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变形”,是相对于“常形”而言。“常形”是指现实生活中客现物象的正常自然形态;“变形”是指客观物象反映到艺术中的形态的改变。在现实生活中,由于种种原因,物象的形态
所谓“变形”,是相对于“常形”而言。“常形”是指现实生活中客现物象的正常自然形态;“变形”是指客观物象反映到艺术中的形态的改变。在现实生活中,由于种种原因,物象的形态有时会出现变异,例如两头蛇、三脚鸡等,这种“变形”虽然怪异,但不是艺术美学研究的对象。艺术美学所研究的,是正常的自然形态在艺术表现中所发生的变化及其美学意义。
艺术上的“变形”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从广义上说,任何种类和流派的艺术,不论其创作思想和手法多么不同,它所塑造的形象较之原型都会有某些强调、选择、集中乃至改变。从这个意义上说,变形乃是艺术反映生活的一种普遍现象。不过一般地说,艺术上关于“变形”的观念是指狭义的“变形”,它表现为客观物象的几何图形所发生的改变。例如杜甫的《古柏行》:“霜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宋代科学家沈括(字存中)分析道:“四十围乃是径七尺,无乃太细长平?此亦文章病也。”沈括生得太早一些,他不懂得艺术变形的美学意义。比沈括稍晚的王观国有所不同,他说:“‘四十围’、‘二千尺’者,姑言其大且高也。诗人之言当如此,而存中乃拘拘然以尺寸较之,则过矣。”其实,古代诗歌中这类“变形”甚多,诸如“黄河之水天上来”、“飞流直下三千尺”、“白发三千丈”等等都是。当然古代诗人很懂得运用夸张的手法,可是未必有自觉的“变形”观念。 宋元以来,“变形”的美学观念已经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到明清戏曲中,舞蹈程式和脸谱等都是对生活常态的改变,如脸谱中用红表忠烈,白表奸诈,舞蹈动作鸣冤叫屈时甩发,生离死别时跪步等。这些“变形”大大丰富和增强了戏曲艺术的表现手法和表现力。艺术作品中的“变形”是创作者主现感受的一种强化,因此艺术家们常用“变形”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例如清初八大山人的《鱼鸭图卷》,鱼、鸭的眼眶变成了圆形,眸子有的画成绿豆小点,有的画成圆弧线,传达出“白眼看天”的蔑视情绪。这种“变形”美学的本质,是对于传统道德,特别是对于理学的反叛,是人性的高标,个性的张扬。
(摘编自曾祖荫、曾新《怪异:明清启蒙美学之特征》)
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艺术上的“变形”是相对于客观物象的“常形”而言的,可以说“变形”来源于“常形”,有时甚至“变形”就是“常形”
B. 在艺术上,广义层面上的“变形”是艺术反映生活的普遍现象,而狭义层面上的“变形”只是前者的一种特殊现象
C. 王观国认为沈括对于杜甫诗的批评是“拘拘然以尺寸较之,则过矣”,看来王观国已经有了一定的“变形”美学观念
D. 大致上,中国古代的“变形”美学观念在宋元时代受到人们注意,而到明清时候这种观念在实践中得到了大量的运用
故选:A.
过氧化氢溶液在一定条件下分解为水和氧气,根据如图所示实验操作,回答下列问题(1)此实验中二氧化锰所 2020-05-13 …
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是实实在在的问题,国家提倡大学生实行自主创业,然而在创业中出现“100人创业 2020-05-16 …
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是实实在在的问题,国家提倡大学生实行自主创业,然而在创业中出现"100人创业 2020-05-16 …
在做“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时,通过描点法画出小球平抛运动的轨迹,并求出平抛运动的初速度,实验装置如 2020-06-25 …
1、如何理解“满而不实,实而不满”?有何临床指导意义? 2020-07-20 …
化学小组为探究铝、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了下图所示实验方案.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由 2020-07-22 …
理想实验是物理学发展过程中的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伽利略曾设想了一个理想实验,如图所示(图中两斜面底 2020-07-30 …
已知不等式x2+mx>4x+m-4.(1)若对于0≤m≤4的所有实数m,不等式恒成立,求实数x的取值 2020-11-11 …
(2012•滨州一模)香蕉果实成熟过程中由于储存的物质变为可溶性糖从而使果实甜度增加.某兴趣小组对此 2020-11-13 …
言之有序.()然而,我更欣赏竹子那种顽强不屈的品格.()暑来寒往,迎风斗寒,经霜雪而不凋,历四季而常 2020-12-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