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唐太宗)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

题目详情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唐太宗)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且日断十事,五条不中,中者信善;其如不中者何?以日继月,乃至累年,乖谬既多,不亡何待!——《贞观政要·论政体》

材料二 (明太祖)曰:“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今我朝罢丞相,设五府(五军都督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将犯人凌迟,全家处死。”——《皇明祖训·祖训首章》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唐太宗与明太祖对丞相的看法有什么不同?

(2)据材料一、二,指出唐太宗认为“稳便”的方法是什么?明太祖认为“稳当”的方法又是什么?

(3)你如何评价唐明两朝相权的存废与君权的关系?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唐太宗认为设置丞相有利于提高中央的行政效率,可避免因君主决策失误而亡国;明太祖认为设置丞相是政治动乱的根源,应集中权力于皇帝一人。

(2)唐太宗认为“稳便”的方法:先由丞相等集体议政,皇帝最后决断。明太祖认为“稳当”的方法:取消丞相,中央各部分理政务,互不统属,皇帝直接管理。

(3)皇帝掌握最高决策权,相权的存废服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的需要。只是,唐太宗把君权与相权协调起来,注意发挥宰相的辅佐作用;而明太祖则把君权与相权对立看待,并从制度上取消相权,以此保证君主的绝对权威。

 

看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唐太宗)...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唐高宗所顾忌的宰臣通常指高宗即位,欲立武昭仪为后,犹豫未决,直恐宰臣异议耳。唐高宗所顾忌的宰臣,通  2020-04-07 …

《资治通鉴》载:高宗初即位,欲更立武昭仪为后,犹豫未决,直恐宰臣异议耳。唐高宗所顾忌的宰臣,通常指  2020-05-16 …

四又四分之一减三有六分之五减(二又六分之一减3已有四分之三)(简便)四又四分之一减三有六分之五减(  2020-06-04 …

英语翻译魏太子为五官中郎将,天下向慕,宾客如云,而原独守道持常,自非公事不妄举动.太祖②微使人从容  2020-06-22 …

太宗在贞观年间常以品位较低的官员同三省长官共议国政,加以“参知政事”、“参预朝政”等名号,执行相职。  2020-11-27 …

这篇作文怎么修改?(这是一篇写段练习)小区美丽的花园是我们玩耍的乐园.每天,一到学校放学时间,我们便  2020-12-03 …

选出释义不当的一项A.多谢后世人谢:感谢B.便言多令才令:美好C.事事四五通通:遍D.好自相扶将扶将  2020-12-05 …

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解释全对的一项是①孟达做事不密,死固当然。(应当这样)②安营既毕,便画四至八道地理  2020-12-06 …

为什么猪猪没有被列入保护动物的行列?我最喜欢的动物——猪猪,可是它们可以随便任人宰割!!对此,我很愤  2020-12-09 …

太宗在贞观年间常以品位较低的官员同三省长官共议国政,加以“参知政事”、“参预朝政”等名号,执行相职。  2021-01-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