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制度、人才对唐朝前期兴盛的作用,史学界大致有两种看法:(一)制度和人才相得益彰,相辅相成,其中制度是主要的,人才是次要的;(二)制度和人才相辅相成,其中人才
关于制度、人才对唐朝前期兴盛的作用,史学界大致有两种看法:(一)制度和人才相得益彰,相辅相成,其中制度是主要的,人才是次要的;(二)制度和人才相辅相成,其中人才是主要的,制度是次要的。你同意哪种观点?结合所学阐明你的理由。 |
基本同意第一种观点: (1)从政治上讲唐前期三省六部制,进一步完善了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尤其是三省的机制互相牵制,三省的长官相当于宰相,实行集体宰相制,避免宰相的专权,又一定程度上牵制君主专制,这一制度是唐前期政治清明的保证。 (2)唐前期的均田制和租庸调制,保证广大农民有一定土地和劳动时间,调动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又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地主官僚兼并土地,是经济走向繁荣的保证。 (3)唐朝前期科举制度的进一步完善,打击了腐朽的士族势力,使门第不高、有才能的人参加到政权中来,扩大了统治阶级的基础,又推动文化教育事业发展。三省六部制、科举制、均田制、租庸调制保证了唐朝前期社会稳定,政治清明,经济文化繁荣。 (4)唐朝前期人才作用也是重要的,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勤于政事,房玄龄、杜如晦、魏征、姚崇、宋璟等有名的贤相辅政,圣君贤相是唐兴盛的根本原因所在。 (5)重用有才能的人做官是唐前期政治的又一特色。武则天不拘一格重用人才,唐玄宗前期重视官员的人选,亲自考核县令,都促进了唐朝前期的繁荣。 (6)唐朝前期科举制,体现了一定程度上的公平、公正、公开,使一般平民子弟通过考试做官,发挥积极作用。 (7)制度保证了人才的选拔,选拔人才又进一步完善制度,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基本同意第二种观点: (1)唐朝是人治的社会,人才是唐兴盛的根本原因所在。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前期的勤政清明,房玄龄等一批贤相廉洁奉公,圣君贤相是唐朝兴盛的根本。 (2)唐朝前期科举制度的完善,使政府选拔官吏的大门向社会成员开放,录取大批有才能的人做官,一方面打击士族的势力,为政治增添新鲜血液,另一方面扩大了地主阶级的统治基础,这是唐朝前期兴盛的基础所在。 (3)人才是重要的,制度是人创立的,在一个非法制的社会里,人可以创造制度,也可以破坏制度。唐玄宗统治的前后期,姚崇、宋璟与李林甫、杨国忠的对比足以证明这点。 (4)圣君贤相,科举选拔,一代人才将唐推向鼎盛。 (5)制度作用也是重要的方面,好的制度能使人尽其才,唐前期的四大制度保证了唐朝的稳定,也有效地制约了君、相的权力,不使权力腐败。 (6)唐朝前期均田制和租庸调制有利于农民生产和生活,是唐朝前期经济繁荣的基础。 (7)唐朝前期府兵制有利于中央控制地方,维护国家统一,科举制度在选拔人才的同时也推动着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8)总之,唐朝前期人才和制度相辅相成,人才起主要作用,制度是次要的。 分析 本题是开放式问答题,旨在考查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和创新思维的能力。 评述 解答时首先要确定好观点,其次要通过对史实的概括提炼来支持观点,再次要做到史论结合,最后论述要全面。 |
蔡芸芝先生是个怎样的人?文中用了哪些事来表现蔡芸芝先生?我是一个什么样的学生?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 2020-06-17 …
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饱揽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中用有如和仿佛 2020-06-21 …
1、万里来游还望远,().2、(),但使愿无违.3、李白在<送友人>中用对仗描绘送别地的景致的诗句 2020-06-24 …
几百年前的父系祖先在血缘上同族同宗同姓,几百年后,他们的后人,能通过DNA检测来确认吗?或者说,如 2020-06-26 …
用词语“自不必说”填空造句在这难得的假期中,--------------------------- 2020-06-30 …
送友人,诗中用浮云喻游子意用落日,喻故人情,请分别指出2个比喻中本体和喻体之间的相似点.诗名,送友 2020-07-11 …
《科学是美丽的》题目1、还有什么比原子中“云深不知处”的电子云更具朦胧美?还有什么比生命之梯回旋曲 2020-07-19 …
英语翻译世界上超过80%的财富掌握在不到20%的富人手中.用英语怎么说? 2020-11-11 …
16.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拟行路难》(其四)中运用反问语气表现鲍照忍辱负重、矛盾 2020-11-26 …
古诗文默写1.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化用“临渊羡鱼”这一古时的时距是?2.李白在《送友人》中用 2021-01-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