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该督(李鸿章)身膺疆寄数十年,其昔日攻粤捻诸逆,以洋人得功,遂终身以洋人为可师,而不知改变,从前法人滋事,该督彷徨无策,幸而不北来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该督(李鸿章)身膺疆寄数十年,其昔日攻粤捻诸逆,以洋人得功,遂终身以洋人为可师,而不知改变,从前法人滋事,该督彷徨无策,幸而不北来。得以无事。当其时该督我海军,以致不能出海,于是创办海军,糜币数百万,而至今不能一战。是李鸿章之贻误大局者。
——余联沅1894年8月《疆臣贻误大局历陈危急情形折》
材料二:倭人近十年来,一意治兵,专师西法,倾其国帑,购置船械,愈出愈精。中国限于财力,拘于部议,未能撒手举办,遂觉稍形见绌。海军快船快炮太少,仅足守口,实难纵令海战。
——李鸿章《据实陈奏军情折》
材料三:1894年11月22日,我(田贝)与总督晤谈一次。我问他们是否还能够支持这个战争,他们说他们不能够了。我说:“你们有兵士二万五千人在北京没有事做。”他们答称:“那些兵不能够打仗,中国军队的目的不是作战,而只是威吓老百姓。”我于是说:“假如确信再战没有好处的话,就应当议和。”他们说,自然他们希望议和,但是由于不能和日本通信,他们怎么能办到呢?我回答说:“假若授权给我,我可以经由我方驻东京公使……进行谈商。”他们高兴了,请求人立即照办。
——美国驻华公使田贝论中日战争
请回答:
(1)材料一表明余联沅在对日作战问题上态度怎样?他为何指责李鸿章?理由是否属实?
(2)材料二中,李鸿章在对中日双方力量对比之后所得的结论上,表现了一种怎样的作战倾向?他认为中国海军同日本相比“稍形见绌”的原因是什么?其真实意图何在?
(3)材料三中,清政府总督官员对中国军队作用的谈话,说明了什么根本问题?
(4)根据材料一、二、三分析总结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失败的主要原因何在?
解析:
(1)主张对日作战。因为李鸿章一味依赖外国,贻误战机。基本属实。 (2)消极防御。中国财力有限,对海防投入费用太少。意图是为其妥协、消极行径辩护。 (3)清政府的军队是封建统治阶级对内镇压人民的工具。 (4)清政府过于依靠外国,作战消极,政府妥协求和,士兵战斗力不强。日本则准备充分。
连线。王之涣《浪淘沙》表现出盛唐诗人广阔的心胸。李方膺《出塞》象征了画家本人的铮铮铁骨。刘禹锡《墨 2020-05-17 …
下面这三首诗的作者及他们生活的朝代各是什么?苍松怪石图题诗A.王冕D.清代墨竹图题诗B.李方膺 2020-05-17 …
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各题。茶瓶儿(宋代)李元膺去年相逢深院宇,海棠下、曾歌《金缕》①。歌罢花如雨。 2020-06-09 …
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各题。茶瓶儿(宋代)李元膺去年相逢深院宇,海棠下、曾歌《金缕》①。歌罢花如雨。 2020-06-09 …
李方膺的《梅花》:写梅未必合时宜,莫怪花前落墨迟.触目横斜千万朵,赏心只有两三枝.我修改了.写梅未 2020-06-20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李相绅督大梁日,闻镇海军进健卒四人,一曰富仓龙,一曰沈万石,一曰冯五千, 2020-06-27 …
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各题。茶瓶儿宋•李元膺去年相逢深院宇,海棠下、曾歌《金缕》①.歌 2020-07-08 …
题画梅李方膺古诗赏析挥毫落纸墨痕新,几点梅花最可人。愿借天风吹得远,家家门巷尽成春。这首诗的赏析不 2020-07-11 …
扬州八怪最擅长画什么?金农黄慎李鱓李方膺高翔汪士慎罗聘郑燮他们的著名画是什么? 2020-11-12 …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张让弟朔为野王令,贪残无道,至乃杀孕妇。闻(李)膺厉威严,惧罪逃还 2020-12-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