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各题。爱的距离你从来都不知道安宁①那一年我到北京读书,父亲跟随我一起北上打工。②我从没有去看望过父亲,我亦无法找到他工作的地方,只从父亲口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爱的距离你从来都不知道
安宁
    ①那一年我到北京读书,父亲跟随我一起北上打工。
    ②我从没有去看望过父亲,我亦无法找到他工作的地方,只从父亲口中,模糊知道他在一个新开发的工地上,做风餐露宿的民工,每个月领了钱,便会定时地打到我的卡上。也曾想过要去找他,像别的同学那样,领着他到学校四处转转,哪怕,只是在食堂里吃一顿简单的饭。但北京那么大,去任何一个地方,似乎都需要在公交地铁上辗转换乘,所以我想,或许我们彼此,在北京,很难会有见面的机会。
    ③我知道自己在心底,其实并不希望父亲能来看我。尽管我从小敬畏于他,从不曾因为他身份卑微,而觉得难堪或是尴尬。但来到繁华的北京,我总觉得自己似一粒无助的沙子,被海滩上的行人随意地踩着,又随时会有被风浪卷下深海去的惶恐和茫然。宿舍的女孩子们都忙着恋爱,跳舞,或奔各式的艺术展。唯独我,来自寂寞的乡村,又拙于言辞,在别人已经很快跳上喧嚣热闹的列车时,我却被滞留在了孤独的小站上。
    ④也羡慕常能收到父母包裹或是电话的舍友,看她们故意大惊小叫地在我面前,将漂亮的衣服、好吃的特产,孔雀开屏一样地展示给我;或者听她们在电话里,温柔地朝父母撒娇,声音如一朵花儿,看似羞涩无比,却是拿最耀眼的色彩,刺伤了我的眼睛。她们与父母家人远隔千里,却如同近在咫尺;而我与父亲,明明都同在北京,却似远隔天涯。常有舍友在挂掉电话后,装作漫不经心地问我,何时你的父母会来看你?我总是模棱两可地回答说,他们忙呢。
    ⑤这也是父亲曾给过我的理由。他来到北京,只主动地给我通过一次电话,听得出是在嘈杂的工地上,借了别人的手机,只匆匆地说,很忙,记得自己照顾好自己,我会每月给你寄钱。我还没有来得及问及父亲的情况,便听见那边有人喊:“55秒了,快挂!”之后电话那端,便只剩“嘟嘟”的声音。我记得“话吧”的老板,怪异地看我,那视线里鲜明的不屑,如一把尖锐的刀子,瞬间插入我的身体。
    ⑥我一直以为,在北京各个工地间辗转的父亲,除非回家,与我再不会有相见的机会。但没有想到,我与父亲,却以那样难堪的方式,看到彼此。
    ⑦是学校社团组织的一次电影展,我的舍友,临时有事,便让我在门口,帮忙发放“意见反馈表”,并照顾嘉宾。就在所有票都发完,嘉宾也一一列席,我打算回自己位置上,安心观看电影的时候,门口突然传来一阵争吵声。我随了看热闹的人,走过去看,见穿了制服的门卫,正拉着一个明显是民工的男人,朝外走。到台阶处的时候,门卫用力地将男人一推,男人一个趔趄,便重重跌倒在台阶下的花池旁。周围一群同样衣着斑驳的民工,即刻一哄而上,将门卫拉下去。一片混乱的叫嚷声中,我渐渐弄清了事情的原委,原来这群在学校建筑工地的民工,听人说晚上礼堂里有免费的电影,便纷纷拥了过来;被推下花池的那个民工,假说找自己女儿,试图混进去看。门卫当然识破他们伎俩,几番争执,便有了我最初看到的那一幕。
    ⑧礼堂里的灯渐次熄灭下去,我转身要走,背后突然就传来一声熟悉的声音:我就是要找我女儿,她叫安宁,学外语的。我一下子怔住了。那一刻,我觉得似乎被一根针给定住了,我想要挪动脚步,却发觉所有的努力,都是徒劳,而且,愈是挣扎着想要逃脱,心底的疼痛,就来得愈是剧烈。
    ⑨我最终,在人群的拥挤里,没有回头,迅速地走开去。但当所有的灯熄灭,电影在黑暗中开始,我的泪水,终于哗哗地流下来。
    ⑩再也没有想到,父亲原是离我,如此地近,近到不过是几百米,便可以从那片喧嚣的工地,走到我的宿舍;近到我每天从5层的教室里,透过窗户,便能够看到不远处的脚手架上,蚂蚁一样忙碌的民工;近到我每天打饭,若是绕一段路,就会看到工地上,在初春的风沙里,坐在钢筋水泥上,埋头吃饭的那群劳作者。
    ⑪可是,父亲却从来没有来找过我,直到那天晚上,他喝了点酒,又被保安欺负,在一群民工的怂恿下,终于在礼堂门口喊出我的名字。
    ⑫我与父亲,原都是没有勇气的人。只是,我的怯懦,是因为卑微;而父亲的躲闪,则是源自对我,最深的爱。
(选自《作文与考试》2014年第27期)(1)通读全文,思考:“其实并不希望父亲能来看我”和“父亲却从来没有找过我”的原因各是什么?
(2)文章第⑤段画波浪线句在语言上有什么特色?请简要赏析。
(3)结合上下文,分析第⑩段在文中结构上的作用。
(4)【甲】【乙】两个片段同为写父亲,都写到了“我的眼泪”,请联系下面两个片断,分别说说“流泪”中包含了我怎样的情感?并分析它们对表达主题有什么相同的作用?
    【甲】那一刻,我觉得似乎被一根针给定住了,我想要挪动脚步,却发觉所有的努力,都是徒劳,而且,愈是挣扎着想要逃脱,心底的疼痛,就来得愈是剧烈。
我最终,在人群的拥挤里,没有回头,迅速地走开去。但当所有的灯熄灭,电影在黑暗中开始,我的泪水,终于哗哗地流下来
(安宁《爱的距离你从来都不知道》)    【乙】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朱自清《背影》)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本题考查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解答此题关键要整体感知文章内容,根据上下文内容及文章主旨去判断.文章在第三段提到“其实我并不希望父亲能来看我”,结合段落中的内容可以看到,原因是因为我初到繁华的北京,从不自卑的我也还是感到孤独,为自己的父亲是一个身份卑微的农民工而自卑,为了避免在同学们面前难堪与尴尬,所以“其实并不希望父亲能来看我”.再结合后文父亲在电话里说的话,以及看电影事件,我们了解到父亲就在我上学的学校务工,但他自觉身份低微,为了保全女儿在同学们前的面子,所以总是以忙为借口,“从来没有来找过我”.
(2)本题考查句子的赏析.从修辞手法角度赏析.赏析一般格式为:修辞+修辞特点+内容+中心  比喻形象生动;拟人生动形象;排比整齐,有气势;夸张突出特点;反问加强语气;反语增加讽刺意味     表述形式:运用了…的修辞手法,描写了…,表达了…划线的句子将老板的眼神比作“刀子”,运用比喻的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我”因父亲急于挂断电话而在“话吧”老板面前的难堪,侧面表现了“我”内心的敏感.
(3)本题考查段落在文中作用的分析.解答此题关键要掌握特殊段落在文中的一般作用.首段的作用一般是:引出下文,开篇点明,点明中心等;中间段的作用一般是承上启下的过渡;末段的作用一般是总结全文,篇末点题,点明主旨,深化主旨,升华主题等.从内容上看,本段交代了我与父亲的距离很近,与文题以及前文“我无法找到他工作的地方”相照应,同时引出下文“父亲却从来没有来找过我”的感慨,为揭示文章主题作铺垫.
(4)本题考查不同文段人物情感的比较.结合文段前后内容,【甲】文中“我的泪水”是因父亲被追赶而流的辛酸的泪,同时也为自己没有回头,迅速离去而感到愧疚与自责.【乙】文段出自《背影》,“我的泪很快的流下来了”是因父亲买橘子艰难的背影感动了我.两文都写了孩子的流泪,都是为突出文章的主旨服务,表现父亲对孩子的爱之深,感动了孩子.
答案:
(1)(4分)初到繁华的北京,来自偏远乡村的“我”感到孤独、无助,而自己的父亲只是一个身份卑微的农民工,为了避免在同学们面前难堪与尴尬,所以“其实并不希望父亲能来看我”.(2分)父亲自觉身份低微,虽然他追随女儿一起北上,来到繁华的北京打工,但是为了保全女儿在同学们面前的面子,疼爱女儿的他总是以忙为借口,“从来没有来找过我”.(2分)
(2)(4分)这个句子运用比喻的修辞,把老板“怪异的眼神”比作“一把尖锐的刀子”,(1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我”当时因父亲那边急于挂断电话而在“话吧”老板面前产生的尴尬、难堪的心理,(2分)从而表现了“我”的自尊心的敏感而怯懦.(1分)(也可从准确动词使用的角度作答,一个“插”字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话吧”老板对我的敏感而脆弱的自尊的伤害之深.角度自选,言之有理即可.)
(3)(3分)照应文题中“爱的距离”,(1分)与文章第②节中的“我无法找到他工作的地方”相照应,(1分)并引出下文“父亲却从来没有来找过我”的感慨,为揭示文章主题作了充分的渲染与铺垫.(1分)
(4)(5分)不同点:【甲】文中“我的泪水”一方面因父亲被追赶而流的辛酸、不舍的泪,(1分)另一方面因“我”没有回头,迅速离去的愧疚、自责的泪.(1分)【乙】文中“我的泪很快的流下来了”是因父亲艰难地为“我”买橘子而流的感动的泪.(1分)两文都是通过“我”的流泪来表达“我”对父爱的理解与珍惜,(1分)从而使父亲对子女的爱得到了升华.(1分)(言之有理即可)
看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各题。爱...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依法履行对未年成人的监护职责和抚养义务,不得虐待、遗弃未成年人;不得歧视女性  2020-05-17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他以特殊的方式反法西斯我的父亲叫叶君健。1931年9月,在上海读高中  2020-07-03 …

小王的父母含辛茹苦地将他抚养成人,并送他出国深造。后来,年迈的父母希望小王能回国工作,陪伴他们度过晚  2020-12-20 …

.根据《民法通则》规定,有权为未成年人指定监护人的有()A.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单位B.未成年人住  2020-12-21 …

当未成年人的智力成果权遭受非法侵害时()A.未成年人没有必要理会B.未成年人的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应要求  2020-12-24 …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和学校应当教育未成年人不得旷课、夜不归宿;携带管制刀具;……这些是《()  2020-12-24 …

《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学校应当与未成年学生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互相配合,保证未成年学生的睡眠、娱乐和  2020-12-24 …

《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学校应当与未成年学生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互相配合,保证未成年学生的睡眠、娱乐和  2020-12-24 …

生活中,青少年与父母缺乏沟通的主要原因是()①父母对青少年的批评和劝导都是错误的②青少年不愿意原封不  2021-01-13 …

4年前,父母离婚时法院判决8岁的小辉跟随妈妈生活,爸爸每月支付一定的生活费,直至小辉长大成人。4年过  2021-01-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