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阅读下文,完成第(1)一(5)题。宝绘堂记宋苏轼①君子可以寓意于物,而不可以留意于物。寓意于物,虽微物足以为乐,虽尤物不足以为病。留意于物,虽微物足以为病,虽尤物不
题目详情
阅读下文,完成第(1)一(5)题。
宝绘堂记
【宋】苏轼
①君子可以寓意于物,而不可以留意于物。寓意于物,虽微物足以为乐,虽尤物不足以为病。留意于物,虽微物足以为病,虽尤物不足以为乐。老子曰:“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然圣人未尝废此四者,亦聊以寓意焉耳。刘备之雄才也,而好结髦。嵇康之达也,而好锻炼①.阮孚之放也,而好蜡屐。此岂有声色臭味也哉,而乐之终身不厌。
②凡物之可喜,足以悦人而不足以移人者,莫若书与画。然至其留意而不释,则其祸有不可胜言者。钟繇至以此呕血发冢,……皆以儿戏害其国,凶其身。此留意之祸也。
③始吾少时,尝好此二者,家之所有,惟恐其失之;人之所有,惟恐其不吾予也。既而自笑曰:吾薄富贵而厚于书,轻死生而重于画,岂不颠倒错缪失其本心也哉?自是不复好。见可喜者虽时复蓄之,然为人取去,亦不复惜也。譬之烟云之过眼,百鸟之感耳,岂不欣然接之,然去而不复念也。于是乎二物者常为吾乐,而不能为吾病。
④驸马都尉王君晋卿虽在戚里,而其被服礼义,学问诗书,常与寒士角。平居攘去膏粱,屏远声色,而从事于书画,作宝绘堂于私第之东,以蓄其所有,而求文以为记。恐其不幸而类吾少时之所好,故以是告之,庶几全其乐而远其病也。
【注]①锻炼:打铁。
(1)第①段阐述的观点是___ (用自己的话回答)
(2)第①段中引用老子话的目的是___
(3)第④段画线句中“不幸”是指___(用原文回答)
(4)下列与王君有关的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___
A.王君虽然是皇亲国戚但是牢记并遵循礼义。
B.王君学习《诗》《书》,并且经常和贫寒读书人比赛。
C.王君在书画方面专心,并建绘宝堂储蓄他全部的书画。
D.王君向苏轼求文是为了用苏轼的经验来警醒自己,告诫自己。
(5)概括本文的行文思路。___。
宝绘堂记
【宋】苏轼
①君子可以寓意于物,而不可以留意于物。寓意于物,虽微物足以为乐,虽尤物不足以为病。留意于物,虽微物足以为病,虽尤物不足以为乐。老子曰:“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然圣人未尝废此四者,亦聊以寓意焉耳。刘备之雄才也,而好结髦。嵇康之达也,而好锻炼①.阮孚之放也,而好蜡屐。此岂有声色臭味也哉,而乐之终身不厌。
②凡物之可喜,足以悦人而不足以移人者,莫若书与画。然至其留意而不释,则其祸有不可胜言者。钟繇至以此呕血发冢,……皆以儿戏害其国,凶其身。此留意之祸也。
③始吾少时,尝好此二者,家之所有,惟恐其失之;人之所有,惟恐其不吾予也。既而自笑曰:吾薄富贵而厚于书,轻死生而重于画,岂不颠倒错缪失其本心也哉?自是不复好。见可喜者虽时复蓄之,然为人取去,亦不复惜也。譬之烟云之过眼,百鸟之感耳,岂不欣然接之,然去而不复念也。于是乎二物者常为吾乐,而不能为吾病。
④驸马都尉王君晋卿虽在戚里,而其被服礼义,学问诗书,常与寒士角。平居攘去膏粱,屏远声色,而从事于书画,作宝绘堂于私第之东,以蓄其所有,而求文以为记。恐其不幸而类吾少时之所好,故以是告之,庶几全其乐而远其病也。
【注]①锻炼:打铁。
(1)第①段阐述的观点是___ (用自己的话回答)
(2)第①段中引用老子话的目的是___
(3)第④段画线句中“不幸”是指___(用原文回答)
(4)下列与王君有关的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___
A.王君虽然是皇亲国戚但是牢记并遵循礼义。
B.王君学习《诗》《书》,并且经常和贫寒读书人比赛。
C.王君在书画方面专心,并建绘宝堂储蓄他全部的书画。
D.王君向苏轼求文是为了用苏轼的经验来警醒自己,告诫自己。
(5)概括本文的行文思路。___。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观点的提出一般在段落的开头,且是议论性的句子.此段的开头一句“君子可以寓意于物,而不可以留意于物.”就是中心句.答题时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来就行;
(2)议论文中,引用名人名言是为了论证自己的观点,着重分析引用前后的语境,看此句与哪些句子关系比较紧密即可,这里是为了说明“五色、五音、五味.田猎等可使人得到感官上的享受,容易使人沉醉”;
(3)关键在于理解“恐其不幸而类吾少时之所好”,翻译为“我担心他弄不好会像我年少时爱好书画那样”,文章描写“我”的主要在第三段,这里就是指“薄富贵而厚于书,轻死生而重于画”
(4)B项中“学习《诗》《书》”不全面,原文为“学问诗书”,应理解为“学习和问难诗书”,这里以偏概全,故选B;
(5)概括论述思路,首先通读全文,确定文体,由于本篇为议论文,因而重点寻找文中论点及论据,描述答案的时候要有“首先”“然后”“其次”“接着”“最后”等表示写作思路的词语.
参考答案
(1)君子可以把心意寄托在事物中,但不可以把心意留滞于事物中.
(2)说明五色、五音、五味.田猎等可使人得到感官上的享受,容易使人沉醉.
(3)薄富贵而厚于书,轻死生而重于画.
(4)B
(5)首先提出论点“君子可以寓意于物,而不可以留意于物”,接着引历史人物正反论证,并以个人经历佐证可“寓意于物”而不可“留意于物”这一中心,最后文末交代为宝绘堂作记之事,充分表达苏轼“心自在,不役于物”的人生感慨.
参考译文
君子可以把心意寄托在事物中,但不可以沉溺在事物中.如果把心意寄托在事物中,即使事物很微小也会让人感到很快乐,即使事物珍奇也不会成为祸害.如果沉溺在事物中,即使事物很微小也会成为祸害,即使是珍奇的事物也不会让人感到快乐.老子说:“五色使人的眼睛看不清东西,五音使人的耳朵听不清声音,五味使人的口舌失去辨味的能力,骑马打猎使人心发狂.”但是圣人未曾因此而废除这四种东西,只是暂且用来寄托心意罢了.刘备有雄才大略,却性喜织毛物.嵇康恬静寡欲却喜爱打铁.阮孚狂放不羁却喜爱给鞋子涂蜡.这难道有什么美好的声音、颜色和气味吗?但他们以之为乐并且终身不厌弃.
事物之中最可喜而且足以取悦于人而不足以移动人心的,莫过于书和画了.但是到了沉溺(书画)而不能舍弃(的地步),那么这祸害将难以说尽.钟繇发展到因此吐血盗墓,宋孝武帝和王僧虔发展到因此互相猜忌,…这都是由于小孩子玩的把戏害了他们的国家,害了他们自身.这就是沉溺在事物中带来的祸害.
起初我在年少的时候,也曾经喜好这两样东西.家里所有的书画,(我)都担心失去它们;别人拥有的书画,只担心他们不肯给我.不久就自我嘲笑说:我看轻富贵而看重书,看轻生死而看重画,岂不是颠倒错乱,丧失自己的本心吗?从这以后就不再那样喜好(书画)了.看见喜欢的书画虽然当时也想再收藏它,然而被人取走了,也不再感到可惜.就像烟云从眼前飘过,百鸟的鸣叫从耳边掠过,为什么不愉快地接受呢?然而一旦消失,也就不再记挂.于是书画二物就常常带给我快乐,而不会为我造成祸害.
驸马都尉王晋卿虽然是皇亲国戚,但他信奉礼义,学习和问难诗书,经常与贫苦的读书人较量.平日里也排斥精美的食品,摒弃、远离歌舞和女色,而致力于书画.又在私宅的东边建了宝绘堂,用来收藏全部的书画,并要求我写文章来记录这件事.我担心他弄不好会像我年少时爱好书画那样,所以写这篇文章告诫他,希望使他真正得到快乐而远离祸害.
(2)议论文中,引用名人名言是为了论证自己的观点,着重分析引用前后的语境,看此句与哪些句子关系比较紧密即可,这里是为了说明“五色、五音、五味.田猎等可使人得到感官上的享受,容易使人沉醉”;
(3)关键在于理解“恐其不幸而类吾少时之所好”,翻译为“我担心他弄不好会像我年少时爱好书画那样”,文章描写“我”的主要在第三段,这里就是指“薄富贵而厚于书,轻死生而重于画”
(4)B项中“学习《诗》《书》”不全面,原文为“学问诗书”,应理解为“学习和问难诗书”,这里以偏概全,故选B;
(5)概括论述思路,首先通读全文,确定文体,由于本篇为议论文,因而重点寻找文中论点及论据,描述答案的时候要有“首先”“然后”“其次”“接着”“最后”等表示写作思路的词语.
参考答案
(1)君子可以把心意寄托在事物中,但不可以把心意留滞于事物中.
(2)说明五色、五音、五味.田猎等可使人得到感官上的享受,容易使人沉醉.
(3)薄富贵而厚于书,轻死生而重于画.
(4)B
(5)首先提出论点“君子可以寓意于物,而不可以留意于物”,接着引历史人物正反论证,并以个人经历佐证可“寓意于物”而不可“留意于物”这一中心,最后文末交代为宝绘堂作记之事,充分表达苏轼“心自在,不役于物”的人生感慨.
参考译文
君子可以把心意寄托在事物中,但不可以沉溺在事物中.如果把心意寄托在事物中,即使事物很微小也会让人感到很快乐,即使事物珍奇也不会成为祸害.如果沉溺在事物中,即使事物很微小也会成为祸害,即使是珍奇的事物也不会让人感到快乐.老子说:“五色使人的眼睛看不清东西,五音使人的耳朵听不清声音,五味使人的口舌失去辨味的能力,骑马打猎使人心发狂.”但是圣人未曾因此而废除这四种东西,只是暂且用来寄托心意罢了.刘备有雄才大略,却性喜织毛物.嵇康恬静寡欲却喜爱打铁.阮孚狂放不羁却喜爱给鞋子涂蜡.这难道有什么美好的声音、颜色和气味吗?但他们以之为乐并且终身不厌弃.
事物之中最可喜而且足以取悦于人而不足以移动人心的,莫过于书和画了.但是到了沉溺(书画)而不能舍弃(的地步),那么这祸害将难以说尽.钟繇发展到因此吐血盗墓,宋孝武帝和王僧虔发展到因此互相猜忌,…这都是由于小孩子玩的把戏害了他们的国家,害了他们自身.这就是沉溺在事物中带来的祸害.
起初我在年少的时候,也曾经喜好这两样东西.家里所有的书画,(我)都担心失去它们;别人拥有的书画,只担心他们不肯给我.不久就自我嘲笑说:我看轻富贵而看重书,看轻生死而看重画,岂不是颠倒错乱,丧失自己的本心吗?从这以后就不再那样喜好(书画)了.看见喜欢的书画虽然当时也想再收藏它,然而被人取走了,也不再感到可惜.就像烟云从眼前飘过,百鸟的鸣叫从耳边掠过,为什么不愉快地接受呢?然而一旦消失,也就不再记挂.于是书画二物就常常带给我快乐,而不会为我造成祸害.
驸马都尉王晋卿虽然是皇亲国戚,但他信奉礼义,学习和问难诗书,经常与贫苦的读书人较量.平日里也排斥精美的食品,摒弃、远离歌舞和女色,而致力于书画.又在私宅的东边建了宝绘堂,用来收藏全部的书画,并要求我写文章来记录这件事.我担心他弄不好会像我年少时爱好书画那样,所以写这篇文章告诫他,希望使他真正得到快乐而远离祸害.
看了阅读下文,完成第(1)一(5)...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有关小儿的注意与记忆的发展特点是A.婴儿以无意注意为主,B.5~6岁的儿童能:较好的控制自己的注意 2020-06-06 …
某批发商用1000元购10箱肥皂,每箱50块,准备以一定的价格按箱批发,如果每块肥皂以2.5元的价 2020-06-18 …
某批发商用1000元购10箱肥皂,每箱50块,准备以一定的价格按箱批发,如果每块肥皂以2.5元的价 2020-06-18 …
填空:(1)如果零上5℃记为+5℃,那么-9℃表示的意义是;(2)高出海平面129米记为+129米 2020-07-18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以下5题。宝绘堂记□(宋)苏轼君子可以寓意于物,而不可以留意于物。寓意于物,虽 2020-12-06 …
英语日记根据提示写一篇意思连贯语句通顺的日记注意日记格式和写法1.晚上我和妈妈一起散步2.遇见一位外 2020-12-10 …
学校医务室在记录学生身高时,以1.5,米为标准,记录每个同学的身高.刚好1.5米的记为0米,高于1. 2020-12-14 …
小、中、大班幼儿的注意、记忆等过程的心理发展趋势。分析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无意记忆和有意记忆以及无意 2020-12-17 …
为计算一个小组16名学生数学考试的平均分,以80分为标准,80分以上的记为正,80分以下的记为负.若 2021-01-05 …
为计算一个小组16名学生数学考试的平均分,以80分为标准,80分以上的记为正,80分以下的记为负。若 2021-01-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