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材料一2004年至今的十年间,在127个国家和地区落地开花的475所孔子学院,成为世界与中国增进认知与理解的一个跨文化交流平台。但随着一些国家孔子学院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

【材料一】

2004年至今的十年间,在127个国家和地区落地开花的475所孔子学院,成为世界与中国增进认知与理解的一个跨文化交流平台。

但随着一些国家孔子学院合作协议到期,出现了部分合作大学取消续约的情况。此次斯德哥尔摩大学终止合作的决定,引发诸多联想;加之此前美国一些大学与孔子学院不再续约的先例,更是让舆论浮想联翩,甚至过度解读。

如能深入了解孔子学院的内在机理,相信这种误解会少得多。

据《孔子学院章程》,由外方大学或相关教育机构首先向孔子学院总部提出申请,经总部批准后,采取中外合作方式合作办学。学院设在外方大学内,中方院长仅负责对汉语老师、志愿者以及与国内的联系等事务性工作,并配合好外方工作。

不论在具体的学院运作中,还是在学院对外方大学的影响力方面,孔子学院都不具备影响甚至限制对方大学学术自由的能力。而且,孔子学院作为以开展汉语教学为主要活动内容的中国语言文化推广机构,奉行孔子兼容并包的教育理念,是传承中华文化包容合作精神的重要载体,注重平等协作,鼓励创新,而非钳制学术自由。

孔子学院的领导机构是“国家汉语国际推广领导小组办公室”(国家汉办)。某些国家强调孔子学院有政府官方背景,担心其在所在国大学内部传播中国政府价值观和意识形态。

由于总部提供相应资金、师资及管理方面的支持,所以便会被某些舆论误解,而国外相关机构推波助澜,将此误读放大化,认为中国人非常清楚想要达到什么目的,而不仅是想改变外界对中国的看法,从而对孔子学院的形象造成负面影响。

不过,孔子学院总部对遍布世界各地的孔子学院的发展也必然要进行深刻反思,须激发并持续保持国外公众、大学、社会团体乃至政府对孔子学院的兴趣。在课程设置上要体现多元化的因子,教学中要有“大文化观”。实事求是的讲,当代中国能让世界为之一亮的文化符号还很少,影视剧、文学作品等经典艺术与很多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这也是当前孔子学院在文化课程设置方面缺少时代吸引力的重要原因。此外,孔子学院的运营方式、形象定位、全球分布以及合作模式等都是需要认真总结的。

孔子学院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相信以它博大的胸襟拥抱世界的同时,也会赢得世界对它的认可与尊重。到那时,也许世界对它依然少不了质疑,但是“果断点赞”一定会更多。

(节选自《中新网》转新加坡《联合早报》,有删改)

【材料二】

孔子学院是个文化超市,必须把各种资源整合起来,用更好的教材适应海外汉语学习者不断增长的需求,与德国的歌德学院、西班牙的塞外提斯学院等国外推广机构相比,孔子学院至今没有推出一本可与《少年维特之烦恼》《堂吉诃德》等相当的代表教材。《论语》至今还未找到一本由中国人自己翻译并获得外国人认可的译本。

据悉,由于世界各国的国情不同,孔子学院一直没有统一的教材和教学大纲,教授的课程几乎全凭教师自己安排,其课程无法得到校方学术委员会的认可,更没有学分,这意味着选这门课程要完全依靠学生的兴趣,这是孔子学院发展的一个重要的瓶颈。此外就是教师的问题,国家汉办本身并没有自己的师资队伍,派向海外孔子学院的教师大多是从国内各大学抽调的,师资力量的缺口非常大,而从国内抽调的教师质量也很不整齐,许多教师并不具备对外汉语教学的能力。语言老师只能教语言,对于中国文化却了解不多。

(节选自《东方早报》)

【材料三】

《社会观察》:中西文化、思维方式不同,在具体的教学和交流过程中,有无理解上的困难?国外能否理解和接受我们的文化?

许琳:文化的差异的确是存在的。比如我们的教材里有一些成语教学,外国学生就很难理解“愚公移山”,他们就问,为什么一定要挖那个山呢?还有说到古时候的孝道,说是守孝三年,他们又会问为什么要守着呀,人老了死去是自然规律呀等。确实文化是有差异的。

斯坦福大学曾说他们设立孔子学院是“为了培育未来了解中国的美国领导人”,他们觉得中国有重要意义,要从战略的高度看全局,要懂得中国的语言,了解中国的文化。而我们并没有想强加给谁什么。我们认为,我们出去教授中文也好,传播中国文化也好,不是要改变对方,一定要对方按照我们的思维、我们的文化去考虑;而是双方交流,相互了解对方,在实践中调整。如果通过孔子学院,海外对中国有了比较真实的了解;我们也通过交流更多地了解外面的世界,达到双赢,那是最好的。

(节选自《社会观察》对国家汉办主任、孔子学院总干事许琳的《访谈录》)

【材料四】

和而不同,是孔子思想的精髓,也成为孔子学院的“金字招牌”。在合作模式上,以“和”取胜;在传播过程中,以“和”感人。从单纯的汉语教学平台到综合的文化交流平台,从单向的文化传播到双向、多向的跨文化交流,孔子学院跨越文化边界,寻找交叉点、共鸣点、融合点。

“非排他、非竞争、非暴力”,日本北陆大学孔子学院理事长北元喜朗评价孔子学院为世界各国提供了一个互惠双赢的语言文化推广模式,也是首个发展中国家利用有限的资金推广本国语言文化的先驱性实践。

“只要沟通和交流,不同文明之间都会有启发。”意大利米兰国立大学孔子学院意方院长兰珊德说,孔子学院是意大利人了解中国的一个中心,为双方提供客观平等的交流平台。

孔子学院这颗和平友善的种子,在世界扎根、开花、结果,悄然影响着世界文化生态。

(节选自《人民日报》)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孔子学院既是以开展汉语教学为主要活动内容的中国语言文化推广机构,也是奉行孔子兼容并包的教育理念,传承中华文化包容合作精神的交流平台。

B.中国很少有能让世界刮目相看的包含影视剧和文�

语文
作业帮用户2017-04-20 举报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4亿+用户的选择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看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材料...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高一英语翻译句子四句10.虽然我爱我的孩子,但却对她要求严格。(while)11.所有的灯都亮着,  2020-05-14 …

跪求几篇非常深奥的文章散文或以论文要让人读着读不懂但感觉非常有内涵跪求几篇非常深奥的文章散文或以论  2020-06-08 …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以下题目芦苇①那些草从黑色泥地里长出来,它们和地下的根一样,也是一节一节,它们有  2020-06-10 …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4分)①《百家姓》是一本启蒙读物,但背后有着深厚的中华姓氏文化,以及  2020-06-15 …

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孩子气极了。他丢开桅杆,走上横木。甲板上的人都在望着,都在笑猴子戏弄船长的  2020-06-29 …

教我阅读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确乎是渐渐空虚了.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的手  2020-07-07 …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扇子的学问邓云乡①扇子,是北京人度炎夏爱不释手的宝物。伏天里,虽说人人手中  2020-07-21 …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4题。芦苇丁爱华那些草从黑色泥地里长出来,它们和地下的根一样.也是一节一节,  2020-11-21 …

阅读:阅读课文片断,完成练习。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确乎是渐渐空虚了。在默默地算着,八  2020-12-14 …

阅读《明天不封阳台》选段,完成第1~4题。①“爸爸,明天还封阳台吗?”儿子惊喜地望着鸽子,但语气中却  2021-01-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