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下列句子中“于”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是()A.臣恐见欺于王而负赵B.冰,水为之,而寒于水C.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D.沛公居
题目详情
下列句子中“于”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是 ( )
F.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 G.权起更衣,肃追于宇下
H.吴之民方痛心焉,于是乘其厉声以呵
A.臣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 B.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
C.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 | |
D.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 E.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
H.吴之民方痛心焉,于是乘其厉声以呵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A C
(介词,被)
A C
(介词,被)
看了下列句子中“于”字的意义和用法...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下列有关诗词知识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古体诗,又称古诗、古风,多数通篇是五言或七言,平仄没有 2020-06-11 …
数学入诗别样美明代画家唐伯虎,也是一位诗人.他曾写过一首别有风味的《七十词》:人生七十古稀,我年七 2020-06-11 …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古体诗分为四言、五言、七言和杂言,《诗经》多为四言,�下 2020-06-11 …
《礼记·内则》曰:“子能食食,教以右手。┅┅六年,教之数与方名。七年男女不同席,不共食。”对材料解 2020-07-28 …
人到七十古来稀,我活七十真稀奇人到七十古来稀,我活七十真稀奇,头十年幼小,后十年衰老,中间还有五十年 2020-11-07 …
6.下面选项中内容表达有误的一项是()A.古代诗歌有四言、五言、七言和杂言,《诗经》多为四言,《使至 2020-11-19 …
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是一首什么样的诗?A.七言律诗B.七言绝句C.七言古诗D.歌行 2020-11-22 …
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两项是()A.古代兄弟排行以伯、仲、叔、季为序,故“季父愈闻汝丧之七日”中的“季父” 2020-11-24 …
许家w学六年级(1)班48七,六年级(5)班45七.现在学校开展“古诗文朗诵活动”,六年级学生踊跃参 2020-12-04 …
七月初七是中国传统的“乞巧节”(学习纺织工艺的节日),它起源于我国古代“牛郎和织女”的美丽传说。导致 2021-01-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