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题.孙叔敖疾•,将死,戒其子曰:“王数•封我矣,吾不受也.为我死,王则封汝,必无受利地.楚、越之间有寝之丘①者;此其地不利,而名甚恶.荆②人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题.
孙叔敖
,将死,戒其子曰:“王
封我矣,吾不受也.为我死,王则封汝,必无受利地.楚、越之间有寝之丘①者;此其地不利,而名甚恶.荆②人畏鬼,而越人信禨③.可长有者,其唯此也.”孙叔敖死,王果以美地封其子,而子辞,请寝之丘,故至今不失.孙叔敖之知,知不以利为利矣.知以人之所恶为已之所喜,此有道者之所以异乎俗也.
(选自《吕氏春秋》)
【注释】①寝之丘:含有陵墓之意.②荆:楚国的别称.③禨(jī):迷信鬼神和灾祥.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①孙叔敖
②王
封我矣
(2)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此其地不利,而名甚恶.
②孙叔敖之知,知不以利为利矣.
③孙叔敖之子“请寝之丘”为封地,“至今不失”的原因是什么?
④“孙叔敖之知”表现在哪两件事上?你从中明白了什么道理?
孙叔敖
疾 |
• |
数 |
• |
(选自《吕氏春秋》)
【注释】①寝之丘:含有陵墓之意.②荆:楚国的别称.③禨(jī):迷信鬼神和灾祥.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①孙叔敖
疾 |
• |
②王
数 |
• |
(2)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此其地不利,而名甚恶.
②孙叔敖之知,知不以利为利矣.
③孙叔敖之子“请寝之丘”为封地,“至今不失”的原因是什么?
④“孙叔敖之知”表现在哪两件事上?你从中明白了什么道理?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实词含义的能力.理解词语的含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能结合具体语境来准确辨析即可.涉及的词语都是常见的文言实词.解答时要联系上下文,根据语境作出判断.“疾”指生病(或生重病);“数”指:多次(或屡次).
(2)本题考查翻译语句.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①句话,注意“名”指地名;“甚”指十分;故翻译为:这个地方的土地贫瘠(或不好),而且地名十分凶险(或不好,不吉).
②句话,注意两个“知”的意思是不一样,第一个是通假字,通“智”,智慧;第二个是指知道.故翻译为:孙叔敖的智慧,在于知道(或懂得、明白)不把世俗利益看作为利益(或不把一般人认为好的看成是好的).(注意两个“知”的准确翻译)
(3)本题考查理解课文内容.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概括即可.了解全文所写内容,抓住“荆人畏鬼,越人信禨”等关键语句,从“选择地名不吉的封地就不会被楚人越人惦记抢夺”方面回答即可.
(4)本题考查理解课文内容和蕴含的道理.第一个空,阅读全文,了解内容,抓住关键语句“王数封我矣,吾不受也”“可长有者,其唯此也”等概括为:“孙叔敖之知”表现在两个方面:楚王多次封赏他,他却不受;让儿子不受利地,而“请寝之丘.”第二问:在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从“做人不可贪心不足”等方面回答.
答案:(1)①疾:生病(或生重病)②数:多次(或屡次)
(2)①这个地方的土地贫瘠(或不好),而且地名十分凶险(或不好,不吉).(1分)
②孙叔敖的智慧,在于知道(或懂得、明白)不把世俗利益看作为利益(或不把一般人认为好的看成是好的).(注意两个“知”的准确翻译)(2分)
(3)因为“荆人畏鬼,越人信禨”,(1分)选择地名不吉的封地就不会被楚人越人惦记抢夺.(1分)(或:此其地不利,而名甚恶.荆人畏鬼,越人信禨
(4)“孙叔敖之知”表现在两个方面:楚王多次封赏他,他却不受;让儿子不受利地,而“请寝之丘.”(2分)让我们明白了:做人不可贪心不足(或:做事要有远见;吃亏是福;别人看不上的东西才能长久保有等).(1分)
(2)本题考查翻译语句.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①句话,注意“名”指地名;“甚”指十分;故翻译为:这个地方的土地贫瘠(或不好),而且地名十分凶险(或不好,不吉).
②句话,注意两个“知”的意思是不一样,第一个是通假字,通“智”,智慧;第二个是指知道.故翻译为:孙叔敖的智慧,在于知道(或懂得、明白)不把世俗利益看作为利益(或不把一般人认为好的看成是好的).(注意两个“知”的准确翻译)
(3)本题考查理解课文内容.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概括即可.了解全文所写内容,抓住“荆人畏鬼,越人信禨”等关键语句,从“选择地名不吉的封地就不会被楚人越人惦记抢夺”方面回答即可.
(4)本题考查理解课文内容和蕴含的道理.第一个空,阅读全文,了解内容,抓住关键语句“王数封我矣,吾不受也”“可长有者,其唯此也”等概括为:“孙叔敖之知”表现在两个方面:楚王多次封赏他,他却不受;让儿子不受利地,而“请寝之丘.”第二问:在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从“做人不可贪心不足”等方面回答.
答案:(1)①疾:生病(或生重病)②数:多次(或屡次)
(2)①这个地方的土地贫瘠(或不好),而且地名十分凶险(或不好,不吉).(1分)
②孙叔敖的智慧,在于知道(或懂得、明白)不把世俗利益看作为利益(或不把一般人认为好的看成是好的).(注意两个“知”的准确翻译)(2分)
(3)因为“荆人畏鬼,越人信禨”,(1分)选择地名不吉的封地就不会被楚人越人惦记抢夺.(1分)(或:此其地不利,而名甚恶.荆人畏鬼,越人信禨
(4)“孙叔敖之知”表现在两个方面:楚王多次封赏他,他却不受;让儿子不受利地,而“请寝之丘.”(2分)让我们明白了:做人不可贪心不足(或:做事要有远见;吃亏是福;别人看不上的东西才能长久保有等).(1分)
看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题.孙...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1.在我读大大学二年级的时候,母亲弃养,只活了四十多岁.我痛哭了几天,食不下咽寝不安席.在“食不下 2020-04-09 …
俗话说“食不言,寝不语”,其实吃饭时不能大声谈笑是有科学道理的,原因是:A.流经消化器官的血量减少 2020-05-13 …
俗话说:“食不言,寝不语”,其实吃饭时不能大声谈笑是有科学道理的,原因是()A.食物容易由咽误入气 2020-05-13 …
解词:食不下咽 寝不安席 频来入梦.食不下咽 寝不安席 频来入梦 凄凉 可见一斑 怅望 分不少! 2020-05-17 …
食不下咽,寝不安席这两个词可以用什么成语来形容?食不下咽,寝不安席这两个词可以用什么成语来代替? 2020-05-17 …
我痛苦了几天,食不下咽,寝不安席.我真想随母亲于地下.“食不下咽”,“寝不安席”换个词语只能换成一 2020-05-17 …
“昼累累与人兼行夜则窃啮齿斗暴其声万状不可以寝终不厌”的停顿同题“昼累累与人兼行夜则窃啮齿斗暴其声 2020-06-17 …
有这样一则故事:某个大学校园里,一个大学生离开寝室时要给室友留一张字条,告诉他钥匙放在哪里。可是不 2020-06-30 …
带寝字的表示睡觉的成语有什么?只能表示睡觉,不能有其他意思包括“寝不安席”寝止寿终废寝忘食寝食难安 2020-07-06 …
寝食不安的寝是什么意思什么其所有并把填的字意思说出来 2020-12-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