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化学-->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利用燃碳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的实验时(如图甲),发现一个现象:氢氧化钠溶液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碳后,进人集气瓶中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分数仍然小于
题目详情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利用燃碳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的实验时(如图甲),发现一个现象:氢氧化钠溶液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碳后,进人集气瓶中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分数仍然小于
.

(1)教材中利用燃烧红磷法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选择该药品的原因是___、___.
【提出问题】是什么原因导致测量不准确呢?
【猜想与假设】
他们分别作了如下猜想:
甲同学:可能是木炭取的量过少;
乙同学:可能是木炭燃烧没有消耗完集气瓶中的氧气;
丙同学:可能是木炭在密闭容器中燃烧生成了一氧化碳.
小组同学发现实验结束后,燃烧匙中还有残留的黑色固体,都认为甲同学的猜想不合理.
【查阅资料】木炭、棉花和蜡烛在密闭容器内燃烧停止后,残留氧气的体积分数分别高达14.0%、8.0%和16.0%.乙同学根据如图甲装置设计了如下实验,请你填写下表.
【交流与反思】
(2)请写出木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
(3)乙同学选择可燃物(“棉花”或“蜡烛”)依据是___.
(4)丙同学使用了一氧化碳浓度传感器测得木炭、蜡烛分别在密闭集气瓶里燃烧停止后,瓶内一氧化碳的浓度变化曲线如图乙.根据此曲线图分析用上述装置不能准确测出氧气体积分数的原因是___.
(5)在实际的实验过程中不少的燃碳法实验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可以达到
,推测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___.
1 |
5 |

(1)教材中利用燃烧红磷法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选择该药品的原因是___、___.
【提出问题】是什么原因导致测量不准确呢?
【猜想与假设】
他们分别作了如下猜想:
甲同学:可能是木炭取的量过少;
乙同学:可能是木炭燃烧没有消耗完集气瓶中的氧气;
丙同学:可能是木炭在密闭容器中燃烧生成了一氧化碳.
小组同学发现实验结束后,燃烧匙中还有残留的黑色固体,都认为甲同学的猜想不合理.
【查阅资料】木炭、棉花和蜡烛在密闭容器内燃烧停止后,残留氧气的体积分数分别高达14.0%、8.0%和16.0%.乙同学根据如图甲装置设计了如下实验,请你填写下表.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1.将足量木炭点燃,迅速插入集气瓶中 | ___ | 木炭燃烧没有消耗完集气瓶中的氧气 |
2.待冷却后,将燃着的 ___ (填“棉花”或“蜡烛”) 再伸入该集气瓶中 |
(2)请写出木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
(3)乙同学选择可燃物(“棉花”或“蜡烛”)依据是___.
(4)丙同学使用了一氧化碳浓度传感器测得木炭、蜡烛分别在密闭集气瓶里燃烧停止后,瓶内一氧化碳的浓度变化曲线如图乙.根据此曲线图分析用上述装置不能准确测出氧气体积分数的原因是___.
(5)在实际的实验过程中不少的燃碳法实验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可以达到
1 |
5 |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氢教材中利用燃烧红磷法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红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固体,故选择该药品的原因是红磷只能与氧气反应且生成物为固体;
【查阅资料】
将足量木炭点燃,迅速插入集气瓶中,待冷却后,将燃着的棉花再伸入该集气瓶中,棉花继续燃烧,说明集气瓶中有氧气,木炭燃烧没有消耗完集气瓶中的氧气;
【交流与反思】
(2)木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C+O2
CO2;
(3)三种物质燃烧时需要的氧气浓度大小依次为蜡烛>木炭>棉花,故选棉花;
(4)木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不能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
(5)在实际的实验过程中不少的燃碳法实验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可以达到
,推测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集气瓶口的密封滞后于含碳物质在集气瓶里的燃烧,造成气体外逸.
答案:
(1)只能与氧气反应;生成物为固体.
【查阅资料】
【交流与反思】
(2)C+O2
CO2;
(3)棉花燃烧需要氧气的最低能读只有8.0%;
(4)含碳物质在密闭容器中还生成一氧化碳,不能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
(5)集气瓶口的密封滞后于含碳物质在集气瓶里的燃烧,造成气体外逸.
(1)氢教材中利用燃烧红磷法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红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固体,故选择该药品的原因是红磷只能与氧气反应且生成物为固体;
【查阅资料】
将足量木炭点燃,迅速插入集气瓶中,待冷却后,将燃着的棉花再伸入该集气瓶中,棉花继续燃烧,说明集气瓶中有氧气,木炭燃烧没有消耗完集气瓶中的氧气;
【交流与反思】
(2)木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C+O2
| ||
(3)三种物质燃烧时需要的氧气浓度大小依次为蜡烛>木炭>棉花,故选棉花;
(4)木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不能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
(5)在实际的实验过程中不少的燃碳法实验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可以达到
1 |
5 |
答案:
(1)只能与氧气反应;生成物为固体.
【查阅资料】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1.将足量木炭点燃,迅速插入集气瓶中 | 棉花继续燃烧 | 木炭燃烧没有消耗完集气瓶中的氧气 |
2.待冷却后,将燃着的 棉花 (填“棉花”或“蜡烛”) 再伸入该集气瓶中 |
(2)C+O2
| ||
(3)棉花燃烧需要氧气的最低能读只有8.0%;
(4)含碳物质在密闭容器中还生成一氧化碳,不能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
(5)集气瓶口的密封滞后于含碳物质在集气瓶里的燃烧,造成气体外逸.
看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利用燃碳法...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为测定某纯碱样品中(主要成分是碳酸钠,杂质氯化钠)碳酸钠的质量分数,现称取6克纯碱样品,加入99克 2020-04-08 …
贝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将几个贝壳浸泡到36.5g稀盐酸中,恰好完全反应后,制得二氧化碳2.2g则 2020-05-21 …
胃的壁细胞产生的碳酸氢根离子是被排到血中,形成碳酸氢钠,那又怎么形成黏液—碳酸氢根屛障的呢?这个屛 2020-06-23 …
(2009•丰台区二模)某纺织厂为了除去棉麻原料中的非纤维素,可用一定溶质的质量分数的碳酸钠溶液煮 2020-07-21 …
在氯化钙和氯化钠的混合物中加入一定量的水,全部溶解得到50克混合溶液,向该溶液中逐滴加入一定溶质质 2020-07-26 …
将一定量的碳酸钠粉末溶于131克水中配成溶液,向其中加入146克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并放出气体11 2020-07-29 …
无水碳酸钠溶于水会不会生成水合碳酸钠(水适量),如果会,是几水合碳酸钠其实我本意是:向碳酸钠粉末(无 2020-11-10 …
有人提出工业生产回收利用空气中CO2的构想:把空气吹入浓碳酸钠溶液中,溶液可吸收CO2生成碳酸氢钠( 2021-02-09 …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混合物27.4克加热,收集到二氧化碳2.24L冷却后将剩余固体融于水配制成200m 2021-02-09 …
下列各组中的物质完全反应后形成溶液的质量比反应前溶液的总质量大的是()A.碳酸钠溶液和稀盐酸B.铜和 2021-02-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