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历史-->
强基固本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为解决“三农”问题,采取一系列措施,取得了巨大成就。材料一:很短的时间内,将有几万万农民从中国中部、南部和北部各省起来,其势如暴风骤
题目详情
【强基固本】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为解决“三农”问题,采取一系列措施,取得了巨大成就。
材料一:很短的时间内,将有几万万农民从中国中部、南部和北部各省起来,其势如暴风骤雨,迅猛异常,无论什么大的力量都将压抑不住。 --毛泽东
(1)据材料一指出:建国初,国家在农村推行的“暴风骤雨”式的改革是什么改革?这次改革有何目的?
材料二:那时,农民拔除地主立的地界碑,把土地分给农民自己,有的还分到了地主家的耕牛、农具和房屋等。
(2)材料二中的农民拔除地主立的地界碑,依据是哪一个文件?拔除地主立的地界碑使农民摆脱了地主束缚,成为土地的主人。在此之前,地主是怎样束缚农民的?
材料三:1953年春,河南安阳县有一个村,十八户贫农、下中农组织起来,成立了农业社。若干两年,……收入一年比一年增加。没有入社的农民纷纷要求入社。-----
(3)根据材料三回答,为了实现土地公有制,我国采取了什么重大举措?随着公有制的建立,我国的社会性质也发生了变化,这一变化是什么?
材料四 :安徽凤阳小岗村1978年冬,18位农民实施了“大包干”。大包干后的第一年,小岗村粮食就获得大丰收,自农业合作化以来,他们第一次向国家交了公粮……
(4)材料四中,凤阳县小岗村的巨变,直接得益于哪一农村经济体制的推行?推行这一体制农民获得的“红利”是什么?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为解决“三农”问题,采取一系列措施,取得了巨大成就。
材料一:很短的时间内,将有几万万农民从中国中部、南部和北部各省起来,其势如暴风骤雨,迅猛异常,无论什么大的力量都将压抑不住。 --毛泽东
(1)据材料一指出:建国初,国家在农村推行的“暴风骤雨”式的改革是什么改革?这次改革有何目的?
材料二:那时,农民拔除地主立的地界碑,把土地分给农民自己,有的还分到了地主家的耕牛、农具和房屋等。
(2)材料二中的农民拔除地主立的地界碑,依据是哪一个文件?拔除地主立的地界碑使农民摆脱了地主束缚,成为土地的主人。在此之前,地主是怎样束缚农民的?
材料三:1953年春,河南安阳县有一个村,十八户贫农、下中农组织起来,成立了农业社。若干两年,……收入一年比一年增加。没有入社的农民纷纷要求入社。-----
(3)根据材料三回答,为了实现土地公有制,我国采取了什么重大举措?随着公有制的建立,我国的社会性质也发生了变化,这一变化是什么?
材料四 :安徽凤阳小岗村1978年冬,18位农民实施了“大包干”。大包干后的第一年,小岗村粮食就获得大丰收,自农业合作化以来,他们第一次向国家交了公粮……
(4)材料四中,凤阳县小岗村的巨变,直接得益于哪一农村经济体制的推行?推行这一体制农民获得的“红利”是什么?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据材料一“很短的时间内,将有几万万农民从中国中部、南部和北部各省起来,其势如暴风骤雨,迅猛异常,无论什么大的力量都将压抑不住. --毛泽东”结合所学可知,是对土地改革的描述.可知,建国初,国家在农村...
看了强基固本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有些元素的原子核有可能从很靠近它的核外电子中“俘获”一个电子形成一个新原子(例如从离原子核最近的K 2020-07-12 …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中华民族从未低头,因为我们有不屈不挠、众志成城的十三亿人民 2020-07-24 …
下列各句中,加粗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中华民族从未低头,冰冻雪灾更不可怕,因为我们有不屈不 2020-07-24 …
下列各句中,划线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中华民族从未低头,冰冻雪灾更不可怕,因为我们有不屈不 2020-07-24 …
赵本山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文化传奇。他之所以能有今天的成就,源于他始终对农村、农民怀有很深的感情,从黑土 2020-11-03 …
小明从很远的地方转学到市区的一所新学校,一切都是陌生的。由于对新的学习环境不适应,造成学习成绩明显下 2020-11-14 …
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A.高老太爷应允了冯乐山侄孙女与觉民的亲事,觉民正 2020-11-23 …
农民工从农村来到城市,不仅为城市生活的发展贡献了力量,也为城市文化注入了新的元素、活力。从这个意义上 2020-12-01 …
关于美国的叙述,正确的是()A.美国是种族和民族都很复杂的移民国家B.美国的土著居民是黑种人C.东北 2020-12-27 …
自从中央提出自主创新以来,自主创新几乎成了全民运动,无论什么事情都要往上靠,仿佛贴上了创新的标签就有 2021-02-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