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题。知止[台湾]张继高①年幼时,父亲不止一次以“知止”二字教育我们。当时觉得这两个字既玄又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知 止
[台湾]张继高
①年幼时,父亲不止一次以“知止”二字教育我们。当时觉得这两个字既玄又深,不能明白其中的深意。有一年中秋,乡亲送来了两篓上好的白石榴,香甜多汁,我不禁吃个不停。夜晚腹泻,父亲趁机训诲说:这也是不懂得吃东西也应该“知止”的缘故啊。
②到了中年,每读名人传记,或观察时人的成败升沉,发现其中灾祸发生的起因在于不懂得“知止”之道的,可以说是比比皆是。一个人理应知道他从社会上取得的最大限度是多少,超过这个限度,命运便会报复他。问题是这个“限度”并没有科学的计算方法,也没有客观的标准。能够估量得恰到好处的人,全凭他的自知与自省的功夫,外加一二肯直言规劝的朋友的适时谏阻。
③困难的是,已揽大权、已赚大钱的人对“知止”特别地听不进去。像王安石,其能力、政见可以说是卓绝一代,在宋神宗的宠信之下,他独揽军政、经济大权于一身。然而他做事太急、太贪,总想一下子就“全面”改革,结果根本无法建立真正的功业。其不懂“知止”之道可谓极矣。
④由王安石想到乔治•华盛顿,就觉得华盛顿高明。华盛顿虽然指挥过美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独立战争,但战争结束后他不以功臣自居,决心回到老家种田。他说:“我毕生最大的兴趣在农作。”其“知止”功夫可以说是到家了。
⑤我对培根的散文百读不厌。他有一句讽刺不懂得“知止”的人的话:“升级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人们费了很大的劲,一级级往上爬。结果地位愈高,愈是痛苦,而且有时还是很卑鄙的。人们用不尊严的手段爬到尊严的地位,结果是怎样呢?他们的地位是岌岌不保的。说垮便会垮下来,不然也会慢慢减色,渐渐地被淘汰……
⑥我有些近十年来在商界曾经呼风唤雨过的朋友,如今不少已潜逃海外,身败名裂,或者正在苟延挣扎之中。其中一二位在他们春风得意,夜夜逐酒征歌,结纳权贵,炒地皮、卖军火的时候,我就曾婉劝他们适可而止、相机打住。可惜他们听不进去。
⑦一个人要有自知之明,要懂得从社会上取得多少才是适当的。“钱”“权”都是如此。要想生活得心安理得,培养一点“知止”精神是很必要的。在一个高度进步而民主的社会中,人的观念有法律、道德和知识来随时制衡,自然会产生一些“知止”的想法。而在眼下这个嘈杂浮躁的社会里要懂得“知止”之道,就只有靠自我修养了。
(选自浙江文艺出版社《张继高散文》,有删改)(1)本文鲜明地提出了“知止”这一观点,“知止”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
(2)本文③④两段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简要分析。
(3)本文最后一段有什么作用?
(4)结合本文和现实生活,谈谈你获得的启示。
知 止
[台湾]张继高
①年幼时,父亲不止一次以“知止”二字教育我们。当时觉得这两个字既玄又深,不能明白其中的深意。有一年中秋,乡亲送来了两篓上好的白石榴,香甜多汁,我不禁吃个不停。夜晚腹泻,父亲趁机训诲说:这也是不懂得吃东西也应该“知止”的缘故啊。
②到了中年,每读名人传记,或观察时人的成败升沉,发现其中灾祸发生的起因在于不懂得“知止”之道的,可以说是比比皆是。一个人理应知道他从社会上取得的最大限度是多少,超过这个限度,命运便会报复他。问题是这个“限度”并没有科学的计算方法,也没有客观的标准。能够估量得恰到好处的人,全凭他的自知与自省的功夫,外加一二肯直言规劝的朋友的适时谏阻。
③困难的是,已揽大权、已赚大钱的人对“知止”特别地听不进去。像王安石,其能力、政见可以说是卓绝一代,在宋神宗的宠信之下,他独揽军政、经济大权于一身。然而他做事太急、太贪,总想一下子就“全面”改革,结果根本无法建立真正的功业。其不懂“知止”之道可谓极矣。
④由王安石想到乔治•华盛顿,就觉得华盛顿高明。华盛顿虽然指挥过美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独立战争,但战争结束后他不以功臣自居,决心回到老家种田。他说:“我毕生最大的兴趣在农作。”其“知止”功夫可以说是到家了。
⑤我对培根的散文百读不厌。他有一句讽刺不懂得“知止”的人的话:“升级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人们费了很大的劲,一级级往上爬。结果地位愈高,愈是痛苦,而且有时还是很卑鄙的。人们用不尊严的手段爬到尊严的地位,结果是怎样呢?他们的地位是岌岌不保的。说垮便会垮下来,不然也会慢慢减色,渐渐地被淘汰……
⑥我有些近十年来在商界曾经呼风唤雨过的朋友,如今不少已潜逃海外,身败名裂,或者正在苟延挣扎之中。其中一二位在他们春风得意,夜夜逐酒征歌,结纳权贵,炒地皮、卖军火的时候,我就曾婉劝他们适可而止、相机打住。可惜他们听不进去。
⑦一个人要有自知之明,要懂得从社会上取得多少才是适当的。“钱”“权”都是如此。要想生活得心安理得,培养一点“知止”精神是很必要的。在一个高度进步而民主的社会中,人的观念有法律、道德和知识来随时制衡,自然会产生一些“知止”的想法。而在眼下这个嘈杂浮躁的社会里要懂得“知止”之道,就只有靠自我修养了。
(选自浙江文艺出版社《张继高散文》,有删改)(1)本文鲜明地提出了“知止”这一观点,“知止”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
(2)本文③④两段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简要分析。
(3)本文最后一段有什么作用?
(4)结合本文和现实生活,谈谈你获得的启示。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这是考查对文章中重要词语含义的题型.解决这类问题,就要从文章中进行发掘,那就要细读文章,联系文章的上下文意及揣摩作者的写作目的或文章的主旨加以考虑.本文的“知止”...
看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题。...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寻找父爱母爱的天空从小我跟奶奶一起长大,我有父母。我有两个姐姐她们是双胞胎,而我父母却把我留给了农 2020-05-17 …
父母是我们人生中的第一位老师。他们辛辛苦苦地抚养我们长大,默默地奉献着无私的爱。每年五月的第二个星 2020-05-17 …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要孝敬自己的父母,这是因为()A.父母是我们最亲的人,也是我们的第一任老师B.父 2020-05-17 …
英语翻译我们家有5口人.分别是我的祖父母,父母和我.我的祖父母都是老师,他们都很健康.我的父母都是 2020-06-27 …
我们的父母不曾离去,他们由我们而得以永生,而我们也将永生于我们的父母之中.这一句有什么语病我们的父母 2020-11-05 …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父母,往往对我们期待高、要求高。父母的“严”,反映出()A.父母的逆反心理B.父 2020-11-08 …
《忆父亲》阅读答案忆父亲①父亲去世已经一个月了.这一个月里,又有电影或电视剧的制片人到我家来请父亲去 2020-11-08 …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父母应受到我们的孝敬,这是因为()①父母给予我们生命②父母比我们年长、比 2020-12-07 …
“孟母三迁”是说孟子的母亲为了教育孟子而三次迁居。从孟母的身上,我们体会到()①母爱是最无私的②父母 2020-12-12 …
他是不爱了还是身不由己?我和他在一起一年了,双方父母都知道我们住在一起,因为有一次跟他发生了小矛盾, 2021-01-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