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现代文阅读温暖的红裙子周洁九月初的一天,我去给一位70岁的老人祝寿。我曾称她师母,但她的先生并非是我的导师;更多的时候我叫她老师,虽然我从未在教室里听过她一堂课。说

题目详情
现代文阅读
温暖的红裙子
周洁
    九月初的一天,我去给一位70岁的老人祝寿。我曾称她师母,但她的先生并非是我的导师;更多的时候我叫她老师,虽然我从未在教室里听过她一堂课。
    说是祝寿,其实很简单,简单到只有我们两个人,一束鲜花和一盒生日蛋糕。祝愿的话当然是我说。比起平日里的滔滔不绝,此时显得有些过于简约,因为我此时最想的是给老师多拍几张照片,要把她古稀之年的笑容永远留在相册里,也永远印在我的心中。
    真是不谋而合,老师像有准备似的,特意去换了一套新装,一身大红的衣裙!阳光簇拥着从窗子挤进来,顿时满屋灿烂,让人倍觉温暖。
    本来可以欢呼的时刻,我却意外地静下来了,静静地凝视着眼前的她。老师面对突然的安静似乎有些不解,犹如孩童般腼腆地问我:是不是有点太……?我忙说:不,不,好极了,没有比这更好的了。我马上举起了相机,不停地变换角度,接连按下快门。
    直到走在回家的路上,那红红的衣裙还在我的眼前挥之不去,似有阵阵涟漪不断地从心中泛起。
    我的这位老师,姓高名家莺。一个很女性的名字。相识之初曾一下子让我联想起安徒生童话中那唯一的东方故事--后来被音乐大师雅尼据此写出同名的天籁之音《夜莺》.随后我知道,上世纪50年代中期,这个从江南飞出的美丽的夜莺并没有去唱歌跳舞,而是怀抱着当一名华尔华娜式的乡村女教师的朴素理想,就读于华东师大中文系。毕业前夕,她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了一篇题为《我热爱教师工作》的文章,表达了她毕生的愿望。毕业后,她走上了大学讲坛,直到退休。教了一辈子中国语言文字的高老师,把常人看来枯燥的文字当成珠玑,切磋琢磨。她参与编写了多种教材,她“桃李满天下”。
    高老师的先生是历史学家吴泽教授。吴先生是华东师大历史学系主任。我与他们的相识,起因并非我也喜爱历史和语言文字,而是因为吴泽教授是我丈夫的博导。开始是几次礼节性的拜访,我只把他们看成是值得敬慕的学者。没想到的是,后来我与丈夫分手了,而我与他们的关系并没有因此而结束,反而变得更加紧密。让我记忆深刻且不能忘怀的是,他们在我最需要帮助的时候,从精神上给予了我最大的支持,他们的真诚与关爱,给了我亲人般的温暖,让我这个在上海举目无亲的游子,有了一个可以停泊的情感港湾。因此,在需要帮助的时候,我首先会想起他们;在无需帮助的时候,也会时时地感念他们。
    在更多的时间里,我坐在他们对面,聆听夫妇俩看似平淡的谈话,品味其中真知的厚重。也许正是如此,渐渐地,我把他们当成了自己真正的老师。此后,我写的文章,编辑的书稿,所遇到的文字与历史方面的问题,都会虔诚地去向他们求教,他们也会不厌其烦且热情有加地给以解答,细到每一个标点都不肯漏掉。于我生活与情感上的解惑,则往往是在看似不经意间完成。这如梭的20年间,我真是受益匪浅。高老师热爱生活中的一切,她精通厨艺,我曾无数次地享用过她亲手煲的靓汤,那是挡不住的诱惑。从不同时令的不同用料与做法中品味着从她心底流淌出的美好。有时是我主动“乞食”,更多的是高老师电话来邀。当我坐在她面前品尝美味的时候,她总是露出欣慰的笑容看着我。那一瞬间,我觉得菜肴里陡然增添了诸多慈爱的味道。
    出版社大楼和他们当时所住的师大一村紧邻,工作间隙,我常常会情不自禁地走到他们家门口,望着窗户喊一声:高老师--,她在室内即刻回应:周洁--.情感的神经在这一呼一应中倾刻对接。也有偶遇他们不在家中,听不到高老师那清亮柔美的回音的时候,便会生出几丝落寞。很多时候,在他们的厨房、书房、客厅里,会不时传出我们的笑声。
    不知是从什么时候起,彼此间生出了更多的牵挂,牵挂是心灵之桥,把我们紧紧地连在一起。我常常会在家里接到她的电话,短短的几句问候,足以让人温暖许久。“暗里回眸深属意”,有时在我们经常行走的路上,或在出版社门前,看似偶然的相遇,其实我知道那是心里都在期盼着的邂逅。有一次她被车撞成骨折,在第一时间让人通知我,我扔下所有的事情赶到医院,为她忙前跑后,与她共同分担痛苦。她在自己需要帮助的时候首先想到我,这让我感到温暖和宽慰,终于有可能尽自己的绵薄之力来为她做一点事了。
    渐渐地,高老师和吴先生的家成了我的第二个家,老俩口也成了我最亲近的人。这种变化,是那样自然,那样顺理成章。
    2005年8月6日,吴先生在高老师的守护中走完了92岁的人生,留下高老师一人独自在夕阳下前行。在高老师那些充满柔弱与坚强的日子里,自以为已经算得上他们家中一员的我和她一起分担着绵绵的痛苦与长长的思念,更不忘吴先生“常回家看看高老师”的特别嘱咐。当高老师终于感悟到生是自然死也是自然而决心自自然然地生活下去时,我为之欣然;当高老师的案头重又叠起一份份刚完成的文稿时,我相信,高老师以后的人生依然会淡定而从容。
    过完70大寿的高老师,留下了那身着一袭红衣裙的照片,也留下了她70年人生的温暖和对夕阳的敬意。
    常常想,我与吴先生、高老师相较,论学识,论阅历,当是溪流与江河,论年龄,亦属隔代之人,何以亲近若此?“至念道臻,寂感真诚。”看来,唯有这两个字--真诚。看似简单,却蕴涵了多少人生的精髓。
    我把高老师穿着红衣裙的照片放在电脑桌面上,为的是时时都能感受到那份温暖。很多时候,我望着那一身红红的衣裙,会在心底涌起平静如水的温馨。更多的时候,我会倏然产生一种时空交错的梦幻:那穿着红衣裙的仿佛是我远在家乡的姐姐、远在天堂的母亲……
(1)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
①腼___ 
逅___ 
③精___
然___
(2)文中“阳光簇拥着从窗子挤进来,顿时满屋灿烂,让人倍觉温暖”一句文采飞扬,请从修辞方法的角度对此句进行评析。
(3)文章第⑥-⑫段运用了什么记叙方法?主要叙述了什么事情?
(4)文中“当高老师终于感悟到生是自然死也是自然而决心自自然然地生活下去时,我为之欣然;当高老师的案头重又叠起一份份刚完成的文稿时,我相信,高老师以后的人生依然会淡定而从容”一段,流露出“我”对高老师什么样的情感?
(5)“我与吴先生、高老师相较,论学识,论阅历,当是溪流与江河”一句中“溪流与江河”是指什么而言?“溪流与江河”能从陌生人变成亲人的最重要原因是什么?
(6)你怎样理解结尾段作者倏然产生的梦幻所包含的深意?
(7)高老师,我没听过她一堂课,却带给我亲人般的温暖。在你的学习生活中,哪位老师曾带给你亲人般的温暖,请结合发生在你们之间的具体事情,谈谈你的切身感受。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本题是对字音字形的考查,注意书写准确规范和区分形近字,根据词意和词性区分多音字.①tiǎn ②xiè ③suǐ  ④shū(2)本题是对句子赏析的考查.句子赏析一般从动词和修辞手法角度赏析.解析:指出修辞手...
看了现代文阅读温暖的红裙子周洁九月...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阅读下列材料:北魏初期的官制,是鲜卑官制和汉制相互混杂的。官吏的名称多仿照自然物之名而起,如奔走的  2020-06-12 …

怎么提高语文阅读水平我是初三的.本来语文成绩都很好.现代文阅读几乎不怎么扣分.可是初三以后,语文老  2020-07-05 …

一般把入秋后最早出现的一次霜叫初霜,而入春后最末出现的一次霜叫终霜。一年中,终霜后至初霜前的这段时  2020-07-05 …

有一篇初中语文阅读,关于蜜蜂,谁知道名是讲了,小蜂子从蜂窝爬出很痛苦,然后作者帮它把蜂窝剪开让它不  2020-07-07 …

阅读下列材料:北魏初期的官制,是鲜卑官制和汉制相互混杂的。官吏的名称多仿照自然物之名而起,如奔走的  2020-07-14 …

求英语翻译~!这是一本书,有7个小文章,我要7个故事梗概.书叫初中英语阅读能力训练2,首都师范大学出  2020-10-31 …

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第题。燕子席慕容初中的时候,学会了那一首《送别》的歌,常常唱:“长亭外,  2020-11-1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各题。鸡叫是一个系统工程何鑫业鸡叫头遍,曙光初现。鸡叫头遍的时候,你的脚是冰  2020-12-01 …

一般把入秋后最早出现的一次霜叫初霜,而入春后最末出现的一次霜叫终霜。一年中,终霜后至初霜前的这段时间  2020-12-07 …

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跛哥李世袭跛哥的大号叫郭苇。我想,应该是那种有思想的芦  2020-12-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