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题。于慎行,字无垢。东阿人。年十七,举于乡。御史欲即鹿鸣宴①冠之,以未奉父命辞。隆庆二年成进士。授编修。万历
|
|
解析:
(1) 应解释为“中举” (2) 均为介词“因为”。A项前者表承接关系,后者表并列关系。C项前者为动词“作为”,后者为动词“设计”“制定”。D项前者为副词“才”,后者为副词“于是”。 (3) A项后句是记叙于慎行被推荐做内阁大臣之事。B项前句写于慎行淡泊内敛的个性,后句只写于慎行提出建议。D项写当时人们对他的赞誉,辞职没被允许的情况 (4) “停了他的薪俸,于慎行引咎辞职”有误,停了他的下属的俸禄,于慎行是因为考试出问题而引咎辞职的。 (5) 答案:(1)按旧例,都用翰林院年高资深的官吏充当日讲官,没有到史官这一级别的。(5分,“故事”“率”“直”“及”译对各得1分。) (2)皇上更加不高兴,拿要挟君主怀疑圣上、使国家的根本混乱来责难他,把他的下属官员都停了俸禄。(5分,“责”“要”“夺”各1分,语句通顺得1分) 参考译文: 于慎行,字无垢,东阿(今山东平阴县)人。17岁时乡试中举。御史想在鹿鸣宴上为他举行加冠礼(即成人之礼),他以未奉父命而婉言谢绝。隆庆二年成为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官。万历初年,《穆宗实录》编成,他被推荐为修撰,担任日讲官。按旧例,都用翰林院年高资深的官吏充当日讲官,没有到史官这一级别的。于慎行与张位及王家屏、沈一贯、陈于陛都以史官得到这一职位,有不同一般的命数啊。曾经讲课完毕,皇帝拿出御府的图画,叫讲官分别赋诗题字。慎行不擅长写字,自己写成诗后,委托人写在上面,把实际情况全部告知皇上。皇上很高兴,曾写了“责难陈善”四个大字赐他,词林传为盛事。 御史刘台因为弹劾张居正被逮捕,同僚朋友都躲避他,只有于慎行去探视他。等到张居正授意门生“夺情”,于慎行与同僚上书劝谏,吕调阳阻止,没能上书。张居正听了之后很生气,有一天对于慎行说:“你是我所厚爱的学生,也做这样的事吗?”于慎行从容地回答说:“正是因为你厚爱我的缘故啊!”张居正听了很不高兴。不久,于慎行因为疾病归乡。张居正死了之后,于慎行被重新起用,官复原职。当时张居正家道已经败落,侍郎丘橓前往登记家产、抄没全家。于慎行写信给丘橓,说张居正的母亲年事已高,孩子们再没有家,困苦潦倒,令人悲伤,应该推行贤明的君主不轻易离弃的恩德,顾全大臣的旧日情分。言词非常诚恳,当时人们评论他,认为他做得对。 于慎行清楚熟悉典章制度,大的礼制多由他来裁定。在此之前,嘉靖年间孝烈后升入祖庙附祭于先祖,迁庙于仁宗,穆宗升入祖庙附祭于先祖,又迁庙于宣宗。于慎行认为不合礼制。写《太庙祧迁考》,引晋、唐、宋的旧例作为依据,他的语言明晰而实在。事情虽然没有被实行,但是有见识的人都佩服他懂礼制。他又说:“南昌、寿春等十六位王,世次已经很远,应该另外在陵园祭祀,不应该享受在太庙祭祀。”也废止而没有实行。 万历十八年正月,上书请求早上太子,接受教育。到了冬天,又上书请求。皇帝很生气,两次降旨严厉指责。于慎行不为所震慑,第二天又上书说:“册立太子是我部掌管,我们不说,过失应归到我们身上。希望皇上赶快定下大计,我宁可弃官归里。”皇上更加不高兴,拿要挟君主怀疑圣上、使国家的根本混乱来责难他,把礼部下属官员都停了俸禄。山东进行乡试,预先传出了主持考试者的名字,不久果然如此。进言者于是就弹劾礼部,官员都停了俸禄。于慎行决定引咎辞职。奏章多次呈上,皇帝才准许了他的请求。在家呆了十多年,里外之人多次举荐,(他)都回绝了。万历三十三年,开始被起用主管詹事府。上奏章辞职,皇上再次挽留不下。过了两年,朝廷推举内阁大臣七人。于慎行名列七人之首。神宗命他以原官加太子少保兼东阁大学士的身份,参加机密要务。于镇行再三推辞不被批准,只好离家上路。当时于慎行己经得了疾病,等到在朝廷上谢恩时,不能按照礼仪拜起,遂上奏章请罪。归家后卧病不起,于是起草遗疏,请皇上亲善大臣,录用前朝官员,补充谏官。几天后他就去世了,享年六十三岁。
消极修辞的准确含义我翻了很多解释,其概念很笼统,我想请问“消极修辞”相对于“积极修辞”说到底其含义是 2020-03-31 …
语文阅读文的修辞手法和修辞格有什么区别?阅读文有八种修辞手法和十二种修辞格,它那修辞格是不是类似于 2020-06-04 …
老师每次说修辞方法和修辞手法不一样修辞方法是比喻.拟人.排比而修辞手法又是另外的谁能说一下这两种的 2020-06-07 …
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及也.这句话是用什么修辞手法有时朝发白帝,暮 2020-06-13 …
下列各句,修辞手法与例句不相同的一项是[]例句:舍簪笏于百龄A.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B.闾阎扑 2020-06-28 …
三峡的阅读答案“有时朝发白的,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这句话用比喻的修辞手 2020-07-01 …
根据课文紫藤萝瀑布:(二)品析修辞7.作者以其丰富的想象力,在文中大量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细 2020-07-05 …
17.孔子教学的主要科目是“六艺”,“六艺”指的是()A.礼、乐、射、御、书、数B.《诗》《书》《礼 2020-11-21 …
17.孔子教学的主要科目是“六艺”,“六艺”指的是()A.礼、乐、射、御、书、数B.《诗》《书》《礼 2020-11-21 …
雨的四季刘湛秋,问题1从二、四两段中分别找出一个含有某种修辞手法的写雨的句子,指出该句所用的修辞.. 2021-02-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