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学与问》有感作文
初读23课课题,我不禁产生了疑惑。“学与问”,一下子就让人联想到“学问”一词,本课也必说“学问”无疑。可学问从何处来的呢?带着这个问号,我走进了课文。
而只一课,老师便基本讲完了这一课,只剩下一条小尾巴扫一下。但不得不承认,这节课由于老师的生动讲解与同学们的积极配合,完全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而我原先的疑问,也找到了答案了。
学问何处来?从勤学好问中来,因为勤学好问,才有了哥白尼《日心说》的伟大成就,因为勤学好问,才有了沈括举世无双的《梦溪笔谈》。
而说到问,我便想起了一件印象深刻的事情。那天是语文考试,可我们几个自以为稳操胜券的人望着一条熟悉的考题傻眼了,互相递着眼色,可得到的却全是无奈的耸肩。最后只能瞎蒙,可当时自己估计正确的可能性几乎与中国男足赢世界杯的可能性一样高。
何题?“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请君用一成语概括。若放在平日不会也情有可原,可偏偏这题昨日刚出现在我们家庭作业中,整班全灭,老师只冷冷抛下一句“下午讲”,可谁知下午率先迎接我们的却是一考试。
那次考试那一题只有M君对,答案是瓜田李下。吾们不服,逼问M君如何知道,他平静地回答了一句“上午问老师的。”吾们顿时抓狂,大有把M君吞了之势,面对如此情景,他仍平静地回答了一句“上午问下午考,有何不妥?你们怎么不晓得问?”我清楚地记得那一天,我们都有无语地从M君座位旁离开。
一道昨日不会之题不问个究竟,导致了下午考试直接丢分,老师没有什么不对,M君也没有什么不对,不对的却是我们。我们刚愎自用,自以为天下无敌却输给了一个无名小卒,我们难搁面子,只因为平时在同学面前装得无所不知,再问老师岂不甚是虚伪?
而今天学的《学与问》这一课也解开了我心里许久的一个结,学与问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学中问,在问中学,才能求得真知。也顿觉孔圣人所言“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极是也。
向人请教不是耻辱,面成熟谦逊的表现,而在千万个“为什么”中我们也能学到更多的知识,做到真正的有学问。
我请教,我学习,我快乐!
古文经学与今文经学的区别 2020-05-17 …
文艺学与文学的关系? 2020-07-18 …
根据课文《学与问》内容填空,再读一读。学问学问,。学与问是,只有,,才能求得真知。 2020-11-14 …
文艺学与哲学的联系在哪里?我知道这个问题很大只是讨论没有标准答案 2020-11-14 …
谁有语文导学与同步训练-阶段综合测试卷集答案,不好意思没有分了是江苏职业学校文化课程配套用书LjG0 2020-11-29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立体化作战的望远镜集群,不但能提升我国在天文科学与技术方面的创新 2020-12-23 …
新文化运动中的“赛先生”主要是指[]A.人文科学与无产阶级专政学说B.社会科学和马列主义原理C.基础 2020-12-24 …
为什么说工程技术只是自然科学的应用,而不包括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应用,管理学算什么自然科学、社会科学 2021-01-10 …
七上语文《学与练》期末复习卷B(文言文阅读)窃斧人有亡斧者,意其邻之子.视其行步,窃斧也;颜色,窃斧 2021-01-14 …
在第七单元中,我们背诵的古诗有冬夜读书示子聿和观书有感,课文有学与问,大自然的文字,养成读报的好习惯 2021-01-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