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两段文言文,回答文后问题。(12分)(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
阅读下列两段文言文,回答文后问题。(12分)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周敦颐《爱莲说》)
(乙)兰之味,非可逼而取①也。盖在有无近远续断之间,纯以情韵胜。氲氲无所②,故称瑞③耳。体兼彩④,而不极于色,令人览之有余,而名之不可,即善绘者以意取似,莫能肖也。其真文王、孔子、屈原之徒,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者耶?(选自张大复《梅花草堂集》)
注释:①取:这里是嗅取(兰的香味)。②氲氲(yūn yūn)无所:弥漫飘忽,没有一定的地方。③瑞:吉,善。④兼彩:兼有各种颜色。
9.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2分)
(1)出淤泥而不染
(2)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3)陶后鲜有闻
(4)而名之不可
10.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 莲,花之君子者也。
译文:
(2)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译文:
(3)兰之味,非可逼而取也
译文:
(4)即善绘者以意取似,莫能肖也
译文:
11.作者“独爱莲”的原因是什么?(请用原文回答)(2分)
12.阅读本文,许多同学喜欢“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因为这两句写出了莲的高洁、质朴,比喻君子既不与恶浊的世风同流合污,也不孤高自许。你还喜欢本文中描写莲的那些语句?为什么?(2分)
13.某市在确定市花的活动中,居于民意调查前三名的是兰花、梅花、桂花。如果让你从这三种花中选择兰花,请你说说赞成它的理由。(2分)

把木梳卖给和尚答案阅读把木梳卖给和尚,听起来真有些匪夷所思,但不同的思维,不同的推销术,却有不同的结 2020-03-30 …
语文阅读“为木杆铅笔出口算一笔帐”答案①木杆铅笔是我国铅笔出口的主要品种,其生产所需的椴木材属于宝 2020-05-13 …
阅读《木兰诗》(节选),完成1-6题。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 2020-06-16 …
某化学兴趣小组用如图装置完成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并对生成的红色固体成分进行探究.提出问题木炭与氧 2020-07-20 …
纳木错是我国最高的第二大咸水湖.阅读纳木错流域图、纳木错古湖岸示意图以及西南季风水汽输送路径图,完 2020-07-25 …
麻烦老师解答:阅读《木兰诗》,回答阅读《木兰诗》,1、结合全诗内容分析木兰的形象.2、《木兰诗》这 2020-07-28 …
仔细阅读《木桶与木板的对话》,回答下列问题:简要回答材料是如何体现物质和意识的辨证关系原理的。(1 2020-07-29 …
阅读《木叶》选段,完阅读《木叶》选段,从“木叶”发展到“落木”,其中关键显然在“木”这一字,其与“树 2020-11-22 …
阅读《木叶》选段,完阅读《木叶》选段,从“木叶”发展到“落木”,其中关键显然在“木”这一字,其与“树 2021-01-02 …
阅读《木叶》选段,完成问题。从“木叶”发展到“落木”,其中关键显然在“木”这一字,其与“树叶”或“落 2021-01-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