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随着时代的发展,诗、画中的美学趣味也在变化。从北宋前期经后期过渡到南宋,“无我之境”便逐渐在向“有我之境”迁移变异,这与占画坛统治地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随着时代的发展,诗、画中的美学趣味也在变化。从北宋前期经后期过渡到南宋,“无我之境”便逐渐在向“有我之境”迁移变异,这与占画坛统治地位的院体画派的作风有重要关系。以愉悦帝王为目的,甚至皇帝也亲自参加创作的北宋宫廷画院,把追求细节的忠实写实,发展到了顶峰,对细节真实的追求成了院体画的重要审美标准。于是,柔细纤纤的工笔花鸟很自然地成了这一标准的最好体现和独步一时的艺坛冠冕。尽管已开始有与此相对抗的所谓文人墨戏,但整个说来,上行下效,从院内到院外,追求细节真实日益成为画坛的重要趋向。 与细节真实并行而更值得重视的院体画的另一审美趣味,是对诗意的极力提倡。虽然以诗情入画并非由此开始,但作为一种高级审美理想和艺术趣味的自觉提倡,并日益成为占据统治地位的美学标准,都要从这里算起。画面的诗意追求开始成为中国山水画的自觉要求。但院体画不是从现实生活中而主要是从书面诗词中去寻求诗意,这是一种虽优雅却纤细的趣味。这种审美趣味在北宋后期即已形成,到南宋院体画中达到最高水平和最佳状态,从而创造了与北宋前期山水画很不相同的另一种类型的艺术意境。 如果看一下南宋画家马远、夏珪以及其他人的许多小品,这一特色便极鲜明。它们大都是在颇为工致精细的、极有选择的有限场景、对象、题材和布局中,传达出抒情性非常浓厚的某一特定的诗情画意来。细节真实和诗意追求正是它们的美学特色,与北宋前期那种整体而多义、丰满而不细致的情况很不一样,不再是北宋那种气势雄浑邈远的客观山水。南宋山水画把人们审美感受中的想象、情感、理解诸因素引向更为确定的方向,引向更为明确的观念或主题,这就是宋元山水画发展历程中的第二种艺术意境。 这是不是“有我之境”呢?是,又不是。相对于第一种意境,可以说是,因为艺术家的主观情感、观念在这里有更多的直接表露。但它又不是,因为无论在对对象的忠实描写上,或抒发主观情感观念上,它仍然保持了比较客观的态度。诗意的追求和情感的抒发,尽管比北宋山水已远为自觉和突出,但基本仍从属于对自然景色的真实再现这一前提之下,所以,它处在“无我之境”到“有我之境”的过渡行程之中,是厚重的院体画而决非意气的文人画,基本仍应属“无我之境”。而宋元山水画发展历程中的第三种艺术意境——“有我之境”,则要由元代文人画来确立。 (摘编自李泽厚《美的历程》) 小题1:下列有关“院体画”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小题1:C(偷换概念,“院体画”不同于原文所说的“南宋山水画”) 小题2:C(以偏概全,不是“都是”而是“大都是”) 小题3:B(对南宋山水画特点的“理解和分析”过于绝对) |
略 |
看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将固体NH4I置于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温度下发生下列反应:①NH4I(s)⇌NH3(g)+HI(g将 2020-04-25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镁与稀盐酸反应是放热反应B.洗洁精具有乳化作用可洗去碗上的油污C.利用木 2020-05-13 …
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泸州油纸伞作为一项民间工艺,()太追求时尚,()失去了油纸伞本身的文化韵味 2020-05-13 …
伽利略在研究斜面上滚下的小球的运动时,得出的结论是:只要斜面的倾角相同,质量不同的小球滚下的加速度 2020-05-16 …
对如下的三个命题:1.边长为连续整数的直角三角形是存在的2.边长为连续整数的锐角三角形是存在的3. 2020-05-17 …
小李将100张卡摞起来,他从最上面的一张按如下的顺序进行操作:把最上面的一张卡片舍去,把下面一张卡 2020-06-06 …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唐制,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付门下。或有未当, 2020-06-21 …
我们常吃的云吞往往带点苦涩的味道,原因是它在制作过程中加入了“碱水”(呈碱性的物质).为减少苦涩味 2020-06-29 …
如何理解《我的“长生果”》一文中“我读得很快,囫囵吞枣,大有五柳先生‘好读书不求甚解’的味道”? 2020-07-01 …
我市某校生物活动小组的同学,在实习园地种植了经航天飞船搭载的太空番茄种子,在收获的番茄中有的味道较 2020-07-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