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阅读下面的选文,回答下列各题。天下第一好事,还是读书季羡林①古今中外赞美读书的名人和文章,多得不可胜数。张元济先生有一句简单朴素的话:“天下第一好事,还是读书。”“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的选文,回答下列各题。
天下第一好事,还是读书
季羡林
①古今中外赞美读书的名人和文章,多得不可胜数。张元济先生有一句简单朴素的话:“天下第一好事,还是读书。”“天下”而又“第一”,可见他对读书重要性的认识。
②为什么读书是一件“好事”呢?
③也许有人认为,这问题提得幼稚而又突兀。这就等于问:“为什么人要吃饭”一样,因为没有人反对吃饭,也没有人说读书不是一件好事。
④但是,我却认为,凡事都必须问一个“为什么”,事出都有因,不应当马马虎虎,等闲视之。现在就谈一谈我个人的认识,谈一谈读书为什么是一件好事。
⑤凡是事情古老的,我们常常总说“自从盘古开天地”。我现在还要从盘古开天地以前谈起,从人类脱离了兽界进入人界开始谈。人成了人以后,就开始积累人的智慧,这种智慧如滚雪球,越滚越大,也就是越积越多。 禽兽似乎没有发现有这种本领,一只蠢猪一万年以前是这样蠢,到了今天仍然是这样蠢,没有增加什么智慧。人则不然,不但能随时增加智慧,而且根据我的观察,增加的速度越来越快,有如物体从高空下坠一般。到了今天,达到了知识爆炸的水平。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克隆”使全世界的人都大吃一惊。有的人竟忧心忡忡,不知这种技术发展“伊于胡底”。信耶稣教的人担心将来一旦“克隆”出来了人,他们的上帝将向何处躲藏。
⑥人类千百年以来保存智慧的手段不出两端:一是实物,比如长城,等等;二是书籍,以后者为主。在发明文字以前,保存智慧靠记忆;文字发明了以后,则使用书籍。把脑海里记忆的东西搬出来,搬到纸上,就形成了书籍,书籍是贮存人类代代相传的智慧的宝库。后一代的人必须读书,才能继承和发扬前人的智慧。人类之所以能够进步,永远不停地向前迈进,靠的就是能读书又能写书的本领。我常常想,人类向前发展,有如接力赛跑,第一代人跑第一棒;第二代人接过棒来,跑第二棒,以至第三棒、第四棒,永远跑下去,永无穷尽,这样智慧的传承也永无穷尽。这样的传承靠的主要就是书,书是事关人类智慧传承的大事,这样一来,读书不是“天下第一好事”又是什么呢?
⑦但是,话又说了回来,中国历代都有“读书无用论”的说法,读书的知识分子,古代通称之为“秀才”,常常成为取笑的对象,比如说什么“秀才造反,三年不成”,是取笑秀才的无能。这话不无道理。在古代--请注意,我说的是“在古代”,今天已经完全不同了--造反而成功者几乎都是不识字的痞子流氓,中国历史上两个马上皇帝,开国“英主”,刘邦和朱元璋,都属此类。诗人只有慨叹“刘项不读书”。“秀才”最多也只有成为这一批地痞流氓的“帮忙”或者“帮闲”,帮不上的,就只好慨叹“儒冠多误身”了。
⑧但是,话还要再说回来,中国悠久的优秀的传统文化的传承者是这一批地痞流氓,还是“秀才”?答案皎如天日。这一批“读书无用论”的现身“说法”者的“高祖”、“太祖”之类,除了镇压人民剥削人民之外,只给后代留下了什么陵之类,供今天搞旅游的人赚钱而已。他们对我们国家竟无贡献可言。
⑨总而言之,“天下第一好事,还是读书”。
(选自《意林》)(1)本文的论点是什么?
(2)文章开头有什么作用?
(3)第⑤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4)理解文中加点句子的含义及作用。
书籍是贮存人类代代相传的智慧的宝库。
(5)请结合文章论点为本文补充一个事实论据。
天下第一好事,还是读书
季羡林
①古今中外赞美读书的名人和文章,多得不可胜数。张元济先生有一句简单朴素的话:“天下第一好事,还是读书。”“天下”而又“第一”,可见他对读书重要性的认识。
②为什么读书是一件“好事”呢?
③也许有人认为,这问题提得幼稚而又突兀。这就等于问:“为什么人要吃饭”一样,因为没有人反对吃饭,也没有人说读书不是一件好事。
④但是,我却认为,凡事都必须问一个“为什么”,事出都有因,不应当马马虎虎,等闲视之。现在就谈一谈我个人的认识,谈一谈读书为什么是一件好事。
⑤凡是事情古老的,我们常常总说“自从盘古开天地”。我现在还要从盘古开天地以前谈起,从人类脱离了兽界进入人界开始谈。人成了人以后,就开始积累人的智慧,这种智慧如滚雪球,越滚越大,也就是越积越多。 禽兽似乎没有发现有这种本领,一只蠢猪一万年以前是这样蠢,到了今天仍然是这样蠢,没有增加什么智慧。人则不然,不但能随时增加智慧,而且根据我的观察,增加的速度越来越快,有如物体从高空下坠一般。到了今天,达到了知识爆炸的水平。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克隆”使全世界的人都大吃一惊。有的人竟忧心忡忡,不知这种技术发展“伊于胡底”。信耶稣教的人担心将来一旦“克隆”出来了人,他们的上帝将向何处躲藏。
⑥人类千百年以来保存智慧的手段不出两端:一是实物,比如长城,等等;二是书籍,以后者为主。在发明文字以前,保存智慧靠记忆;文字发明了以后,则使用书籍。把脑海里记忆的东西搬出来,搬到纸上,就形成了书籍,书籍是贮存人类代代相传的智慧的宝库。后一代的人必须读书,才能继承和发扬前人的智慧。人类之所以能够进步,永远不停地向前迈进,靠的就是能读书又能写书的本领。我常常想,人类向前发展,有如接力赛跑,第一代人跑第一棒;第二代人接过棒来,跑第二棒,以至第三棒、第四棒,永远跑下去,永无穷尽,这样智慧的传承也永无穷尽。这样的传承靠的主要就是书,书是事关人类智慧传承的大事,这样一来,读书不是“天下第一好事”又是什么呢?
⑦但是,话又说了回来,中国历代都有“读书无用论”的说法,读书的知识分子,古代通称之为“秀才”,常常成为取笑的对象,比如说什么“秀才造反,三年不成”,是取笑秀才的无能。这话不无道理。在古代--请注意,我说的是“在古代”,今天已经完全不同了--造反而成功者几乎都是不识字的痞子流氓,中国历史上两个马上皇帝,开国“英主”,刘邦和朱元璋,都属此类。诗人只有慨叹“刘项不读书”。“秀才”最多也只有成为这一批地痞流氓的“帮忙”或者“帮闲”,帮不上的,就只好慨叹“儒冠多误身”了。
⑧但是,话还要再说回来,中国悠久的优秀的传统文化的传承者是这一批地痞流氓,还是“秀才”?答案皎如天日。这一批“读书无用论”的现身“说法”者的“高祖”、“太祖”之类,除了镇压人民剥削人民之外,只给后代留下了什么陵之类,供今天搞旅游的人赚钱而已。他们对我们国家竟无贡献可言。
⑨总而言之,“天下第一好事,还是读书”。
(选自《意林》)(1)本文的论点是什么?
(2)文章开头有什么作用?
(3)第⑤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4)理解文中加点句子的含义及作用。
书籍是贮存人类代代相传的智慧的宝库。
(5)请结合文章论点为本文补充一个事实论据。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本题考查文章的中心论点.寻找论点,先看题目,再看开头、结尾.本文题目就是文章的论点.因为全文是围绕这句话论述的,这句话在文中出现多次.2.本题考查议论文开头的作用.可以从三方面考虑:引出论点或论题;...
看了阅读下面的选文,回答下列各题。...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一些下品妃子是几人同住一个宫的,甚至一个院的,达到妃就是一人住,那有没有妃以下几人一起住的例子《清 2020-04-07 …
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可以形容?的地位A.丞相B.太尉C.御史大夫D.御林军校尉在秦朝,丞相,太尉, 2020-05-22 …
某班上午缺席人数是出席人数的7分之一,下午又因有一人请假,故出席人数是出席人数的六分之一.这个班有 2020-05-23 …
创新思维:谁下去三个名人都为人类立下不朽功劳,他们分别是医学家,文学家,物理学家.一天,三人搭乘同 2020-06-06 …
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这里的一人指的是皇帝,这个称呼最早出现在()a夏朝b商朝c西周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这里 2020-06-07 …
乘车.小红上车后数了车上有43人,到第一站5人下,2人上;第二站3人下,4人上;第三站1人下,5人 2020-06-13 …
在海里深一百米人下潜要承受多大的压力体弱的人是否能否下潜如果挖一口一百米的井人潜下去跟在海里承受的 2020-06-25 …
引狼入室后悔莫及…成语是养虎为患一人之下卖主求荣那么是什么有关动物引狼入室后悔莫及…成语是养虎为患 2020-07-11 …
三希堂,位于故宫博物馆养心殿的西暖阁,是清高宗弘历即乾隆帝的书房,也是其作为养心殿主人留下的最明显 2020-07-26 …
一高中数学问题N个人在操场里围成一圈,将这N个人按顺时针方向从1到N编号,然后从第一个人起每隔一个人 2020-11-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