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16分)诠释学与训诂学许嘉璐诠释学是西方学科,原本属于语文学,是研究对文献进行解释的规则的学科,类似于我们中国的训诂学。诠释学最初是专为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16分)
诠释学与训诂
许嘉璐
诠释学是西方学科,原本属于语文学,是研究对文献进行解释的规则的学科,类似于我们中国的训诂学。诠释学最初是专为解释《圣经》的,20世纪,它逐渐演变成了一种哲学理论,所以我们如果搜索西方诠释学文献,一般不是在语言文字学范围,而在哲学范围之内。诠释学大师狄尔泰说:“阐释就在于对残留于著作中的人类存在的解释。这种艺术是语文学的基础,而关于这一艺术的科学就是诠释学。”狄尔泰的意思是“阐释”这种活动就是对残留于文献中的人类的存在进行解释,不是解释一字一句,而是解释一字一句背后的人,以人为本。较之于训诂学,诠释学多了几分历史的、哲学的思考。
传统的诠释学主张文献只能有一种真正的意义,只能给文献做出唯一的、绝对的“正确”解释,忽略了语境的无限性、不可复原性和语义的不可解性,也没有注意解释者的主观性。而哲学的诠释学,认为同一文献允许有不同的解释,人们有想象、恢复当时语境的可能,可以见仁见智。另外,语义不可能做到处处都解释得很清晰,权威的解释也带有猜测性。哲学诠释学还把前人的见解、权威见解和传统解释作为诠释的必要条件,强调要先理解作者的思想,然后用来解释难懂的地方。从思想上、心理上、时间上“设身处地”地体验作者的原意。哲学诠释学旨在沟通古今的做法其实也在不自觉地向传统训诂学靠拢。
哲学诠释学和传统训诂学的差异在哪儿?诠释学的大师之一伽达默尔说:任何传承物在每一新的时代都面临新的问题和具有新的意义,因此我们必须重新理解,重新加以解释。传承物始终是通过不断更新的意义表现自己,这种意义就是对新问题的新回答。而诠释学的核心问题是语义,诠释学公开地、鲜明地提出“假注以述义”的宗旨,而训诂学则继承孔夫子“述而不作”的精神,标榜的是只着眼于文献文本的书面。实则每一代注家无不利用作注阐述己见,即使唐代孔颖达等人,也并非老老实实地做十足的转述家。换言之,哲学诠释学和传统训诂学骨子里是相通的,虽然“宣言”有异,一个偏重于哲理,一个偏重于历史叙事。现在的我们则应主动地、自觉地沟通二者。
诠释学的一些主张应该为训诂学所借鉴:第一是注释的多元化。第二是超越元典作者。第三是要分开来看待权威的见解和传统的见解。权威的见解有两个要素,一是合理的、被认可的。合理的不一定是被认可的,被认可的不一定是合理的。比如说“望洋兴叹”的“望洋”是一个联绵词,因为在《庄子》里是以“望”字开头,于是汉语里就有了“望楼兴叹”、“望球兴叹”,什么意思中国人全明白,被认可了,但是它并不合理。二是政权的力量。这两个要素常常是结合的。朱熹的《四书集注》被元、明、清定为科考课本,就是权威的。权威性解释也不一定是合理的,但政权力量在后,难以挑战。传统的解释就是人云亦云、代代相传的解释,传统解释不一定是权威的解释。
(选自《文史知识》2010年第3期,有删改。)
小题1: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5分)(   )
A.诠释学最初专为解释《圣经》,20世纪演变成一种哲学理论,完全脱离了语文学的范围。
B.哲学诠释学是西方学科,传统训诂学是汉学,前者偏重于历史叙事,而后者偏重于哲理。
C.哲学诠释学解释文献强调古今沟通,不自觉地向传统训诂学靠拢,二者骨子里是相通的。
D.诠释学旨在“假注以述义”,训诂学继承“述而不作”的精神,所“述”内涵并不相同。
E.虽然训诂学标榜自己只着眼于文献文本的书面,实际上没有注家满足于做纯粹的转述家。
小题2:下列对“哲学诠释学”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分)
A.以解释残留于文献中的人类的存在为本,比训诂学多了历史的、哲学的思考。
B.人们在解释文献时,要运用想象恢复当时的语境,设身处地地体验作者原意。
C.有了前人的、权威的见解和传统解释,就能准确理解作者的思想,解释疑难。
D.允许对同一部文献有不同的解释,认为语义不可能做到处处都解释得很清晰。
小题3:哲学诠释学主张文献注释的“多元化”的理由有哪些?(4分)
小题4:根据文意,对“权威的见解”应该怎样“分开来看”?(4分)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小题1:A B(A.无中生有。第一段中说“我们如果搜索西方诠释学文献,一般不是在语言文字学范围”,并没有说诠释学“完全脱离了语文学的范围”。B.张冠李戴。应为“前者偏重于历史叙事,而后者偏重于哲理”。)...
看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①世界市场开始形成:新航路开辟②世界市场初步形成(19世纪中期):工业革命③世界市场最终形成(19  2020-05-14 …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从“格致”到“科学”西学中源,这个词的意思是,西方学问源自中国。Scien  2020-08-03 …

中国近代化探索的特点是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的科技。名称时间主张影响洋  2020-08-03 …

明朝的写成了被西方国家称为“东方医学巨典”的《》,明末清初的科学家编写了《》,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  2020-11-04 …

1998年,国务院总理朱镕基表示:“科教兴国是本届政府最大的任务。”他的这一宣示()A.推动了我国国  2020-11-23 …

2014年初,俄罗斯吞并乌克兰的克里米亚,引发俄罗斯与西方国家之间的“新冷战”。探究俄国历史,阅读材  2020-11-28 …

我国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了()A.  2020-12-20 …

我国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了()A.  2020-12-20 …

9.明清时期的科技和文化李时珍:李时珍是杰出的医药学家。他的药物学巨著集我国古代医学之大成,是我国医  2020-12-22 …

科学无国界之分,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致力于科学传播,促进中国社会发展。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科学是人类  2021-01-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