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甲)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谿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选自《〈孟子〉二章》)
(乙)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选自《论语·颜渊》)
(丙)
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
(选自《孟子·离娄上》)
1 . 下列词语中的“道”与“得道者多助”一句中的“道”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 闻 道 有先后 (韩愈《师说》)
B . 得天下有 道 (丙文段《孟子·离娄上》)
C . 伐无 道 ,诛暴秦 (司马迁《陈涉世家》)
D .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 道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
2 . 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环而攻之 翻译:包围起来攻打这个国家
B . 民信之 翻译:使百姓互相信任
C . 亲戚畔之 翻译:父母兄弟都会背叛这样的统治者
D . 所欲与之聚之 翻译:(百姓)想要的就给他们,并为他们聚集起来。
3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谿之险
译:
4 . 上面三个文段,所提出的主要观点有共同之处,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出来;并结合现实生活,谈谈自己对此观点的理解。
答:
急了,急了,求求了甲、乙两人相距三十里,他们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每小时走6里,乙每小时走4里.甲 2020-05-21 …
甲,乙两车分别从相距470公里的两地相向而行,甲车每小时行38公里,乙车每小时行40公里甲乙两车分 2020-06-03 …
某同学做托里拆利实验时,实验现象如图甲所示,设实验过程中管口不离开水银面,试回答:(1)此时此地大 2020-06-18 …
甲、乙从东西两地同时出发,相对而行,两地相距100里,甲每小时走6里,乙每小时走4里,几小时后两人 2020-07-01 …
甲、乙从东西两地同时出发,相对而行,两地相距100里,甲每小时走6里,乙每小时走4里,几小时后两人 2020-07-01 …
甲、乙从东西两地同时出发,相对而行,两地相距100里,甲每小时走6里,乙每小时走4里,几小时后两人 2020-07-01 …
有一条长50公里的路,甲乙两人相向而行,甲每小时2公里,乙每小时3公里,有一条狗每小5公里,甲乙开 2020-07-03 …
甲乙相距10公里,相向而走,甲时速3公里,乙时速2公里,甲溜狗,狗时速5公里,甲乙相距10公里,相 2020-07-16 …
甲、乙二人从同地出发前往某地.甲步行,每小时4公里,甲走了16公里以后,甲、乙二人从同地出发前往某 2020-07-21 …
甲乙两人从同地出发前往某地甲步行,每小时走四公里,甲走了五小时后,甲乙两人从同地出发前往某地.甲步行 2020-12-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