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须从根本求生死,莫向支流辩浊清。久奈世儒横臆说,竞搜物理外人情,”这首诗反映了()A.老子的“无为而治”B.荀子的“天行有常”C.朱熹的“格物致知”D.王阳明的“心外

题目详情

“须从根本求生死,莫向支流辩浊清。久奈世儒横臆说,竞搜物理外人情,”这首诗反映了(  )

A. 老子的“无为而治”

B. 荀子的“天行有常”

C. 朱熹的“格物致知”

D. 王阳明的“心外无理”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题干所给诗中主张从本性人心来探索生死真正的奥秘,并且否定了世间儒生只考虑事物的道理逻辑分析,完全忽视人的七情六欲和本心的做法,材料反映了反对向外寻求天理,而需从内心出发,这符合心学的内容,故D项正确.
老子的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故A错误;
荀子的“天行有常”认为自然界有一定的规律,这是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不符合题意,故B错误;
朱熹的“格物致知”主张通过格物的手段来认知天理,强调向外寻求天理,在题中遭到了批判,故C错误;
故选D.
看了“须从根本求生死,莫向支流辩浊...的网友还看了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