …
在研究下列问题时,可以把瓢虫看作质点的是()A.研究瓢虫身上的星数B.研究瓢虫翅膀振动情况C.研究瓢 2020-11-20 …
(2014•茂名一模)土壤中生活着种类和数量繁多的微生物,其中绝大多数以土壤中的有机物为营养物质.某 2020-12-14 …
近十几年来,A聚落规模不断扩大,B聚落规模不断缩小,这可能是因为A聚落规模的扩大会直接导致B聚落的( 2020-12-14 …
下列有关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A.研究种群是研究群落的基础B.不同群落的物种数目是不同的C.群落水 2020-12-22 …
某生物兴趣小组以带有落叶的表层土壤(深5cm左右)为实验材料,研究土壤微生物在适宜温度下的分解作用, 2021-01-08 …
下面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黄土高原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经黄土研究专家李东生研究发现,其厚厚的黄 2021-01-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