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议论文,然后回答问题古人有一妙联:“好①读书时不好②读书,好③读书时不好④读书。”至今读来受益匪浅。青少年时代读书好比平路行车,正处在最
阅读议论文,然后回答问题
古人有一妙联:“ 好 ①读书时不 好 ②读书, 好 ③读书时不 好 ④读书。”至今读来受益匪浅。
青少年时代读书好比平路行车,正处在最好时期。这时,精力充沛,记忆力强,理解能力也逐渐提高。不但脚下没有坎坷,肩上没有担子,而且社会和家庭还不断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然而,一些青少年学生对读书学习不甚喜好,没有抓住时机努力学习,以致学业荒废,一事无成。
到了中老年,有些人又往往感到“书到用时方恨少”,对获得知识产生了如饥似渴之感。但这时读书学习,就好比负重登山,要付出极大的努力。无怪乎,学而有成的人,谈起读书就想到少年时光,就是那些学而无成的人也一再对少年时代的荒疏感到悔恨。
因此,与其到了 好 ⑤读书时才对过去的道路“空悲切”,何不在 好 ⑥读书时好好下一番功夫呢?
1.给文中加粗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
A.①③⑥读 h3o ②④⑥读 h4o
B.①②⑥读 h3o ③④⑤读 h4o
C.①④⑤读 h3o ②③⑥读 h4o
D.①④⑥读 h3o ②③⑤读 h4o
2.上文与第一段中对联上联呼应的是第________段,与下联呼应的是________。这种通过分析________引出中心论点的方法在吴晗的《事事关心》中也可以见到。
3.本文的中心论点可以概括为________。(不超过15个字)
4.本文的论证方式是________,运用的证论方法是
[ ]
5.对文章结尾一段句子结构分析恰当的一项是
[ ]
6.结合上文内容,分析第三段开头一句“到了中老年,有些人又往往感到‘书到用时方恨少’”中“又”的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 1.D; 2.二 第三段 对联; 3.青少年应抓住时机认真读书学习; 4.AF; 5.B; 6.“又”表示这种情况,是与前面一些青少年不爱读书不同的另一种情况,与前面内容呼应。 |
王青读一本书,昨天读了16页,今天读了22页,今天比昨天多读页;今天比昨天多读%. 2020-06-23 …
王青读一本书,昨天读了16页,今天读了22页,今天比昨天多读页;今天比昨天多读%. 2020-06-23 …
实用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霍松林先生的教学与研究2017年2月1日,霍松林先生 2020-07-02 …
下面句子中对“今”解释错误的一项是()①向之寿民,今为殇子矣(现在)②今之乐犹古之乐也(当代现代) 2020-07-16 …
阅读下文,完成1―2题今天为什么还要读中国的这些经典,我想主要是为了文化传承的需要。如果你不想完全 2020-07-21 …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良渚文化遗址位于杭州城北18千米处余杭区良渚镇,发现于]936年,是新石器时 2020-11-04 …
同学们都喜爱读书,古今中外的诗人,作家对读书都有自己的精辟见解宋代朱熹的诗句“”告诉我们读书能使心智 2020-12-08 …
如今很多人没有良好的阅读习惯,“浅阅读”“泛读”“碎读”代替了“深阅读”,“网络阅读”取代“图书阅读 2020-12-1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五月的北平张恨水能够代表东方建筑美的城市,在世界上,除了北平,恐怕难找第二 2021-01-19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五月的北平张恨水能够代表东方建筑美的城市,在世界上,除了北平,恐怕难找 2021-01-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