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2014年被称为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元年”。在3月5日李克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改革”二字出现了77次,是出现频率最高的一个词。如此强调改革,是因为社会的进步离不开改

题目详情
2014年被称为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元年”。在3月5日李克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改革”二字出现了77次,是出现频率最高的一个词。如此强调改革,是因为社会的进步离不开改革,国家的发展需要改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本题7分)
【商鞅强秦】
材料一 商鞅变法之重要内容,在东方各国,本已早为推行,商鞅不过携带东方之新空气,使西方人迎头赶上一步。而结果则后来居上,新制度之创建,惟秦为最有功焉。
---马非百《秦集史》
1.据材料一,指出商鞅变法的有利条件。(1分)这些条件使秦国变法出现怎样的特点?(1 分)
【魏晋融合】
材料二 魏初风俗至陋……迁都之后,于革易旧俗,亦可谓雷厉风行……民族根底,莫如语言,语言消灭,未有不同化于他族者。孝文以仰慕中原文化之故,至欲自举其语言而消灭之,其改革之心,可谓勇矣。
-----摘编自吕思勉《两晋南北朝史》
2.依据材料二,分析孝文帝“迁都”的作用。(1分)
【近代探索】
材料三 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变法通议》
3.请举出戊戌变法中的三个主要代表人物。(1分)
4.材料三中“变官制”指什么?(1分)
【今日成就】
材料四

5.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四所反映的成就与国家实行的哪些政策有关?(1分)
6.围绕上述材料和问题,分析影响改革的基本因素有哪些? (1 分)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有利条件:借鉴东方诸国的变革经验。(意思相近即可,1分)
特点:后来居上;注重创建新制度;改革成效最明显。(也可以概括为:秦国商鞅变法最彻底、最成功)(须依据材料分析,不能少于两层含义,1分)
2.作用:改变陋俗;减少改革阻力;便于接受中原文化。
(须依据材料分析,不能少于两层含义,1分)
3.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人名须书写正确, 1分)
4.改革政治制度(或政治体制)(1分)
5.对外开放(或改革开放)、科教兴国(其他与科技和教育相关的政策也可)(两层意思,1分)
6.因素:对先进文化的态度;改革者的信心与勇气;时机、国情、体制、政策等。(答案须从材料和问题中分析得出,符合上述其中两层意思即可,1分)


看了2014年被称为中国全面深化改...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美国学者彭慕兰认为:18世纪末19世纪初,历史来到了一个岔路口,东西方之间开始逐渐背离,分道扬镳,  2020-05-16 …

4月18日上午,中国310渔政执法船驶离广州渔政码头,开赴南海某海域执法,以310渔政船为参照物,  2020-07-19 …

《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无法实行的共同原因是A.处于战争年代,无安定的政治局面作保证B.具有强  2020-11-02 …

雅各宾派专政失败的主要原因是A.没有得到农民的拥护B.对外战争失利C.王党分子从中破坏D.恐怖政策导  2020-11-10 …

作为国家制度的民主,总是离不开专政的,其原因是()。A.统治阶级的民主就是对被统治阶级的专政B.国家  2020-11-14 …

作为国家制度的民主,总是离不开专政,其原因是①统治阶级的民主就是对被统治阶级专政②民主是专政的前提和  2020-11-14 …

按要求回答问题。(1)市政府在小明家的()方向上,距离约是()米。小红家在市政府的()方向上。(2)  2020-11-27 …

20世纪80年代,东欧各国经济改革成效不大,最主要的原因是:A.片面发展重工业和执行高速度、高积累、  2020-11-27 …

造成古代中国封建社会出现“有力者无田可耕,有田者无力可耕”现象的根本原因是A.贵族、官僚及豪强霸占良  2020-11-28 …

2015年3月,也门安全形势恶化。中国政府快速作出决定,调动护航军舰,安全撤离590名中国公民。中国  2020-12-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