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分)国运兴衰,系于教育。结合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19世纪晚期德国的幼儿园在F.W.A.福禄贝尔推动下有很大发展,各级各类学校数量不断增加。以普鲁士地区为例,186
(22分)国运兴衰,系于教育。结合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晚期德国的幼儿园在F.W.A.福禄贝尔推动下有很大发展,各级各类学校数量不断增加。
以普鲁士地区为例,1867—1881年间新建的学校达6000多所。而职业教育与实科学校教育的发展尤为突出,
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
——摘编自马立志《成功的教育》
材料二 1912年1月19日,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颁布《普通教育暂行办法》。规定“初等小学可以男女同校”;“小学手工科,应加注重”;“开设的科目有修身、国文、外国语、历史、地理、数学、博物、物理、化学、法制、经济、图画、手工、乐歌、体操”;“初等小学算术科,自第三年起兼课珠算”;“中学校为普通教育,文、实不必分科”;“小学读经科一律废止”;“废止旧时奖励(科举)出身”的作法,一律称该类学校的毕业生;“凡各种教科书,务合乎共和民国宗旨,清学部颁行之教科书,一律禁用”。 ——摘编自裘士京《中国文化史》
材料三 上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各国加快了课程改革的步伐。《美国2000年教育战略》提出,要开发有关自然科学学科的全国统一标准,将数学和自然科学列入5门核心课程(另外三门是英语、历史和地理)中。1986年,法国国民教育部公布高中课程改革计划,规定必修课设物理和自然科学。各国在课程的设置上,把人文科学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特别是一些发达国家如日本、美国、原联邦德国和英国都把人文科学作为重要的课程内容。这其中,为了重建精神价值,恢复道德教育,各国都对道德价值观念和教育给予了极大的关注,越来越把道德价值观念结合进“课程设计”和“校外教育设计”之中。 ——摘编自卜玉华《世界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分析德国教育处于世界领先的的社会背景?(6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南京临时政府教育改革的特点?(4分)这些改革措施有何意义?(6分)
(3)材料三反映了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课程改革的什么发展趋势,(2分)并简要分析发生这种变化
的主要原因。(4分)
材料:各大国军火生产1940-1943年单位:10亿美元(1994年币值)194019411943 2020-04-07 …
在欧洲近代国际关系史上维也纳体系具有某种积极意义,表现在[]A.各大国常以召开会议的方式解决彼此间 2020-07-13 …
1945年5月,在二战中蒙受巨大经济损失的英国拉开了全民大选的帷幕。英国工党吸收“福利国家”思想作为 2020-11-22 …
英语翻译在很久以前,人类各个国家的语言都不互通,交流很困难,他们是怎样把这国语言翻译成另一种语言的 2020-12-01 …
人类各大文明的发展,并不一致,而是有快有慢,缓慢的时候,甚至可以譬喻为冬眠。某学者指出,“十五世纪以 2020-12-12 …
人类各大文明的发展,并不一致,而是有快有慢,缓慢的时候,甚至可以譬喻为冬眠。某学者指出,“十五世纪以 2020-12-12 …
1901年清政府实行“新政”,在致欧美日本各国的图书中表白:“敝国现议力行实政,正期图报各大国之惠于 2020-12-18 …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一虽然四大国对德国实行分区占领,但盟国之间早先已达成协议对战后德国采取协同政 2020-12-21 …
春秋战国时代,是一个政治上风雷激荡的大变革时代.各大国都进行了图强的改革运动,以适应新的形势.这些改 2020-12-27 …
下列关于中国在国际上地位的表述,正确的是①中国是第三世界国家②中国是世界第二经济大国③中国是联合国的 2021-01-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