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孔子者,中国文化之中心也。无孔子则无中国文化。自孔子以前数千年之文化,赖孔子而传;自孔子以后数千年之文化,赖孔子而开。即使自今以后,
题目详情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孔子者,中国文化之中心也。无孔子则无中国文化。自孔子以前数千年之文化,赖孔子而传;自孔子以后数千年之文化,赖孔子而开。即使自今以后,吾国国民同化于世界各国之新文化,然过去时代之与孔子之关系,要为历史上不可磨灭之事实。……
“吾人欲测定史的人物之伟大之程度,其适当之法,即观其人物所及于人民者感化之大小、存续之长短及强弱之程度三者之如何是也。以此方法测定孔子,彼实不可不谓为人类中最大人物之一人。盖经过二千年以上之岁月,至于今日,使全人类三分之一于道德的、社会的及政治的生活之点,全然存续于孔子之精神感化之下也。”[译引德国人Gabelentz《孔子及其学说》(Confucius und Seine Lehre)]
──柳诒徵《中国文化史•孔子》
材料二 如果有人问,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哪些思想家通过他们的存在、人格和学说对人类文化的影响最大?……德国哲学家卡尔•亚斯佩尔斯在其著作《伟人》中,将这些伟大的人物压缩为四人,即苏格拉底、释迦牟尼、孔子和耶稣。
……西方国家有这么长的发展时间乃是他们的幸事。对此作出贡献的肯定还有诸如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亚当•斯密和康德等哲学家,他们对个人主义发展和理性的完善一直发挥着重要的影响,而受儒家影响的亚洲国家则更倾向于集体的制度。现代化的市场经济没有哲学和政治的自由是不可想象的。
──(德)乌利希•道姆《欧洲人眼中的孔子和苏格拉底》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东西方学者对孔子价值的认识。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亚里士多德 “对个人主义发展和理性的完善”的具体主张。
(3)综合材料,联系所学知识,分析中西方主流文化存在的共性及对政治的影响。
材料一 孔子者,中国文化之中心也。无孔子则无中国文化。自孔子以前数千年之文化,赖孔子而传;自孔子以后数千年之文化,赖孔子而开。即使自今以后,吾国国民同化于世界各国之新文化,然过去时代之与孔子之关系,要为历史上不可磨灭之事实。……
“吾人欲测定史的人物之伟大之程度,其适当之法,即观其人物所及于人民者感化之大小、存续之长短及强弱之程度三者之如何是也。以此方法测定孔子,彼实不可不谓为人类中最大人物之一人。盖经过二千年以上之岁月,至于今日,使全人类三分之一于道德的、社会的及政治的生活之点,全然存续于孔子之精神感化之下也。”[译引德国人Gabelentz《孔子及其学说》(Confucius und Seine Lehre)]
──柳诒徵《中国文化史•孔子》
材料二 如果有人问,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哪些思想家通过他们的存在、人格和学说对人类文化的影响最大?……德国哲学家卡尔•亚斯佩尔斯在其著作《伟人》中,将这些伟大的人物压缩为四人,即苏格拉底、释迦牟尼、孔子和耶稣。
……西方国家有这么长的发展时间乃是他们的幸事。对此作出贡献的肯定还有诸如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亚当•斯密和康德等哲学家,他们对个人主义发展和理性的完善一直发挥着重要的影响,而受儒家影响的亚洲国家则更倾向于集体的制度。现代化的市场经济没有哲学和政治的自由是不可想象的。
──(德)乌利希•道姆《欧洲人眼中的孔子和苏格拉底》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东西方学者对孔子价值的认识。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亚里士多德 “对个人主义发展和理性的完善”的具体主张。
(3)综合材料,联系所学知识,分析中西方主流文化存在的共性及对政治的影响。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第(1)问,注意设问限定信息“道德的、社会的及政治的”,结合所学知识,从孔子的“仁、礼、中庸”以及“为政以德”思想等方面归纳;“认识”应注意提炼材料中“孔子者,中国文化之中心也”“人类中最大人物之一人”等有效信息进行概括即可.
第(2)问,解题的关键是对“对个人主义发展和理性的完善”的正确理解,结合亚里士多德、康德的思想主张以及二人在人文主义发展中的地位分析即可.
第(3)问,“共性”应从文化的本质入手,即人文主义,以人为本;“影响”应结合政治、经济体制来解答,注意关键语句“受儒家影响的亚洲国家则更倾向于集体的制度”.
故答案为:
(1)东方学者:孔子是中国文化的中心,是中国的文化传承和开创者;
西方学者:孔子是人类最大人物之一;对人类政治、道德、社会产生极大影响.
(2)亚里士多德认为人要追求尽善尽美的境界,但不意味着要放弃现实的幸福;肯定客观世界是真实的存在,是人类认识的来源.
(3)共性:都具有人文主义色彩(或民本思想).
影响:东方文化:在政治上大都形成了中央集权制度;
西方文化:在政治上促进了民主自由制度的形成.
第(2)问,解题的关键是对“对个人主义发展和理性的完善”的正确理解,结合亚里士多德、康德的思想主张以及二人在人文主义发展中的地位分析即可.
第(3)问,“共性”应从文化的本质入手,即人文主义,以人为本;“影响”应结合政治、经济体制来解答,注意关键语句“受儒家影响的亚洲国家则更倾向于集体的制度”.
故答案为:
(1)东方学者:孔子是中国文化的中心,是中国的文化传承和开创者;
西方学者:孔子是人类最大人物之一;对人类政治、道德、社会产生极大影响.
(2)亚里士多德认为人要追求尽善尽美的境界,但不意味着要放弃现实的幸福;肯定客观世界是真实的存在,是人类认识的来源.
(3)共性:都具有人文主义色彩(或民本思想).
影响:东方文化:在政治上大都形成了中央集权制度;
西方文化:在政治上促进了民主自由制度的形成.
看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英语翻译1化而为鸟2.怒而飞3.水浅而舟大也4.举是非之而不加沮5.其远而无所至极邪6.而御六气之 2020-06-16 …
“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先秦哲人老子的这一论述启示我国 2020-06-17 …
老子说:“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1)概括材料反映的观 2020-06-17 …
《孙子兵法》曰:“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 2020-07-12 …
《孙子兵法》曰:“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 2020-07-12 …
“夫兵形像水,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水因地而制流,兵因地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 2020-07-25 …
求文学高人:文而化之,化而文之的具体意思请问,下面这些句子的意思是什么.要具体的哦.1、“人之文明, 2020-11-26 …
老子说:“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1)概括材料反映的观� 2020-12-03 …
“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以上观点反映了诸子百家中哪一学派 2021-01-06 …
子曰:“无为而治者,其舜也欤?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朱熹注为:“无为而治者,圣人德盛而民化, 2021-01-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