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小题。诉衷情吴激①夜寒茅店不成眠。残月照吟鞭。黄花细雨时候,催上渡头船。鸥似雪,水如天。忆当年。到家应是,童稚牵衣,笑我华颠。注:①吴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小题。
诉衷情 吴激①
夜寒茅店不成眠。残月照吟鞭。黄花细雨时候,催上渡头船。
鸥似雪,水如天。忆当年。到家应是,童稚牵衣,笑我华颠。
注:①吴激原为宋人,于宋徽宗宣和年间使金,被强留下来,一直未能返宋。此词写于其即将回中原之时。
1.词的上阙是怎样表现作者久居异乡归心似箭的心情的?(5分)
2.简析词的下阙“忆当年”一句的妙处。(6分)
1.词的上阙先写“我”客居“茅店”,因“夜寒”而“不成眠”,于是扬鞭催马早行,形象地表现了作者归心似箭的心情。(2分)“催上渡头船”中的一个“催”字,既是“黄花细雨”催我快上渡船,也是“催”马快上渡船,快上渡船,渡船快开,早日回家(2分)。作者通过“不成眠”、“吟鞭”、“催”等一系列细节的生动描写,共同凸现出其久居异乡,归心似箭的心情。(1分)
2.“忆当年”三字,把我从眼前的美景引发到了对当年的回忆当中去(2分)。对“当年”的回忆,自然是世事众多,其中是喜是悲,作者并没有明确点出,给人以广阔的想象空间,意味深长而含蓄。(2分)无论“当年”是悲是喜,现在作者所要面对的都是回乡的轻松与愉悦。颇有“往事不回首”,只享受回家之乐的意味,让人产生众多感慨。(2分)
1.
分 析:
上片“夜塞茅店不成眠,残月照吟鞭”两句写景,但采用了化景物为情思的手法。在寒意料峭的凉秋深夜,游子独自歇宿於荒郊茅店,因久别将归而一时难以入眠。这里所写旅人的内心感受,使人想起唐代温庭筠在《商山早行》中的著名诗句:“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旅店的客人迎来第一声鸡鸣,趁着月色起身赶路,足迹印在板桥的霜上。诗人通过典型的物景,把羁旅早行的意象表现得有声有色。从旅途的感受来说,词里的含意有相似之处,但观照下句的“残月照吟鞭”,则意境上是又有不同的。吟鞭指诗人的马鞭,中天的月亮照着半夜起程赶路的游子,他不是因寒冷而满腹牢骚,倒像是高兴得自言自语,且行且吟。一个“寒”和“照”字,不仅写出了旅人的感觉与视觉形象,而且丰富了感情的容量。
“黄花细雨时候,催上渡头船”。这两句是以自然景物来渲染气氛。细雨霏霏,秋菊盛开,在具有风雅兴致的词家眼中,本该是饮酒赏菊的美好时光,但一个“催”字却使意境陡转。柳永在《雨霖铃》中写过“都门怅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的情景,那是表现一种不忍离别而又不得不离别的难舍的意绪,而这里的催上渡船是写游子急于思归的心态。
上片以写景为主,作者把自然景象与人物心情有机地交织在一起,景中含情,而情融于景。这样写思念家乡之情显得十分真切自然。
考点:
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
分 析:
“忆当年,到家应是,童稚牵衣,笑我华颠。”此情此景,十分亲切动人。初唐诗人贺知章写过脍炙人口的《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这里虽没有儿童笑问的场面,但儿童“牵衣”,“笑我”头发已经花白的情景,既富有戏剧性,又充满了轻松活泼的家庭气氛。然而那只是往昔的场景,或者说是想象中的一幕,而此刻不得遣返,只能留下难以忘怀的思念。
考点:
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岳鄂王墓(元)赵孟頫鄂王坟上草离离,秋日荒凉石首危.南渡君臣轻社稷岳 2020-05-22 …
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7分)后游杜甫寺忆曾游处,桥怜再渡时。江山如有待,花柳自无私。野润 2020-06-22 …
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各题。诉衷情(金)吴激①夜寒茅店不成眠,残月照吟鞭。黄花细雨时候, 2020-06-29 …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各题。夜归鹿门①歌孟浩然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②渡头争渡喧。人随沙岸向江村, 2020-06-29 …
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书愤陆游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 2020-07-01 …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下列各题飞越大渡河肖华水湍急,山峭耸,雄关险,豺狼凶。健儿巧渡金沙江,兄弟 2020-07-09 …
阅读下面的诗歌渡荆门送别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2020-07-11 …
阅读下面的诗歌。(共4分)滁州西涧韦应物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 2020-11-12 …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3-14题。渡荆门送别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 2020-12-14 …
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题目。自夏口至鹦鹉洲夕望岳阳寄源中丞①[唐]刘长卿汀洲无浪复无 2020-12-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