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踏莎行·春暮寇准①春色将阑,莺声渐老,红英落尽青梅小。画堂人静雨蒙蒙,屏山半掩余香袅。密约沉沉,离情杳杳,菱花②尘满慵将照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踏莎行·春暮

寇准①

春色将阑,莺声渐老,红英落尽青梅小。画堂人静雨蒙蒙,屏山半掩余香袅。

密约沉沉,离情杳杳,菱花②尘满慵将照。倚楼无语欲销魂,长空黯淡连芳草。

【注】①寇准(961-1023):字平仲,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人,北宋政治家、诗人,封莱国公,谥忠愍。②菱花:指镜子。

18.词的上阕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有什么作用?

19.宋人胡仔在《苕溪渔隐丛话》中评道:“忠愍诗(情思)凄婉。”试结合词句作简要赏析。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8.描绘了一幅衰落残败、宁静沉寂的暮春图景。莺儿声老,红英落尽,小梅缀枝,堂外细雨蒙蒙,堂内屏风半掩,余香袅袅,给人衰残沉寂之感。营造了衰败孤寂的伤感氛围,引出下文闺中思妇的形象。(其他补充答案,言之成理亦可)

19.从描绘的景物看,词中之景皆处暮春,衰落惨败,迷蒙孤寂,营造出一种凄凉感伤的意境,凄惋动人;从抒发的情感看,词人写闺中思妇,面对衰败孤寂之暮春残景,心情黯然,内心满是对春色逝去的感伤惋叹、闺中独处的孤寂落寞以及对远人的绵绵思念。

【解析】

18.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需要对全诗内容整体的感知,在此基础上抓住上阕的意象,把这些意象连缀成一个画面。再回答这种画面营造了怎样的氛围,以及其表达效果。“春色将阑”,春将去!那清脆的鸟啼似乎也随着春光的消逝而透出了苍桑,入耳再也不是良辰美景时的百媚千娇了。女主人的目光掠过远方,只见无边无际的绿已逐尽了芳踪,心中对春的留恋与伤感越发浓重。收拢目光,细看楼前的梅树,早已是红英落尽,再也看不见春日的满树繁花,小小的青梅已从枝叶间探出头来,似在无言地告诉女主人春已随落花流水远去了,任多么伤情的心也挡不住时间的脚步!“画堂人静雨濛濛,屏山半掩余香袅”。本来就幽静的画堂,在满 天烟雨的映衬下,更显出了无限凄清,而半掩的绣屏遮住了兰香,只见袅袅香烟萦绕在堂内,让这安静的画堂平添了几许凄迷与悲凉。想当初男主人没有离去时,这 精美的画堂该是何等快乐的地方!两情缱绻,比翼齐飞,可以一起吟风咏月,一起弄墨调丹。只是此际人去楼空,睹物思人,更让人愁肠百结。这烟雨濛濛中的画 堂,这余香袅袅中的屏山,物是人非,情怀难遣,怎不让女主人悲从中来?

考点:鉴赏诗歌的形象。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19.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诗歌表达的情感。答题时要结合“忠愍诗思(情思)凄婉。” 这样的情感结合诗歌所描写的景物以及全诗表达的情感去作答。

考点: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看了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五瓣丁香的阅读答案,快,·只回答一两题都行~快1.作者“长期以来,一直惦念着丁香花”的原因是什么?  2020-05-20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李清照的香炉:沉香玉炉袅残烟在李清照现存的词曲中,有四分之一出现了与香炉  2020-06-09 …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9分)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李清照的香炉:沉香玉炉袅残烟在  2020-06-09 …

梅香的阅读答案梅香林清玄①一个有钱的富人,正在自家的花园里赏梅花.②那是冬日寒冷的清晨,艳红的梅花  2020-06-19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李清照的香炉:沉香玉炉袅残烟在李清照现存的词曲中,有四分之一出现了与  2020-06-21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论文(下)袁宗道爇香者,沉则沉烟;檀则檀气。何也?其性异也。奏乐者  2020-06-29 …

关于一篇沉香的作文老师让我们写一篇借物喻人的文章,我选中了沉香,要介绍沉香,再将它“先挫而后香”的  2020-06-29 …

亲亲麦子阅读《亲亲麦子》张佐香的阅读理解.1.作者在第二段说“麦子用它的物质颗粒和精神内核书写着人  2020-07-25 …

求踏花归去马蹄香的阅读答案北宋皇帝微宗赵佶喜欢绘画,是一个善画花鸟的能手.他绘画特别注意构图的立意和  2020-11-23 …

没有书香的阅读写一篇作文  2020-12-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