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降水量大的山坡同一自然带分布高度较高低”与"迎风坡与背风坡相比同一自然带分布高度较高”不矛盾吗?这两句话是从同一本书中看到的

题目详情
“降水量大的山坡同一自然带分布高度较高低” 与 "迎风坡与背风坡相比同一自然带分布高度较高”不矛盾吗?这两句话是从同一本书中看到的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其实不矛盾,分开来讲很好理解
1.降水量大的山坡同一自然带分布高度较高低.加水量和温度是随着海拔升高而减少的,不如在同一座山山脚是常绿阔叶林,在山腰就可能是落叶阔叶林(由于水分和温度不足,造成自然带差异)山坡降水量大,温度正常的情况下,则常绿阔叶林海拔还能再高点,就是这个道理,自然带垂直地带分异,水分和温度(外因)和海拔(内因)是决定性因素.
2.迎风坡与背风坡相比同一自然带分布高度较高.这句话讲在同一山上,水汽从迎风坡开始向上攀登运动,在运动过程中由于湿绝热递减率的存在遇冷凝结形成降雨,这样迎风坡就有了充足降水,这样如第一句话中自然带就有了提高上限的条件.而含有水气的气团在到达山峰后由于先前降雨水分所剩无几,加上下山时有干绝热递增率存在,所以气团变得干燥,严重会使背风坡产生焚风效应,引起火灾,这样自然带的上限也受到控制影响.
附知识,关于湿绝热递减率和干绝热递增率(两个术语)
我从一个整体形象的讲,一团空气要跨过一座1000米山,在山脚下时空气为20度.接着空气不断攀升,按照湿绝热递减来算,高度每上升100米,气温下降0.6度.在气温下降的过程中,空气中的水汽凝结,形成降水.在降水后空气爬过山顶,开始下山,这时按干绝热递增率,高度每下降100米,气温上升1度.因此在山顶时,空气温度为20-6=14度,下山后温度为14+10=24度,这样也会产生焚风效应.
不知LZ明白否,还不明白的话到HI上来问我吧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看了“降水量大的山坡同一自然带分布...的网友还看了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