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其他-->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①鲍照比较谢灵运的诗和颜延之的诗,谓谢诗如“初发芙蓉,自然可爱”,颜诗则是“列律镂锦,雕绩满眼”。《诗品》:“汤惠休曰:谢诗如芙蓉出水,颜诗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 ①鲍照比较谢灵运的诗和颜延之的诗,谓谢诗如“初发芙蓉,自然可爱”,颜诗则是“列律镂锦,雕绩满眼”。《诗品》:“汤惠休曰:谢诗如芙蓉出水,颜诗如错采镂金。颜终身病之。”这可以说是代表了中国美学史上两种不同的美感或美的理想。前者如汉代的铜器陶器,王羲之的书法,顾恺之的画,陶潜的诗,宋代的白瓷;后者如楚国的图案、楚辞、汉赋、六朝骈文、明清的瓷器,一直存在到今天的刺绣和京剧的舞台服饰。 ②魏晋六朝是一个转变的关键,划分了两个阶段。从这个时候起,中国人的美感走到了一个新的方面,表现出一种新的美的理想。那就是认为“初发芙蓉”比之于“镂金错采”是一种更高的美的境界。在艺术中,要着重表现自己的思想,自己的人格,而不是追求文字的雕琢。陶潜作诗和顾恺之作画,都是突出的例子。王羲之的字,也没有汉隶那么整齐,那么有装饰性,而是一种“自然可爱”的美。这是美学思想上的一个大的解放。诗、书、画开始成为活泼泼的生活的表现,独立的自我表现。 ③这种美学思想的解放在先秦哲学家那里就有了萌芽。从三代铜器那样整齐严肃、雕工细密的图案,我们可以推知先秦诸子所处的艺术环境是一个“镂金错采、雕绩满眼”的世界。先秦诸子对于这种艺术境界各自采取了不同的态度。一种是对这种艺术取否定的态度。如墨子,认为是奢侈、骄横、剥削的表现,使人民受痛苦,对国家没有好处,所以他“非乐”,即反对一切艺术。又如老庄,也否定艺术。庄子重视精神,轻视物质表现。老子说:“五音令人耳聋,五色令人目盲。”另一种对这种艺术取肯定的态度,这就是孔孟一派。艺术表现在礼器上,乐器上。孔孟是尊重礼乐的。但他们也并非盲目受礼乐控制,而要寻求礼乐的本质和根源,进行分析批判。总之,不论肯定艺术还是否定艺术,我们都可以看到一种批判的态度,一种思想解放的倾向。 ④但是实践先于理论,工匠艺术家更要走在哲学家的前面。先在艺术实践上表现出一个新的境界,才有概括这种新境界的理论。现在我们有一个极珍贵的出土陶器,证明早于孔子一百多年,就已从“镂金错彩、雕绩满眼”中突出一个活泼、生动、自然的形象,成为一种独立的表现,把装饰、花纹、图案丢在脚下。这个铜器叫“莲鹅方壶”。它从真实自然界取材,不但有跃跃欲动的龙和螭,而且还出现了植物:莲花瓣。表示了春秋之际造型艺术要从装饰艺术独立出来的倾向。尤其顶上站着一个张翅的仙鹤象征着一个新的精神,一个自由解放的时代。 ⑤这两种美的理想,从另一个角度看,正是艺术中的美和真、善的关系问题。艺术的装饰性,是艺术中美的部分。但艺术不仅满足美的要求,而且满足思想的要求,要能从艺术中认识社会生活、社会阶级斗争和社会发展规律。艺术品中本来有这两个部分:思想性和艺术性。真、善、美,这是统一的要求。片面强调美,就走向唯美主义;片面强调真,就走向自然主义。下列不能表现人们崇尚“初发芙蓉”的美的一项是( )
A. A.钟嵘《诗品》:“汤惠休曰:‘谢诗如芙蓉出水,颜诗如错采镂金’。颜终身病之”。
B.B.王羲之的字,没有汉隶那么整齐,那么有装饰性,而是一种“自然可爱”的美。
C. C.墨子认为艺术是奢侈、骄横、剥削的表现,使人民受痛苦,对国家没有好处。
D. D.“莲鹤方壶”的取材和造型特征表明早在春秋时代已有对“初发芙蓉”的朦胧追求。
A. A.钟嵘《诗品》:“汤惠休曰:‘谢诗如芙蓉出水,颜诗如错采镂金’。颜终身病之”。
B.B.王羲之的字,没有汉隶那么整齐,那么有装饰性,而是一种“自然可爱”的美。
C. C.墨子认为艺术是奢侈、骄横、剥削的表现,使人民受痛苦,对国家没有好处。
D. D.“莲鹤方壶”的取材和造型特征表明早在春秋时代已有对“初发芙蓉”的朦胧追求。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C
看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①鲍照...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诗人往往在诗句中借助某一事物来抒发情感,表达志向,这叫“咏物言志”.请写出赞美下列事物的诗句,并写 2020-04-06 …
苏轼评价王维诗的成就时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味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使至塞上》中最能体现这 2020-05-14 …
有关《鲁滨孙漂流记》的诗歌!诗歌!一定要是诗歌!简短一点!带有鲁滨孙漂流的诗歌!有关他的体会、艰苦 2020-06-17 …
表达诗人赤胆忠心的诗句像《左迁蓝关示侄孙湘》里的“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这样的诗句,要 2020-06-19 …
对己亥杂诗赏析有错误的一项是A这首诗是诗人辞官归乡路上根据见闻感受所描写的组诗中的一首B首句极力渲 2020-06-21 …
鸟鸣涧的问题1.人们历来称道王维的诗是“诗中有画”,请指出本诗有那几幅画面,并说说他们营造了怎样的 2020-07-26 …
南宋后期的诗论家严诩在《沧浪诗话?诗评》中说:“或问唐诗何以胜我朝?唐以诗取士,故多专门之学,我朝 2020-07-28 …
南宋后期著名的诗论家严诩在《沧浪诗话•诗评》中说:“或问唐诗何以胜我朝?唐以诗取士,故多专门之学, 2020-07-28 …
谁能给我提供些古诗?古诗还要在诗前面标上序号,帮忙查些下面的诗:1.格律诗(绝句)4行2.格律诗(五 2020-11-27 …
英语翻译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子路》)子曰:诗三百 2020-12-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