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①“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此话不假。白蚁对江河堤坝可谓危害严重。2001年四川会理县大路沟水库因白蚁危害而垮坝,导致16人死亡,10人失踪,洪水冲毁良田770亩。2008年8月8日晚南

题目详情

①“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此话不假。白蚁对江河堤坝可谓危害严重。2001年四川会理县大路沟水库因白蚁危害而垮坝,导致16人死亡,10人失踪,洪水冲毁良田770亩。2008年8月8日晚南宁市良庆区文笔水库也因蚁害发生漏水险情,不少人因抢险而未能观看奥运会开幕式。那么,小小白蚁怎么能使千里之堤毁于一旦呢?

②科学家研究的结果告诉我们,我国的白蚁大体上可分为三类:木栖性白蚁、土栖性白蚁和土木两栖性白蚁。破坏堤坝的白蚁主要是土栖性白蚁,即专在土中筑巢的一类白蚁。一个成年蚁巢内的几百万只白蚁在一起过着“有组织、有纪律”的群体生活。白蚁的社会有严格的分工:蚁王、蚁后专门繁殖后代;兵蚁,负责安全保卫;工蚁数量最多,从事筑巢、觅食等基本劳动。土白蚁的巢穴在地下可深达2米,主巢大约1—2立方米,主巢周围有四通八达的蚁道相连。由于土白蚁不断在堤坝内分群、蚕食、筑巢,使得堤坝中蚁巢星罗棋布。一旦汛期来临,水位高涨,水流溢入蚁道、蚁穴,就会出现堤坝管涌、渗漏和滑坡等险情。

③这种白蚁,离不开土壤和水。土质上要求酸、粘、硬、深和润:酸性土对菌圃微生物生长有利;粘性土则是构筑蚁路的重要材料,既能保温保湿,又能防渗防燥;硬实土筑巢比较牢固;深土能屏蔽地面气温干扰,有利于菌圃培养真菌食料;潮润土含水量在14℅~30℅之间,有利于保持巢内温湿度的稳定。离不开水,是因为蚁体的含水量在80℅以上,白蚁吞食的纤维素也要通过酶的水解才能转化为葡萄糖,同时,培养真菌食料的菌圃,也必须保持一定的水分使真菌在一定的温湿度条件下增殖。在食物上,主要啃食树木的表皮、茎草、半腐蚀叶片等。

                                                              (选文有删改)

                                    

18. 第①段为什么从白蚁危害堤坝的实例说起?(3分)

答:                

19. 阅读下面材料,结合上文相关知识,简要分析土白蚁能在水库堤坝中筑巢生存的原因。(4分)

   【材料】

       我国现有的84000多座水库,600多万个山塘和上百万公里的堤防中,90℅以上均为土质堤坝,其填土料比较密实、均一,其干容重一般都在1.4kg/cm 3 以上,含水量一般都在14℅~33℅之间,其填筑材料一般为粘土和粉质土壤。一般土质堤坝坝坡均为草皮护坡,即使是干砌块石护坡,其缝隙中也会长出茎草。

   答: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8.说明白蚁破坏力强且危害严重;引发读者对白蚁危害的重视;引出下文“千里之堤毁于蚁穴”的原因。    评分:本题3分。每点1分。 19.我国水库堤坝具备土白蚁生存的基本条件:土壤、水和食物。我国水库90℅以上均为土质堤坝,土质为粘土和粉质土壤,且密实均一,这为白蚁筑巢和构筑蚁路创造了条件;而水库含水可使土质湿润,有利于巢内温湿度的稳定,有利于土白蚁培养真菌食料,而护坡草皮也为白蚁提供了食物。    评分:本题4分。原因分析3分;表达条理清晰1分。
看了①“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此话...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中华上下五千年的“上下”该如何解释?为什么说是上下五千年,而不叫五千年呢?  2020-06-17 …

英语翻译在我国南方的某些省市,有数座历经千年而城址未变的古镇,历尽千年而依旧默默地在历史文化长河中  2020-06-24 …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以下题目莫高窟可以傲视异邦古迹的地方,就在于它是一千多年的层层累聚。看莫高窟,不  2020-07-02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题。莫高窟可以傲视异邦古迹的地方,就在于它是一千多年的层层累聚。看莫高窟,不是看  2020-11-27 …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莫高窟可以傲视异帮古迹的地方,就在于它是一千多年的层层累聚。看莫高窟,不是看死了  2020-11-27 …

阅读下文,完成1~5题。莫高窟可以傲视异邦古迹的地方,就在于它是一千多年的层层累聚。看莫高窟,不是看  2020-11-27 …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题。莫高窟可以傲视异邦古迹的地方,就在于它是一千多年的层层累聚。看莫高窟,不是看  2020-11-27 …

下列句子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看莫高窟,不是看死了一千年的标本,而是看活了一千年的  2020-12-05 …

宇宙中那么多星球,行成了上百上千万年,为什么没有诞生出灵智,一个小小的人类,不也是分子构成的吗,而且  2020-12-16 …

明代王夫之说:“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合古今上下皆安之,势之所趋,岂非理而能然哉。”郡县制“弗  2021-01-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