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和而不同中国文化的基本特质是追求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我的普遍和谐。为实现和谐的追求,中国文化提供了两大法宝,一是“和”,一是“中”。中
题目详情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和而不同 中国文化的基本特质是追求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我的普遍和谐。为实现和谐的追求,中国文化提供了两大法宝,一是“和”,一是“中”。 中国文化十分重视人与人和睦相处,待人诚恳、互相关心、与人为善、推己及人,以达到人际关系的和谐。“和为贵”一词出自《论语》,孔子说“礼之用,和为贵”,主张借礼的作用来保持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孟子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思想,表达了对人与人和谐关系的追求。 在处理人际关系时,“和”与“同”是中国文化所关注的一对含义不同的范畴。早在西周末年至春秋战国时期,就有过所谓“和同”之辨。“和”是众多不同事物之间的和谐,“同”是简单的同一。《国语•郑语》记载,史伯在回答郑桓公“周其弊乎”的发问时认为,西周最大的弊端就是“去和而取同”。史伯说:“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史伯这样区别“和”与“同”:“以他平他谓之和”,就是说聚集不同的事物而得其平衡,叫作“和”,“和”能产生新事物,所以说“和实生物”;“以同裨同”,就是说把相同的事物叠加起来,是不能产生新事物的。五声和,则可听;五色和,则成文;五味和,则可食。推及施政,则必须“择臣取谏工,而讲以多物,务和同也”,综合不同意见,防止偏于一端、专横独断,否则,则“天夺之明,欲无弊,得乎”。 孔子曾提出“和而不同”的著名观点。他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他认为君子能汲取别人的有益思想,纠正其错误思想,力求公允正确,绝不盲从,这叫“和而不同”;而小人只会随声附和,从不提出自己的独立见解,这叫“同而不和”。 “和”是中国文化和人生智慧的重要特征,其内涵十分丰富,充满了大智大慧的深刻哲理。“和而不同”的“和”,一是主张多样,二是主张平衡,对不同的意见,不同的事物,持以宽容的态度。“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提倡宽厚之德,发扬包容万物、兼收并蓄、淳厚中和的“厚德载物”的博大精神。 “和”不是“同”,“和”是有矛盾、有斗争的。宋代张载在《正蒙•太和篇》中讲:有象斯有对,对必反其为;有反斯有仇,仇必和而解。意思是说只要有一种事物、一种现象,必定有与之相对的事物和现象,两者免不了有矛盾,有斗争,最后解决的方法一定要求“和”。张载看到了宇宙世界、人间社会都是有矛盾的,但在矛盾的解决上他主张“仇必和而解”,而不是“仇必仇到底”。对立和斗争不应以一方面消灭另一方面作为最终的结局,而应是相辅相成,协调配合,趋向于“阴阳合德而刚柔有体”。中国文化和人生智慧充分体现在这句“仇必和而解”之中,以和谐的方法来消除矛盾,解决矛盾,使事物向一个更新的方面来发展,最后解决的方法一定是求和,不是让矛盾冲突扩大。只有“和”才有生机和活力。这种对待矛盾的朴素的辩证思想,对于我们实现和谐人生的理想是大有裨益的。 小题1:下列对“和而不同”中的“和”内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小题1:B小题2:D小题3:C 小题1:B.(B项所示的是中国文化的基本特质,同时对“和”的理解过于宽泛。)小题2:D.(A项,错在把“礼”和“礼仪”混为一谈;B项,错在“直接导致了统治的崩溃”并非史伯的观点...
看了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和而不...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小学语文中“一”和“不”的变调规则是怎样的? 2020-04-07 …
在Excel中数据求和 怎么跟计算器 相加的数 不一样请问大侠:我在用Excel中 求和比如下面是 2020-05-16 …
一溴代物、二溴代物中一和二分别代表什么,怎么判断一个有机物中的溴代物.例丁烷的溴代物是怎么样的. 2020-06-16 …
求一篇英语初一阅读题原文下面有文中的句子...是填空DebbiegotupearlylastSat 2020-06-18 …
论语先进篇第十一从第十九则到第二十四则其中一篇求评论十九子曰:“回也其庶乎,屡空。赐不受命,而货殖 2020-06-29 …
已知α,β∈(0,π),且tan(α-β)=1.=/2,tanβ=-1/7,则角2α-β=.我算出 2020-07-30 …
列出比例,并求解.(1)已知两个外项分别是1.5和3.6,其中一个内项是2.4,求另一个内项.(2 2020-08-02 …
为什么用求和公式计算结果有的是正确的,有的是错误的在EXCEL中,我做一张总表和几张明细表,我在总表 2020-10-31 …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中一和孤具有怎样的表现力 2020-11-25 …
关于高等数学中一道求极限的问题“当x趋向于无穷时,函数f(x)=1+(1-x^3)^1/3极限是多少 2020-11-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