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回答有关生物进化的问题鸟类与爬行类具有亲缘关系,如图A、B分别为鸟类和爬行类的早期胚胎.(1)如图中两者的相似之处是都有(填图中编号与对应的名称)(2)两者亲缘关系在
题目详情

鸟类与爬行类具有亲缘关系,如图A、B分别为鸟类和爬行类的早期胚胎.
(1)如图中两者的相似之处是都有______(填图中编号与对应的名称)
(2)两者亲缘关系在古生物学上最直接的证据是______化石.
19世纪英国某地生活着1种晨昏型鸟,其基因型为AA、Aa和aa的个体分别有2000、2000和6000只,后来,它们迁移到一个孤岛上生存并繁衍后代.
(3)初始时,该种群中a的基因频率是______.
(4)若干年后,该岛上形成了另一种日出夜伏型的鸟类,则形成这种新型鸟的原因是______,其中起选择作用的主要环境因子是______.
(5)调查发现控制日出夜伏型鸟某性状的基因型为DD 与Dd,其频率分别为60%和40%,(dd属致死型),那么随机交配繁殖一代后,DD基因型的个体占
2 |
3 |
2 |
3 |
(6)对某地1个大熊猫种群随机抽样调查,测知该种群中基因型AA、Aa、aa的个体分别有若干只,由此可以计算出A和a的基因频率.而根据A和a的基因频率,可以推测出这个种群中Aa的频率(N)大约是______
A.0≤N≤100% B.0<N≤50% C.0≤N<50% D.N>50%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现代的鸟类是由古代的爬行动物进化来的,生物的进化历程中两者亲缘关系较近,两者的相似之处是都有①鳃裂、②前肢芽和③尾.
(2)两者亲缘关系在古生物学上最直接的证据是始祖鸟化石.
(3)由基因型为AA、Aa和aa的个体分别有2000、2000和6000只可知,种群中a的基因为2000+12000=14000,所以a的基因频率
×100%=70%.
(4)同一种生物由于地理上的障碍而分成不同的种群,使得种群间不能发生基因交流的现象.群体生活在不同的栖息地,彼此不能相遇.如海洋、大片陆地、高山和沙漠等,阻碍了生物的自由迁移、交配、基因交流,最后就形成为独立的种群.
地理隔离导致生殖隔离,不同物种之间不能交配.并根据具体的地理环境不同,逐渐向不同方向进化.这是形成物种多样性的一个关键因素.起选择作用的主要环境因子是食物和天敌.
(5)基因型为DD 与Dd,其频率分别为60%和40%,所以D的基因频率=60%+
40%=80%,d的基因频率=20%随机交配繁殖一代后,DD基因型频率为64%,Dd的基因型频率为32%,DD基因型的个体占64%
=
.所以选B.
(6)解法一:根据哈代温伯格定律 (必修2书本P101理由),(P+q)2=P2+2Pq+q2,P与q分别是2个基因A和a的频率.P2是AA的基因型频率,2Pq是Aa的基因型频率,q2是aa的基因型频率.根据(P+q)2=P2+2Pq+q2,P+q=1,N=2 Pq=1-(P2+q2)由于P2+q2≥2Pq,所以N=2 Pq=1-(P2+q2)≤1-2Pq,得出N=2Pq≤50%.
解法二:因为P+q=100%,所以N=2P(1-P)(一元二次方程),因为定义域0<P<1,所以值域 0<N≤50%.
解法三:Aa=2pq,因为定义域0<P<1,0<q<1,p,q均为1/2时最大,所以0<N≤50%.总结:遗传平衡定律也称“定律”,1908年,英国数学家戈弗雷•哈罗德•哈代最早发现并证明这一定律;1909年,德国医生威廉•温伯格也独立证明此定律,故得名哈代-温伯格定律.主要用于描述群体中等位基因频率以及基因型频率之间的关系.内容为:①一个无穷大的群体在理想情况下进行随机交配,经过多代,仍可保持基因频率与基因型频率处于稳定的平衡状态[1].②在一对等位基因的情况下,基因p(显性)与基因q(隐形)的基因频率的关系为:(P+q)2=1,二项展开得:P2+2Pq+q2=1.可见,式中“P2”为显性纯合子的比例,2Pq为杂合子的比例,“q2”为隐形纯合子的比例.故选B.
故答案为:
(1)①鳃裂、②前肢芽和③尾
(2)始祖鸟
(3)70%
(4)种群由于地理隔离而导致生殖隔离 食物和天敌
(5)
(6)B
(2)两者亲缘关系在古生物学上最直接的证据是始祖鸟化石.
(3)由基因型为AA、Aa和aa的个体分别有2000、2000和6000只可知,种群中a的基因为2000+12000=14000,所以a的基因频率
14000 |
20000 |
(4)同一种生物由于地理上的障碍而分成不同的种群,使得种群间不能发生基因交流的现象.群体生活在不同的栖息地,彼此不能相遇.如海洋、大片陆地、高山和沙漠等,阻碍了生物的自由迁移、交配、基因交流,最后就形成为独立的种群.
地理隔离导致生殖隔离,不同物种之间不能交配.并根据具体的地理环境不同,逐渐向不同方向进化.这是形成物种多样性的一个关键因素.起选择作用的主要环境因子是食物和天敌.
(5)基因型为DD 与Dd,其频率分别为60%和40%,所以D的基因频率=60%+
1 |
2 |
64% |
64%+32% |
2 |
3 |
(6)解法一:根据哈代温伯格定律 (必修2书本P101理由),(P+q)2=P2+2Pq+q2,P与q分别是2个基因A和a的频率.P2是AA的基因型频率,2Pq是Aa的基因型频率,q2是aa的基因型频率.根据(P+q)2=P2+2Pq+q2,P+q=1,N=2 Pq=1-(P2+q2)由于P2+q2≥2Pq,所以N=2 Pq=1-(P2+q2)≤1-2Pq,得出N=2Pq≤50%.
解法二:因为P+q=100%,所以N=2P(1-P)(一元二次方程),因为定义域0<P<1,所以值域 0<N≤50%.
解法三:Aa=2pq,因为定义域0<P<1,0<q<1,p,q均为1/2时最大,所以0<N≤50%.总结:遗传平衡定律也称“定律”,1908年,英国数学家戈弗雷•哈罗德•哈代最早发现并证明这一定律;1909年,德国医生威廉•温伯格也独立证明此定律,故得名哈代-温伯格定律.主要用于描述群体中等位基因频率以及基因型频率之间的关系.内容为:①一个无穷大的群体在理想情况下进行随机交配,经过多代,仍可保持基因频率与基因型频率处于稳定的平衡状态[1].②在一对等位基因的情况下,基因p(显性)与基因q(隐形)的基因频率的关系为:(P+q)2=1,二项展开得:P2+2Pq+q2=1.可见,式中“P2”为显性纯合子的比例,2Pq为杂合子的比例,“q2”为隐形纯合子的比例.故选B.
故答案为:
(1)①鳃裂、②前肢芽和③尾
(2)始祖鸟
(3)70%
(4)种群由于地理隔离而导致生殖隔离 食物和天敌
(5)
2 |
3 |
(6)B
看了回答有关生物进化的问题鸟类与爬...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分解者体内能为分解者提供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场所有什么?参考答案是什么 2020-05-04 …
如图是某森林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1)该生态系统中,除了图示生物外,还有等非生物 2020-05-13 …
如图表示一个海滩湿地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的食物关系.有关分析错误的是()A.细菌既可作为分解者,又可 2020-06-19 …
a→b→c→d是一条捕食食物链,下面有关这条食物链的叙述错误的是()A.c与b间是捕食芙系B.物质 2020-06-21 …
下列对微生物的认识正确的是()A.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繁殖方式是分裂生殖B.真菌都是多细胞生物,不含 2020-07-06 …
如图是自然界碳循环的简图图中甲乙丙各代表生态系统中的哪种成分()A.甲为生产者,乙为分解者,丙为消 2020-08-03 …
如图为某一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其中I、Ⅱ、Ⅲ、Ⅳ分别代表不同的营养级,E1、E2代表能量的形式.下 2020-10-31 …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植物作为者来制造有机物,同时我们把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的生态成员称为者,而能将动 2020-12-14 …
生产者在食物链中的作用是()A.为消费者提供物质和能量B.为消费者提供栖息场所C.为分解者提供栖息场 2021-01-20 …
如图是某森林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1)该生态系统中,除了图示生物外,还有等非生物部 2021-02-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