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登余干古县城①刘长卿孤城上与白云齐,万古荒凉楚水西。官舍已空秋草没,女墙犹在夜乌啼。平沙渺渺迷人远,落日亭亭向客低。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登余干古县城

刘长卿

孤城上与白云齐,万古荒凉楚水西。

官舍已空秋草没,女墙犹在夜乌啼。

平沙渺渺迷人远,落日亭亭向客低。

飞鸟不知陵谷变 ,朝来暮去弋阳溪。

[注]①此诗作于唐肃宗上元二年(761)诗人从岭南贬所北归途经余干时。②陵谷变:出自《诗经·小雅·十月之交》“高岸为谷,深谷为陵。哀今之人,胡憯莫惩”,诗中强烈指责周幽王荒淫昏庸,造成陵谷灾变。

(1)这首诗的诗眼是什么?请找出并作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从这首诗的题目出发,分析这首诗主要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这首诗的诗眼是“孤”字。首联从时间的久远和空间的寥廓写出了古县城的“孤”;颔联通过描写“官舍”、“女墙”的荒凉正面表现其“孤”;颈联通过描写“平沙渺渺”、“落日亭亭”的景象侧面表现其“孤”;尾联虽无“孤”字,但借“陵谷变”这一典故,寄寓了诗人对国家衰弱、人民困苦这一情状的感慨之情。 (2)借古讽今。从这首诗的题目及内容可以看出,这是一首登高怀古之作,诗人借登上余干古县城的所见所感,并巧妙地运用典故,暗示余干古县城由盛到衰的沧桑巨变是因为政治的腐败,从而含蓄地表达了对当今国运的忧虑。   第(1)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明确诗眼是指能概括诗歌内容、揭示诗歌主旨的词语,从而准确找出本诗的诗眼——“孤”;其次要对诗歌内容作具体分析,分析各联是怎样围绕诗眼进行阐述的,分析时要先概括出各联的内容,再找出各联与诗眼的关系。第(2)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判定这首诗所运用的表现手法要从题目入手加以分析,从而得出这首诗所运用的手法是“借古讽今”;其次要结合具体内容分析这首诗借怎样的“古”讽了怎样的“今”。
看了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的网友还看了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