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生十年,父洵游学四方,母程氏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程氏读东汉《范滂①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生十年,父洵游学四方,母程氏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程氏读东汉《范滂①传》,慨然太息,轼请曰:“轼若为滂,母许之否乎?”程氏曰:“汝能为滂,吾顾不能为滂母邪!” 比冠,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好贾谊、陆贽书。 既而读《庄子》,叹曰:“吾昔有见,口未能言,今见是书,得吾心矣。”

熙宁四年,会上元敕府市浙灯,且令损价。轼疏言:“ 陛下岂以灯为悦?此不过以奉二宫②之欢耳 。然百姓不可户晓,皆谓以耳目不急之玩,夺其口体必用之资。此事至小,体则甚大,愿追还前命。”即诏罢之。

徙知徐州。河决曹村,泛于梁山泊,溢于南清河,汇于城下,涨不时泄,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轼曰:“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驱使复入。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吾侪小人,当效命。”率其徒持畚锸以出,筑东南长堤,首起戏马台,尾属于城。雨日夜不止,城不沉者三版。 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

既至杭,大旱,饥疫并作。轼请于朝,免本路上供米三之一,复得赐度僧牒易米以救饥者。明年春,又减价粜常平米,多作饘粥药剂,遣使挟医,分坊治病,活者甚众。

绍圣初,御史论轼掌内外制日所作词命,以为讥斥先朝。遂以本官知英州,寻降一官。未至,贬宁远军节度副使,惠州安置。居三年,泊然无所蒂芥,人无贤愚,皆得其欢心。又贬琼州别驾,居昌化。昌化,故儋耳地,非人所居,药饵皆无有。初僦官屋以居,有司犹谓不可。轼遂买地筑室,儋人运甓畚土以助之。独与幼子过处,著书以为乐,时时从其父老游,若将终身。

《宋史·苏轼传》

【注】①范滂:东汉人,曾任汝阳太守属吏,因抑制豪强,反对宦官,33岁死于狱中。其母深明大义。②二宫:指后宫的太后及皇后。

1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且令 价             损:减少

B.吾 小人             侪:是

C.遂以本官 英州       知:担任知州

D.初 官屋以居         僦:租赁

1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夺其口体必用 资     臣 进退,实为狼狈      

B.虽禁军且 我尽力     谁 大王为此计者

C.泛 梁山泊           多 南亩之农夫          

D.儋人运甓畚土 助之   故为之文 志之          

14.概括选文中苏轼所表现出的精神品格。(3分)

15.把下面几句话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比冠,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好贾谊、陆贽书。(3分)                                           

(2)陛下岂以灯为悦?此不过以奉二宫之欢耳。(3分)

(3)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3分)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2.B 13.D 14.(1)直言进谏(2)身先士卒(3)关爱百姓(4)淡泊名利 15.(1)到二十岁时,就精通经传历史,每天写几千字文章,喜欢贾谊、陆贽的书。(“比”、“属”、“日”各1分) ...
看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的网友还看了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