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古代汉语(三)21.清代时,参加童试的人被称为.A.秀才B.举人C.进士D.童生22.下列句子中的“止”,跟“行”相对,表示站住、不走意思的是().A.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B.止子路宿C.交交

题目详情
古代汉语(三)
21.清代时,参加童试的人被称为.A.秀才B.举人C.进士D.童生
22.下列句子中的“止”,跟“行”相对,表示站住、不走意思的是( ).A.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B.止子路宿C.交交黄鸟,止于棘D.可以仕则仕,可以止则止
23.大月十六,小月十五,在古代叫做( ).A.圆B.满C.朔D.望
24.“不如就阴而止,景灭迹绝”句中的“阴”表示( ).A.水之南B.山之北C.阳光照不到的地方D.暗中
25.下列句子中的“置”,当“驿车,驿马”讲的是( ).A.置之亡地而后存B.平原君乃置酒C.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D.十里一骑飞尘灰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D、A、B、A、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