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相关读后感论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读后感,联系现实啊.
题目详情
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相关读后感
论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读后感,联系现实啊.
论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读后感,联系现实啊.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成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本意是:自己所不要的,不要强迫别人接受.这句体现了换位思考的思想,凡事要站在对方的立场上多想想.那么这句话放到现在的社会里是否还合适呢?特别是在我们这个教育行业里.
首先我们把这句话作一下扩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可以这样理解;自己不想要的东西或做不到的事就不应该要求别人接受或做到.有了这样的理解之后,作为教师的我们在平时教学中是不是应该有这样的思考?
比如:设计课堂教学就要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教学进度要考虑到学生智力能力,作业布置要考虑到学生的承受能力.在教学中我们应多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去思考问题.平时多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在学习中的需要和困难.我想这应该是因材施教的基本.
但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不是适合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任何关系呢?为了让学生不吸烟,教师应该把烟先戒了;禁止学生玩游戏,教师首先不能玩;要使学生学的废寝忘食,教师就应该教的呕心沥血.如果我们带着这种思想去教育学生,那么我们自己先要累死.如果学生带着这种思想来接受教育,那将是口服心不服,是难教服.这无疑给我们的德育工作带来了难度.
其实教师和学生是不同的.有些头脑比老师聪明,将来成就比老师高,那是社会进步的需要.中国古代教育家韩愈曾说过:“弟子不必不如师”.而我们的教师也有这样的期望,希望自己的学生能超过自己.所以在对学生的要求上就不能以自己为标准,那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在这里就不适用了.所以我们要把它改成“己所不欲,必施于人”.
但是这句话听起来多少有点强迫的意思,被强迫是人们所不喜欢的.因此学生对于某些教师的要求要不是忍受,要不是反抗,很少是高兴接受的.而且随着年龄的增大.这种反抗也会增大.按理说对学生提出高要求是为了学生好,但学生为什么就不能理解教师呢?今天我在这里提出这个问题,希望大家能够探讨.
成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本意是:自己所不要的,不要强迫别人接受.这句体现了换位思考的思想,凡事要站在对方的立场上多想想.那么这句话放到现在的社会里是否还合适呢?特别是在我们这个教育行业里.
首先我们把这句话作一下扩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可以这样理解;自己不想要的东西或做不到的事就不应该要求别人接受或做到.有了这样的理解之后,作为教师的我们在平时教学中是不是应该有这样的思考?
比如:设计课堂教学就要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教学进度要考虑到学生智力能力,作业布置要考虑到学生的承受能力.在教学中我们应多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去思考问题.平时多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在学习中的需要和困难.我想这应该是因材施教的基本.
但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不是适合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任何关系呢?为了让学生不吸烟,教师应该把烟先戒了;禁止学生玩游戏,教师首先不能玩;要使学生学的废寝忘食,教师就应该教的呕心沥血.如果我们带着这种思想去教育学生,那么我们自己先要累死.如果学生带着这种思想来接受教育,那将是口服心不服,是难教服.这无疑给我们的德育工作带来了难度.
其实教师和学生是不同的.有些头脑比老师聪明,将来成就比老师高,那是社会进步的需要.中国古代教育家韩愈曾说过:“弟子不必不如师”.而我们的教师也有这样的期望,希望自己的学生能超过自己.所以在对学生的要求上就不能以自己为标准,那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在这里就不适用了.所以我们要把它改成“己所不欲,必施于人”.
但是这句话听起来多少有点强迫的意思,被强迫是人们所不喜欢的.因此学生对于某些教师的要求要不是忍受,要不是反抗,很少是高兴接受的.而且随着年龄的增大.这种反抗也会增大.按理说对学生提出高要求是为了学生好,但学生为什么就不能理解教师呢?今天我在这里提出这个问题,希望大家能够探讨.
看了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相关读后感论...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怎样理解陶渊明 好读书,不求甚解的读书方法 2020-05-16 …
怎样理解“好读书,不求甚解”的读书方法? 2020-05-16 …
阅读《不求甚解》选段,回答问题。列宁就曾经多次批评普列汉诺夫,说他自以为熟读马克思的著作,而实际上 2020-05-17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题目原文: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 2020-06-06 …
读《五柳先生传》与《但识琴中趣》文段,完成下列各题。甲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祥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 2020-06-24 …
(1)现代汉语中“不求甚解”带有贬义,是什么意思呢?文中为什么要写五柳先生“好读书,不求甚解呢?” 2020-07-07 …
一、阅读好读书,不求甚解.我们常形容人()是“不求甚解”.之句话原出自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好 2020-07-11 …
五柳先生“好读书,不求甚解”的读书方法,是一种求知的满足,是一种精神的享受.结合自己,谈谈感受.30 2020-11-27 …
赞同朱光潜的咬文嚼字的观点的古诗文或名言名句比如说马南邨在不求甚解一文中说读书不要固执一点,咬文嚼字 2020-12-21 …
下列词语没有结合句意解释的一项是[]A.少年时代的读书生活恰似一幅流光溢彩的画页。(充满光彩)B.我 2020-12-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