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历史-->
土地,是中国农民的希望,也是党和国家非常关注的重要社会经济民生问题。为此建国以来,我国多次调整土地政策,促进三农的健康快速发展。(1)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公布《》,轰
题目详情
土地,是中国农民的希望,也是党和国家非常关注的重要社会经济民生问题。为此建国以来,我国多次调整土地政策,促进三农的健康快速发展。
(1)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公布《___》,轰轰烈烈的___运动在全国开展。
(2)1956年,我国对农业采取___形式,社会主义改造完成,标志着___制度的确立。
(3)1978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___展开,农民创造了“包产到户”这一以___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焕发出极大的生产积极性。
(1)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公布《___》,轰轰烈烈的___运动在全国开展。
(2)1956年,我国对农业采取___形式,社会主义改造完成,标志着___制度的确立。
(3)1978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___展开,农民创造了“包产到户”这一以___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焕发出极大的生产积极性。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土地改革运动在全国农村展开.到1952年底,全国大陆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土地改革基本完成,三亿多无地少地的农民分到了土地.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在政治、经济上翻了身;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迅速走向恢复和发展.
(2)1953年-1956年,我国决定对农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主要是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参加农村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完成,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3)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吹响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号角,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取得突破性进展,在农村实行包产到户、包干到户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民获得了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大大提高了农民的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提高了粮食的产量,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
故答案为:
(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土地改革.
(2)合作化;社会主义.
(3)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1953年-1956年,我国决定对农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主要是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参加农村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完成,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3)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吹响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号角,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取得突破性进展,在农村实行包产到户、包干到户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民获得了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大大提高了农民的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提高了粮食的产量,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
故答案为:
(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土地改革.
(2)合作化;社会主义.
(3)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看了土地,是中国农民的希望,也是党...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等到自强、变法、拳祸都失败了,国人然后注意孙中山先生所提出的救国救民的方案。”作者认为孙中山的方 2020-07-12 …
发展民主,改善民生,民主和民生犹如两个相互咬合的齿轮,共同给力中国加速发展的车轮。以民生促民主,以 2020-07-12 …
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是我们每一位公民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义务。自觉履行这一义务,我们就要()①尊重各民族 2020-07-25 …
有学者认为,今天的中国,理性表达、平等对话、民主参政议政的意识在日渐增强,社会各阶层为公共利益而呼吁 2020-11-02 …
发展民主,改善民生,民主和民生犹如两个相互咬合的齿轮,共同给力中国加速发展的车轮。以民生促民主,以民 2020-11-05 …
我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由人民群众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国家行政机关、司法机关都由人 2020-11-07 …
“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这表明,在我国()①人民代表植根人民,对人民负责②各级人民代表均 2020-11-22 …
下列各句中,对“公民”概念使用正确的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公民B.我国公民的合法权益 2020-11-27 …
“促进民族团结和进步,是我们每一位公民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义务。”下列属于公民履行这一“神圣职责和光荣义 2020-12-02 …
在我国,下列关于公民和人民的说法正确的是()A.公民即人民,人民即公民B.人民是法律概念,公民是政治 2020-12-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