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高级筛选命令,筛选出至少有一门课程不超过65的记录,有高数,英语两科,条件区域怎么处理啊?紧急紧急
题目详情
高级筛选命令,筛选出至少有一门课程不超过65的记录,有高数,英语两科,条件区域怎么处理啊?紧急紧急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EXCEL中高级筛选条件的写法
EXCEL电子表格软件的高级筛选是一项功能非常好用的数据筛选功能,利用高级筛选,可以从数据清单中按照某些复杂的条件来查找符合条件的记录,它的操作过程很简单,但操作的关键是写好筛选条件,下面就来讲一讲如何书写筛选条件.
书写筛选条件时要先划分一片条件区域,条件区域可以选择数据清单以外的任何空白处,只要空白的空间足以放下所有条件就可以.写条件时要遵守的规则是:
1、要在条件区域的第一行写上条件中用到的字段名,比如要筛选数据清单中“年龄”在30岁以上,“学历”为本科的职员,其中“年龄”和“学历”是数据清单中对应列的列名,称作字段名,那么在条件区域的第一行一定是写这两个列的名称(字段名),即“年龄”和“学历”,而且字段名的一定要写在同一行.
2、在字段名行的下方书写筛选条件,条件的数据要和相应的字段在同一列,比如上例中年龄为30岁,则“30”这个数据要写在条件区域中“年龄”所在列,同时“本科”要写在条件区域中“学历”所在的列.
那么在写条件时,一般都同时有多个条件,这些条件是个什么关系,又怎么在条件区域中分布呢?
我们平时所用的逻辑条件,如果有多个,它们之间总是会存在两种关系,一种是“或”关系,一种是“与”关系.
“或”关系是指几个条件中只需有一个成立,结果就会成立的情况,比如一句话“小张和小王,你们谁来把你们的邮件取回去.”,这样表达的是他们两个人的邮件要往回取,“去人取”是条件,“取回邮件”是结果.这里存在三个条件,一个是“小张去取”,一个是“小王去取”,再一个是“两个人都去”,那么在这三个条件中,只要有一个成立,结果“取回邮件”就会成立,那么这些条件之间的关系就是“或”关系,当然在考虑这个关系的时候,我们只要记作“小张去取或小王去取”就可以了,表示两个条件中,只要有一个成立,结果就成立,当然两个都成立,结果更会成立了.
“与”关系是指在几个条件中,必须这些条件都成立,结果才成立的情况,比如一件事“如果明天不下雨也不刮风,那我就出门”,这里有两个条件,一个是“不下雨”,一个是“不刮风”,只有这两个条件都成立,结果“我出门”才会有,那么我们就称这两个条件为“与”关系.可以记作“不下雨与不刮风”,表示两个条件要同时成立结果才会成立.
那么回到高级筛选中,在具体写条件时,我们要分析好条件之间是与关系还是或关系,如果是与关系,这些条件要写到同一行中,如是是或关系,这些条件要写到不同的行中,也就是说不同行的条件表示或关系,同行的条件表示与关系.
说这么多,不知你听着有什么感觉,拿上面举的那个例子来说,“年龄在30岁以上”和“学历是本科”是两个条件,在题目的含义中我们看出这两个条件要同时成立,是与关系,所以条件区域写法如下表
年龄 学历
>30 本科
把两个条件写在一行,表示他们是与关系.
这里第一个条件“>30”写的时候在前面加了一个“>”号,表示在30以上,我们平时用的不等关系有大于、小于等几种,它们使用的符号如下表所示:
大于 >
小于 <
大于等于 >=
小于等于 =60
>=60 =60
>=60 >=60
EXCEL电子表格软件的高级筛选是一项功能非常好用的数据筛选功能,利用高级筛选,可以从数据清单中按照某些复杂的条件来查找符合条件的记录,它的操作过程很简单,但操作的关键是写好筛选条件,下面就来讲一讲如何书写筛选条件.
书写筛选条件时要先划分一片条件区域,条件区域可以选择数据清单以外的任何空白处,只要空白的空间足以放下所有条件就可以.写条件时要遵守的规则是:
1、要在条件区域的第一行写上条件中用到的字段名,比如要筛选数据清单中“年龄”在30岁以上,“学历”为本科的职员,其中“年龄”和“学历”是数据清单中对应列的列名,称作字段名,那么在条件区域的第一行一定是写这两个列的名称(字段名),即“年龄”和“学历”,而且字段名的一定要写在同一行.
2、在字段名行的下方书写筛选条件,条件的数据要和相应的字段在同一列,比如上例中年龄为30岁,则“30”这个数据要写在条件区域中“年龄”所在列,同时“本科”要写在条件区域中“学历”所在的列.
那么在写条件时,一般都同时有多个条件,这些条件是个什么关系,又怎么在条件区域中分布呢?
我们平时所用的逻辑条件,如果有多个,它们之间总是会存在两种关系,一种是“或”关系,一种是“与”关系.
“或”关系是指几个条件中只需有一个成立,结果就会成立的情况,比如一句话“小张和小王,你们谁来把你们的邮件取回去.”,这样表达的是他们两个人的邮件要往回取,“去人取”是条件,“取回邮件”是结果.这里存在三个条件,一个是“小张去取”,一个是“小王去取”,再一个是“两个人都去”,那么在这三个条件中,只要有一个成立,结果“取回邮件”就会成立,那么这些条件之间的关系就是“或”关系,当然在考虑这个关系的时候,我们只要记作“小张去取或小王去取”就可以了,表示两个条件中,只要有一个成立,结果就成立,当然两个都成立,结果更会成立了.
“与”关系是指在几个条件中,必须这些条件都成立,结果才成立的情况,比如一件事“如果明天不下雨也不刮风,那我就出门”,这里有两个条件,一个是“不下雨”,一个是“不刮风”,只有这两个条件都成立,结果“我出门”才会有,那么我们就称这两个条件为“与”关系.可以记作“不下雨与不刮风”,表示两个条件要同时成立结果才会成立.
那么回到高级筛选中,在具体写条件时,我们要分析好条件之间是与关系还是或关系,如果是与关系,这些条件要写到同一行中,如是是或关系,这些条件要写到不同的行中,也就是说不同行的条件表示或关系,同行的条件表示与关系.
说这么多,不知你听着有什么感觉,拿上面举的那个例子来说,“年龄在30岁以上”和“学历是本科”是两个条件,在题目的含义中我们看出这两个条件要同时成立,是与关系,所以条件区域写法如下表
年龄 学历
>30 本科
把两个条件写在一行,表示他们是与关系.
这里第一个条件“>30”写的时候在前面加了一个“>”号,表示在30以上,我们平时用的不等关系有大于、小于等几种,它们使用的符号如下表所示:
大于 >
小于 <
大于等于 >=
小于等于 =60
>=60 =60
>=60 >=60
看了高级筛选命令,筛选出至少有一门...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临时救助程序分为()A.一般程序B.紧急程序C.一般程序和紧急程序D.特殊程序 2020-05-31 …
胡锦涛总书记强调:“立身百行,以学为基。”一个人能有多大发展,能为社会做出多大贡献,很大程度上取决 2020-06-22 …
胡锦涛总书记强调:“立身百行,以学为基。”一个人能有多大发展,能为社会做出多大贡献,很大程度上取决 2020-06-22 …
胡锦涛总书记强调:“立身百行,以学为基。”一个人能有多大发展,能为社会做出多大贡献,很大程度上取决 2020-06-22 …
几乎不可伸长的绳子伸直到绷紧过程,有没有能量损失 2020-06-29 …
不()不()括号中填反义词如:不卑不亢不紧不慢有一个成语“不卑不亢”,请照着这样结构再写几个成语。 2020-07-03 …
胡锦涛总书记强调:“立身百行,以学为基。”一个人能有多大发展,能为社会做出多大贡献,很大程度上取决 2020-07-10 …
有谁亲自在国外上过大学的能否形容下课程紧张程度?我记得以前看过一个采访节目,有个北大或者清华的学生 2020-07-22 …
求英文案例陈述一个案件(民事的比较好)从起因到庭审的完整英文叙述的过程.有完整的庭审过程没有前面的 2020-07-23 …
心理学家发现,面对考试大多数同学会感到有些紧张.学习紧张程度和学习效率的关系是“倒U形曲线“(如图 2020-08-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