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阅读白雁的《在丝绸之路上穿行的植物》的节选,完成下列各题。小麦自曝身世:我的名字又叫“来”①从西汉的张骞算起,丝绸之路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实际上早在张骞之前,东西方
题目详情
阅读白雁的《在丝绸之路上穿行的植物》的节选,完成下列各题。
小麦自曝身世:我的名字又叫“来” ①从西汉的张骞算起,丝绸之路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实际上早在张骞之前,东西方就已经通过这条后来被称为丝绸之路的大通道互通有无了。
②让我们先远眺一下前丝路时代物种输入中国的最典型最珍贵的标本--小麦。迄今为止的考古发现证明,小麦的原产地是西亚、北非地区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的两河流域。
③而中国发现的最早的小麦,出土于新疆塔里木盆地的小河墓地,东边就是著名的楼兰遗址。小河墓地的每座墓里,都随葬有一个草编篓,里面装的就有小麦。小河墓地距今约四千年,也就是说,早在四千年前,小麦就已经从两河流域传入。大约一千年之后,小麦的身影又出现于小河墓地以东的吐鲁番地区,这一地区的洋海古墓群中,随葬的植物、食品中就包括小麦。这一发现生动地描绘出小麦由西向东渐次传入中国的路线图。
④距今约三千年、出土于中原黄河流域的甲骨文中的“来”和“麦”这两个汉字保存了小麦由西向东传入中原地区这一弥足珍贵的历史信息。
⑤“来”的甲骨文字形(图1),像一株小麦的形状,上面的斜撇像成熟后下垂的麦穗,中间是麦秆,上面是左右对生的麦叶,下面是麦根。“来”的金文字形(图2),误将下垂的麦穗之形变为一横,而且表示麦茎的一竖还穿透了这一横,这就为字形的“讹变”埋下了伏笔。

⑥由此看来,“来”的本义是外来的小麦,后引申为来去的来。
⑦麦”的甲骨文字形(图3),上面是“来”,即麦子;下面是“夊”,也就是“止”的倒写,像一只脚趾朝下的脚。甲骨文中的脚都是有方向性的,脚趾朝下就表示从外而来,而“麦”的所有甲骨文字形,脚趾都朝下。因此整个字形会意为:麦子是从外地引进而来的作物。
⑧“来”和“麦”的甲骨文字形,再结合小河墓地和洋海古墓群出土的小麦这两个重大的考古发现,清晰地记录了小麦的传播密码。
⑨南宋初年,北方人大量迁移到长江以南,小麦的需求量急剧增加,小麦从此成为遍布中国国土的作物。
(选自《科学大众》2015年7-8期,有删改)(1)请说说标题“小麦自曝身世:我的名字又叫‘来’”的作用。
(2)两个古墓地中出土的小麦和两个汉字的甲骨字形记录了小麦的什么传播密码?
(3)“迄今为止的考古发现证明,小麦的原产地是西亚、北非地区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的两河流域”一句中的加点词语的作用是什么?
(4)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___
A.小麦是在张骞出使西域后,经丝绸之路传入中国的最典型最珍贵的物种
B.甲骨文中的脚都是有方向性的脚趾朝下表示从外而来
C.文章最后一段补充说明了小麦成为遍布中国的作物的历史
D.本文运用了配图标的说明方法,清晰直观地说明了“来”和“麦”的汉字起源,从而说明了小麦的传播途径。
小麦自曝身世:我的名字又叫“来” ①从西汉的张骞算起,丝绸之路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实际上早在张骞之前,东西方就已经通过这条后来被称为丝绸之路的大通道互通有无了。
②让我们先远眺一下前丝路时代物种输入中国的最典型最珍贵的标本--小麦。迄今为止的考古发现证明,小麦的原产地是西亚、北非地区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的两河流域。
③而中国发现的最早的小麦,出土于新疆塔里木盆地的小河墓地,东边就是著名的楼兰遗址。小河墓地的每座墓里,都随葬有一个草编篓,里面装的就有小麦。小河墓地距今约四千年,也就是说,早在四千年前,小麦就已经从两河流域传入。大约一千年之后,小麦的身影又出现于小河墓地以东的吐鲁番地区,这一地区的洋海古墓群中,随葬的植物、食品中就包括小麦。这一发现生动地描绘出小麦由西向东渐次传入中国的路线图。
④距今约三千年、出土于中原黄河流域的甲骨文中的“来”和“麦”这两个汉字保存了小麦由西向东传入中原地区这一弥足珍贵的历史信息。
⑤“来”的甲骨文字形(图1),像一株小麦的形状,上面的斜撇像成熟后下垂的麦穗,中间是麦秆,上面是左右对生的麦叶,下面是麦根。“来”的金文字形(图2),误将下垂的麦穗之形变为一横,而且表示麦茎的一竖还穿透了这一横,这就为字形的“讹变”埋下了伏笔。

⑥由此看来,“来”的本义是外来的小麦,后引申为来去的来。
⑦麦”的甲骨文字形(图3),上面是“来”,即麦子;下面是“夊”,也就是“止”的倒写,像一只脚趾朝下的脚。甲骨文中的脚都是有方向性的,脚趾朝下就表示从外而来,而“麦”的所有甲骨文字形,脚趾都朝下。因此整个字形会意为:麦子是从外地引进而来的作物。
⑧“来”和“麦”的甲骨文字形,再结合小河墓地和洋海古墓群出土的小麦这两个重大的考古发现,清晰地记录了小麦的传播密码。
⑨南宋初年,北方人大量迁移到长江以南,小麦的需求量急剧增加,小麦从此成为遍布中国国土的作物。
(选自《科学大众》2015年7-8期,有删改)(1)请说说标题“小麦自曝身世:我的名字又叫‘来’”的作用。
(2)两个古墓地中出土的小麦和两个汉字的甲骨字形记录了小麦的什么传播密码?
(3)“迄今为止的考古发现证明,小麦的原产地是西亚、北非地区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的两河流域”一句中的加点词语的作用是什么?
(4)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___
A.小麦是在张骞出使西域后,经丝绸之路传入中国的最典型最珍贵的物种
B.甲骨文中的脚都是有方向性的脚趾朝下表示从外而来
C.文章最后一段补充说明了小麦成为遍布中国的作物的历史
D.本文运用了配图标的说明方法,清晰直观地说明了“来”和“麦”的汉字起源,从而说明了小麦的传播途径。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说明文的题目常有点明说明对象,引起读者的思考或是阅读兴趣的作用.本文的题目就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引出本文的说明对象,同时引起了读者的阅读兴趣.(2)本题考查提取信息的能力.根据第第三段中的“这一发现...
看了阅读白雁的《在丝绸之路上穿行的...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what+is+this?+it's[+++++]english++book++A.a++B.an 2020-05-16 …
100瓦的白炽灯灯丝和40瓦的白炽灯灯丝一样长,则前者灯丝的直径是后者的?说明解题思路,58 2020-05-21 …
男性,52岁,因慢性咳嗽、咳痰20年,每年冬季加重,近半年明显消瘦,咳嗽加重。1个月前咳血丝数日,近 2020-06-05 …
为了研究锰、铜、镍(Ni)的金属活动性,进行如下的实验:将镍丝分别插入硫酸锰溶液和硫酸铜溶液中,前 2020-06-14 …
机械受力分析普通丝杠M100X10,螺母上放置8吨重的物体,丝杠旋转,螺母移动,前提是丝杆和螺母都是 2020-10-31 …
下列有关焰色反应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可以用铜丝或铁丝代替铂丝B.用固体样品或配成的溶液进行实 2020-11-01 …
下列句子都是选自报纸上的句子,但只有一句是正确的,请选出()A.作家草明同邓颖超握手问好。《文汇报》 2020-11-04 …
如图是下列哪种细胞处于何时期的分裂图()①肝细胞②茎形成层细胞③蓝藻④有丝分裂前期⑤有丝分裂后期⑥有 2020-11-06 …
在细胞增殖过程中,下面相邻两个时期细胞核内DNA与染色体的比值没有发生变化的有A.有丝分裂前期→有丝 2020-11-06 …
“我粉你””“圈粉”“涨粉”“粉丝帝国”……伴随大众传媒时代的到来,粉丝文化已成为一种引人注目的社会 2020-12-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