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文化需要相互凝视①当中国在世界经济舞台上赢得万千瞩目的时候,一个文化中国的形象似乎仍不清晰,西方发达国家对中国文化的误读、偏见和不平等现象时有发生。一位美国汉学家
题目详情
文化需要相互凝视 ①当中国在世界经济舞台上赢得万千瞩目的时候,一个文化中国的形象似乎仍不清晰,西方发达国家对中国文化的误读、偏见和不平等现象时有发生。一位美国汉学家翻译了王安忆的长篇小说《长恨歌》,找到美国一家出版社。出版社认为小说写得确实不错,但恐怕不卖钱,建议将书名改为《上海小姐》,可以考虑出版。这显然是一种不平等!要是换一个同样优秀的英语作家,出版社就不会轻易要求把他作把品的名字改掉。 ② 在国际文化交流中,如何做到相互平等地凝视与对话,并且保持自己的尊严,是我们经常需要面对的问题。 ③一味的迎合偏见,只能扩大偏见,我们应当鲜明地说出我们的观点。在一次中美文学论坛上,一位知名的美国教授在演讲中说到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语气不无轻慢。在现场提问环节,中国作协主席铁凝坦诚陈述了她的批评和看法,那位教授也由此意识到自己的轻率和偏颇。这种争论之后的和解,让双方都有收获。那天论坛结束时大家都舍不得离开,最后是一位美国汉学家主动走到大厅弹奏钢琴,让琴声作为这次交流的结束。 ④中国文化目前在国际文化竞争中处于弱势,原因很多。首先我们对西方文化的了解,远比对方对我们的了解要多得多。还有历史原因,一边是中国屈辱的近代史,一边是西方文艺复兴以来欧洲文明迅速勃兴形成的优越感。也有技术原因,汉语太美太难掌握,世界上精通现代汉语的学者相对还太少,这造成了交流的障碍。另外由于文化的差异,有些西方学者也容易从某种印象出发作出主观的判断。这样的现实,并非一日形成。 ⑤文化相互凝视可以使双方找到并感受人类共通的良知、道德和美。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不同的文化取向之间常会有一些误解,但绝大多数不是恶意。国际社会对中国发展充满惊异和好奇,但普通外国民众对中国、特别是对当代中国社会真正的活力知之甚少。中国应该向世界打开自己,特别是最能触动人心灵的文学、文化的交往,这种沟通不是为了让人们变得相同,儿时为了理性平等地认识、欣赏并尊重彼此的不同。 ⑥在文化的相互凝视中,中国人应有自己健康的文化自信。处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变革时代,中国作家应该潜心地而不是花哨地,诚实地而不是用讨某一个“他者”喜欢的心态去创作。老话说“酒好不怕巷子深”, 好酒不是兑出来而是酿出来的 ,能否酿出好酒最终要看我们能不能更踏实地潜入到这个时代的深部。只有酿出好酒,才能“走出去”。2006年中国作协启动了“中国当代文学百部精品对外译介工程”、“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文学走出去的步伐不断加快。 ⑦中国文化走向世界不是即兴的展示,不可能一蹴而就,更不能奢望一两次论坛和书展就能够万事大吉。它需要我们更自觉,更有耐心和耐力。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可持续 发展的根本动力。文化需要相互凝视,相互对话。在促进国际文化平等交流方面,我们要做的事情还很多。 小题1:文章是从哪些方面来论述“文化需要相互凝视”这一观点的?(4分) 小题2:第③段中的事实论据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章作简要分析。(4分) 小题3:为什么中国文化目前在国际文化竞争中会处于弱势?请分条概括。(4分) 小题4:结合文艺,分别说出“好酒不是兑出来而是酿出来的”一句中“兑”、“酿”的含义。(4分) |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小题1:①一味的迎合偏见,只能扩大偏见,我们应当鲜明地说出我们的观点。(答出一点给两分,两点3分,三点4分) ②文化相互凝视可以使双方找到并感受人类共通的良知、道德和美。 ③在文化的相互凝视中,中国人应有自己健康的文化自信。 小题2:(4分)第③段中的事实论据是为了论证“一味的迎合偏见,只能扩大偏见,我们应当鲜明地说出我们的观点”这一观点。(2分)面对西方学者的偏见,铁凝没有一味迎合,儿时鲜明地陈述了自己的观点,坦诚交流,这样不但增进了了解,加深了友谊,而且消除了偏见,赢得了对方的尊重。这一论据使论证有力,增强了说服力(2分)。(作用2分,分析2分) 小题3:①西方对我们的文化了解的少(我们对西方文化的了解,远比对方对我们的了解要多得多) ②历史原因,近代中国文化落后,西方文化蓬勃发展(近代中国屈辱的历史,西方文艺复兴以来欧洲文明迅速勃兴形成的优越感) ③技术原因,汉语难以掌握,世界上精通汉语的学者太少,造成了交流的障碍。 ④文化的差异。(每点1分) 小题4:“兑”在文中指部分中国作家创作态度花哨,用迎合某些人喜欢的心态去创作,不能潜入到时代的深部,作品质量不高。(2分)“酿”在文中指中国作家潜心创作,踏实地潜入到时代的深部,创作出真实反映现实生活的优秀作品。(2分) |
点评:论据不管是事实论据还是道理论据都是为了论证观点的,这个观点有时是中心论点,更多的是段中的观点,或叫分论点。论据之所以能证明观点,就是因为它们之间有相关联之处,分析时,要把这个相关联的地方突出出来。 小题3:试题分析:“中国文化目前在国际文化竞争中会处于弱势”的答案在第四段中,从前向后读,把内容进行整合概括即可。根据分值和内容可分成四点作答,基本上是一句一点。 点评:审题后首先要确定答题范围,然后精读并提取出关键语句,注意语段中的标志性词语,最后根据理解概括出切题的答案。分值的设置是必要的参考,一定要注意这一点。 小题4:试题分析:此句出自第六段,本段的分论点是“在文化的相互凝视中,中国人应有自己健康的文化自信”。根据“兑”所在此语句,联系上下文内容可知,“兑”是简单的混合,“不能潜入到时代的深部”,这样的作品质量不高。而“酿”则是作家潜心创作,“踏实地潜入到时代的深部”,这样创作出的作品才能真实反映现实生活,才是真正的优秀作品。 点评:理解词语一定要坚持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原则,把词语放到原句中,结合句子上下文内容加以分析,这样才能正确而全面的理解出词语的意思。议论文中的语句还要注意语段的分论点,结合分论点,借用原文语句加以理解,不失为明智之举。 |
看了文化需要相互凝视①当中国在世界...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A.科技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决定因素B.新兴媒体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C.新传媒文化代表先进文化 2020-07-16 …
“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笑口常开笑天下可笑之人。”该对联反映了我国古代A.道教文化的发展B.伊斯兰 2020-11-03 …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加快发展文化产 2020-11-05 …
急!鲁迅时代在思想文化上发生了什么变化?鲁迅生活的时代中国在文化的发展或者人们思想上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020-11-15 …
为了提高综合国力,近年来我国在发展经济、政治的同时,也十分重视文化的发展。一方面,扩大对外文化交流, 2020-11-20 …
广东某县依托葛洪等历史名人的文化遗产,致力于挖掘当地独特的中医药文化和宗教文化,力塑文化品牌。该县的 2020-11-21 …
茶,是中华民族的举国之饮。中国是茶文化的发祥地,被誉为“茶的祖国”。它发乎神农,闻于鲁周公,兴于唐朝 2020-11-27 …
强调文化与金融的融合,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A.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B.文化的发展促进了经 2020-12-01 …
公务员难题解答1文化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的落后会制约文化的发展,同样,文化的落后也会 2020-12-24 …
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A.抛弃中国传统文化,发展西方现代文化B.尊重文化的多样性C.发展民 2021-01-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