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化学-->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利用燃碳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的实验时(如图甲),发现一个现象:氢氧化钠溶液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碳后,进人集气瓶中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分数仍然小于
题目详情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利用燃碳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的实验时(如图甲),发现一个现象:氢氧化钠溶液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碳后,进人集气瓶中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分数仍然小于
.

(1)教材中利用燃烧红磷法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选择该药品的原因是___、___.
【提出问题】是什么原因导致测量不准确呢?
【猜想与假设】
他们分别作了如下猜想:
甲同学:可能是木炭取的量过少;
乙同学:可能是木炭燃烧没有消耗完集气瓶中的氧气;
丙同学:可能是木炭在密闭容器中燃烧生成了一氧化碳.
小组同学发现实验结束后,燃烧匙中还有残留的黑色固体,都认为甲同学的猜想不合理.
【查阅资料】木炭、棉花和蜡烛在密闭容器内燃烧停止后,残留氧气的体积分数分别高达14.0%、8.0%和16.0%.乙同学根据如图甲装置设计了如下实验,请你填写下表.
【交流与反思】
(2)请写出木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
(3)乙同学选择可燃物(“棉花”或“蜡烛”)依据是___.
(4)丙同学使用了一氧化碳浓度传感器测得木炭、蜡烛分别在密闭集气瓶里燃烧停止后,瓶内一氧化碳的浓度变化曲线如图乙.根据此曲线图分析用上述装置不能准确测出氧气体积分数的原因是___.
(5)在实际的实验过程中不少的燃碳法实验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可以达到
,推测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___.
| 1 |
| 5 |

(1)教材中利用燃烧红磷法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选择该药品的原因是___、___.
【提出问题】是什么原因导致测量不准确呢?
【猜想与假设】
他们分别作了如下猜想:
甲同学:可能是木炭取的量过少;
乙同学:可能是木炭燃烧没有消耗完集气瓶中的氧气;
丙同学:可能是木炭在密闭容器中燃烧生成了一氧化碳.
小组同学发现实验结束后,燃烧匙中还有残留的黑色固体,都认为甲同学的猜想不合理.
【查阅资料】木炭、棉花和蜡烛在密闭容器内燃烧停止后,残留氧气的体积分数分别高达14.0%、8.0%和16.0%.乙同学根据如图甲装置设计了如下实验,请你填写下表.
|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 1.将足量木炭点燃,迅速插入集气瓶中 | ___ | 木炭燃烧没有消耗完集气瓶中的氧气 |
| 2.待冷却后,将燃着的 ___ (填“棉花”或“蜡烛”) 再伸入该集气瓶中 |
(2)请写出木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
(3)乙同学选择可燃物(“棉花”或“蜡烛”)依据是___.
(4)丙同学使用了一氧化碳浓度传感器测得木炭、蜡烛分别在密闭集气瓶里燃烧停止后,瓶内一氧化碳的浓度变化曲线如图乙.根据此曲线图分析用上述装置不能准确测出氧气体积分数的原因是___.
(5)在实际的实验过程中不少的燃碳法实验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可以达到
| 1 |
| 5 |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氢教材中利用燃烧红磷法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红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固体,故选择该药品的原因是红磷只能与氧气反应且生成物为固体;
【查阅资料】
将足量木炭点燃,迅速插入集气瓶中,待冷却后,将燃着的棉花再伸入该集气瓶中,棉花继续燃烧,说明集气瓶中有氧气,木炭燃烧没有消耗完集气瓶中的氧气;
【交流与反思】
(2)木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C+O2
CO2;
(3)三种物质燃烧时需要的氧气浓度大小依次为蜡烛>木炭>棉花,故选棉花;
(4)木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不能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
(5)在实际的实验过程中不少的燃碳法实验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可以达到
,推测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集气瓶口的密封滞后于含碳物质在集气瓶里的燃烧,造成气体外逸.
答案:
(1)只能与氧气反应;生成物为固体.
【查阅资料】
【交流与反思】
(2)C+O2
CO2;
(3)棉花燃烧需要氧气的最低能读只有8.0%;
(4)含碳物质在密闭容器中还生成一氧化碳,不能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
(5)集气瓶口的密封滞后于含碳物质在集气瓶里的燃烧,造成气体外逸.
(1)氢教材中利用燃烧红磷法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红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固体,故选择该药品的原因是红磷只能与氧气反应且生成物为固体;
【查阅资料】
将足量木炭点燃,迅速插入集气瓶中,待冷却后,将燃着的棉花再伸入该集气瓶中,棉花继续燃烧,说明集气瓶中有氧气,木炭燃烧没有消耗完集气瓶中的氧气;
【交流与反思】
(2)木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C+O2
| ||
(3)三种物质燃烧时需要的氧气浓度大小依次为蜡烛>木炭>棉花,故选棉花;
(4)木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不能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
(5)在实际的实验过程中不少的燃碳法实验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可以达到
| 1 |
| 5 |
答案:
(1)只能与氧气反应;生成物为固体.
【查阅资料】
|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 1.将足量木炭点燃,迅速插入集气瓶中 | 棉花继续燃烧 | 木炭燃烧没有消耗完集气瓶中的氧气 |
| 2.待冷却后,将燃着的 棉花 (填“棉花”或“蜡烛”) 再伸入该集气瓶中 |
(2)C+O2
| ||
(3)棉花燃烧需要氧气的最低能读只有8.0%;
(4)含碳物质在密闭容器中还生成一氧化碳,不能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
(5)集气瓶口的密封滞后于含碳物质在集气瓶里的燃烧,造成气体外逸.
看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利用燃碳法...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某同学用下图装置进行“探究空气组成”实验.请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将红磷点燃后放入集气瓶中,能 2020-04-08 …
某研究性小组为探究铜跟浓硫酸的反应情况,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进行有关实验:实验中他们取6.4g铜片与 2020-06-10 …
已知Fe2O3与H2反应会因温度不同而可能生成Fe3O4.兴趣小组在用H2还原Fe2O3的实验中, 2020-06-26 …
某校研究性小组用图示所示装置进行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当燃烧停止,冷却后打开止水夹,进入集气瓶中 2020-07-05 …
如图所示的奶瓶在奶瓶吸管底部有一开孔的金属球,婴儿在吸吮奶嘴的时候,牛奶通过小孔进入吸管.关于奶瓶所 2020-11-05 …
空瓶吸水拿一只大口瓶(如普通的大茶杯),在里面灌大半瓶水.在另取一只长口颈瓶(如常用的矿泉水瓶).你 2020-11-05 …
谁能帮我解决--空瓶吸水12.空瓶吸水.拿一只大口瓶,并灌入大半瓶水.再另取一只长口颈瓶,然后往长颈 2020-11-05 …
为实现CO2减排,目前唯一技术成熟的方法是用碳酸钾溶液为吸收剂捕集工业烟气中的CO2.某研究小组用2 2020-11-05 …
小王为了研究“用吸管吸饮料时,饮料是被吸上来的还是被气压压上来的”这一问题,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大 2020-12-24 …
某同学用下图装置进行“探究空气组成”实验.请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将红磷点燃后放入集气瓶中,能观 2021-02-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