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历史-->
中西方科技文明的互传极大地推动了人类历史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北宋时,我国发明的活字印刷术后来传到欧洲,南宋时,我国的指南针技术由阿拉伯人传至欧洲,到了元朝
题目详情
中西方科技文明的互传极大地推动了人类历史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北宋时,我国发明的活字印刷术后来传到欧洲,南宋时,我国的指南针技术由阿拉伯人传至欧洲,到了元朝,我国的火药和火器技术也经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宋元时期的科技文化传播到欧洲(“中学西传”)对欧洲产生了重大影响。
材料二 徐光启(1562-1633)积极学习西方自然科学。公元1607年,他与利玛窦合作翻译了《几何原本》前六卷,还建议开展分科研究,如果每个学科都设置相应的机构,那将形成一个相当可观的“科学院”。
--根据中央电视台电视片《徐光启》整理
材料三 由于历史的巧合,近代科学在欧洲崛起与耶稣会传教团在中国的活动大体同时,因而近代科学几乎马上与中国传统科学相接触。
--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
请回答:

(1)试分析材料一中的“中学西传”对欧洲产生的重要影响。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现象?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产生的主要原因。
(3)材料三中“近代科学几乎马上与中国传统科学相接触”是由于“历史的巧合”吗?请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理由。
(4)综上所述你从东西方科技的交流与发展中得出哪些结论?
材料一 北宋时,我国发明的活字印刷术后来传到欧洲,南宋时,我国的指南针技术由阿拉伯人传至欧洲,到了元朝,我国的火药和火器技术也经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宋元时期的科技文化传播到欧洲(“中学西传”)对欧洲产生了重大影响。
材料二 徐光启(1562-1633)积极学习西方自然科学。公元1607年,他与利玛窦合作翻译了《几何原本》前六卷,还建议开展分科研究,如果每个学科都设置相应的机构,那将形成一个相当可观的“科学院”。
--根据中央电视台电视片《徐光启》整理
材料三 由于历史的巧合,近代科学在欧洲崛起与耶稣会传教团在中国的活动大体同时,因而近代科学几乎马上与中国传统科学相接触。
--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
请回答:

(1)试分析材料一中的“中学西传”对欧洲产生的重要影响。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现象?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产生的主要原因。
(3)材料三中“近代科学几乎马上与中国传统科学相接触”是由于“历史的巧合”吗?请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理由。
(4)综上所述你从东西方科技的交流与发展中得出哪些结论?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依据题干所给材料一中“我国发明的活字印刷术后来传到欧洲”、“我国的指南针技术由阿拉伯人传至欧洲”、“我国的火药和火器技术也经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并结合古代中国科学技术成就的有关知识,可从便利了欧洲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播;为欧洲地理大发现提供了重要条件;对欧洲的新兴资产阶级摧毁封建城堡和骑士阶层起了重要作用;对欧洲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转变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四个方面进行归纳.
(2)第一小问,依据题干所给材料二中“徐光启(1562-1633)积极学习西方自然科学”可归纳为西学东渐;第二小问,依据题干所给材料二中“公元1607年,他与利玛窦合作翻译了《几何原本》前六卷,还建议开展分科研究”及材料三中“近代科学在欧洲崛起与耶稣会传教团在中国的活动大体同时,因而近代科学几乎马上与中国传统科学相接触”并结合所学知识,中国士大夫的主动学习、传教士的影响、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归纳.
(3)第一小问,依据历史唯物主义有关历史背景的知识可知,“近代科学几乎马上与中国传统科学相接触”不是历史的巧合;第二小问,依据所学,从新航路开辟的历史影响角度进行论证即可.
(4)综合前三问的答案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从科技发展应相互借鉴、科技发展需要一定社会条件、科技是生产力等角度进行分析归纳.
故答案为:
(1)便利了欧洲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播;为欧洲地理大发现提供了重要条件;对欧洲的新兴资产阶级摧毁封建城堡和骑士阶层起了重要作用;对欧洲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转变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2)现象:西学东渐.(或中国士大夫学习西方近代自然科学)
原因:传教士的影响;新航路的开辟;殖民势力的东侵;东方知识分子的虚心求学.
(3)不是.
理由:新航路开辟使得东西方的联系加强,因而近代科学与中国传统科学的接触是历史的必然,而非巧合.
(4)科技无国界,应相互借鉴;科技发展需要一定的社会条件;科技就是生产力等.
(2)第一小问,依据题干所给材料二中“徐光启(1562-1633)积极学习西方自然科学”可归纳为西学东渐;第二小问,依据题干所给材料二中“公元1607年,他与利玛窦合作翻译了《几何原本》前六卷,还建议开展分科研究”及材料三中“近代科学在欧洲崛起与耶稣会传教团在中国的活动大体同时,因而近代科学几乎马上与中国传统科学相接触”并结合所学知识,中国士大夫的主动学习、传教士的影响、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归纳.
(3)第一小问,依据历史唯物主义有关历史背景的知识可知,“近代科学几乎马上与中国传统科学相接触”不是历史的巧合;第二小问,依据所学,从新航路开辟的历史影响角度进行论证即可.
(4)综合前三问的答案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从科技发展应相互借鉴、科技发展需要一定社会条件、科技是生产力等角度进行分析归纳.
故答案为:
(1)便利了欧洲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播;为欧洲地理大发现提供了重要条件;对欧洲的新兴资产阶级摧毁封建城堡和骑士阶层起了重要作用;对欧洲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转变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2)现象:西学东渐.(或中国士大夫学习西方近代自然科学)
原因:传教士的影响;新航路的开辟;殖民势力的东侵;东方知识分子的虚心求学.
(3)不是.
理由:新航路开辟使得东西方的联系加强,因而近代科学与中国传统科学的接触是历史的必然,而非巧合.
(4)科技无国界,应相互借鉴;科技发展需要一定的社会条件;科技就是生产力等.
看了中西方科技文明的互传极大地推动...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材料二,材料三反映了我国古代经济发展的中心呈何趋势?这种趋势最终形成?材料二:“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2020-06-05 …
那个师傅能给我一款钓鲤鱼的海竿饵料的配方呀,我河北的.我手头上有玉米面、面粉、麸子、黄豆面、花生饼 2020-06-19 …
阅读下剜材料:材料一:北美洲向我们表明了我们应将对于自身的保护建立在什么原则基础上。材料二:德国音 2020-07-14 …
请结合图文资料和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兰新高铁穿越了我国的西北和青藏地区,是世界上一次性建 2020-07-25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隋的统一,结束了我国长期分裂的局面,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 2020-07-28 …
北京是我们的家乡,它的地形、气候等自然地理要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共同构成了我们生活的地理环境.读下 2020-11-21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2010年8月20日15时38分(北京时间),中国第四次北极科考队成功 2020-11-2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我的同胞,还有那衰老的爹娘。九一八,九一 2020-12-09 …
三、写作(40分)24.(2012湖北黄冈中考)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第一样事,我要教你们勇敢 2020-12-13 …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毛泽东同志:自9月中旬美军在仁川登陆以来,对我们已造成了很不利的情况。……敌人登 2020-12-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