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所谓“变形”,是相对于“常形”而言。“常形”是指现实生活中客现物象的正常自然形态;“变形”是指客观物象反映到艺术中的形态的改变。在现实生活中,由于种种原因,物象的形态

题目详情

所谓“变形”,是相对于“常形”而言。“常形”是指现实生活中客现物象的正常自然形态;“变形”是指客观物象反映到艺术中的形态的改变。在现实生活中,由于种种原因,物象的形态有时会出现变异,例如两头蛇、三脚鸡等,这种“变形”虽然怪异,但不是艺术美学研究的对象。艺术美学所研究的,是正常的自然形态在艺术表现中所发生的变化及其美学意义。
    艺术上的“变形”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从广义上说,任何种类和流派的艺术,不论其创作思想和手法多么不同,它所塑造的形象较之原型都会有某些强调、选择、集中乃至改变。从这个意义上说,变形乃是艺术反映生活的一种普遍现象。不过一般地说,艺术上关于“变形”的观念是指狭义的“变形”,它表现为客观物象的几何图形所发生的改变。例如杜甫的《古柏行》:“霜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宋代科学家沈括(字存中)分析道:“四十围乃是径七尺,无乃太细长平?此亦文章病也。”沈括生得太早一些,他不懂得艺术变形的美学意义。比沈括稍晚的王观国有所不同,他说:“‘四十围’、‘二千尺’者,姑言其大且高也。诗人之言当如此,而存中乃拘拘然以尺寸较之,则过矣。”其实,古代诗歌中这类“变形”甚多,诸如“黄河之水天上来”、“飞流直下三千尺”、“白发三千丈”等等都是。当然古代诗人很懂得运用夸张的手法,可是未必有自觉的“变形”观念。    宋元以来,“变形”的美学观念已经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到明清戏曲中,舞蹈程式和脸谱等都是对生活常态的改变,如脸谱中用红表忠烈,白表奸诈,舞蹈动作鸣冤叫屈时甩发,生离死别时跪步等。这些“变形”大大丰富和增强了戏曲艺术的表现手法和表现力。艺术作品中的“变形”是创作者主现感受的一种强化,因此艺术家们常用“变形”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例如清初八大山人的《鱼鸭图卷》,鱼、鸭的眼眶变成了圆形,眸子有的画成绿豆小点,有的画成圆弧线,传达出“白眼看天”的蔑视情绪。这种“变形”美学的本质,是对于传统道德,特别是对于理学的反叛,是人性的高标,个性的张扬。
  (摘编自曾祖荫、曾新《怪异:明清启蒙美学之特征》)
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艺术上的“变形”是相对于客观物象的“常形”而言的,可以说“变形”来源于“常形”,有时甚至“变形”就是“常形”

B. 在艺术上,广义层面上的“变形”是艺术反映生活的普遍现象,而狭义层面上的“变形”只是前者的一种特殊现象

C. 王观国认为沈括对于杜甫诗的批评是“拘拘然以尺寸较之,则过矣”,看来王观国已经有了一定的“变形”美学观念

D. 大致上,中国古代的“变形”美学观念在宋元时代受到人们注意,而到明清时候这种观念在实践中得到了大量的运用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A.  根据第一段“所谓‘变形’,是相对于‘常形’而言.‘常形’是指现实生活中客现物象的正常自然形态;‘变形’是指客观物象反映到艺术中的形态的改变”,便知有时甚至“变形”就是“常形”错误;
故选:A.
看了所谓“变形”,是相对于“常形”...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反映客观事物的发生、发展和灭亡的不同趋势的一对范畴是?A.原因和结果B.内容和形式C.可能性和现实  2020-05-12 …

眼睛如何反映客观物体我们看到的东西,怎么才叫看到,根本原因是光信号反映在脑子里,所以我们看到的东西  2020-05-12 …

在依据“5C”系统原理确定信用标准时,应掌握客户“能力”方面的信息,下列各项指标中最能反映客户“  2020-05-19 …

绘制统计图除了应该遵循突出主题的原则外,还应当遵循的原则是( )。A.统计图必须真实准确地反映客  2020-05-30 …

一个复变函数的基础概念问题:f(z)=z^2是否在原点领域全纯,以下是我的疑惑:首先全纯映射是否和  2020-06-06 …

如何构建一个共形映射,将扇形映为单位圆盘.可以考虑最简单的情况.扇形是四分之一单位圆.共形映射是保  2020-06-23 …

下列作品中,体现“在反映客观现实上侧重从主观内心世界出发,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常用热情奔放的  2020-07-06 …

美术的问题!美术,是以一定的物质材料,塑造可视的平面或立体形象,以反映客观世界和表达对客观世界的感  2020-07-25 …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这句诗反映的哲理是A.人的意识不能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B.由于立场  2020-11-27 …

由于客观条件和主观方面的原因,人们的意识未必都是正确的,我们青年学生应当在历史条件和现实条件的基础上  2020-12-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