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爱莲说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
题目详情
爱莲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解释文中加点的字词。
①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___ ②陶后鲜有闻___
(2)选出下列句子中“之”与“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中“之”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___
A 缓兵之计 B 何陋之有 C无丝竹之乱耳 D 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
(3)翻译句子: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翻译:___
(4)“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解释文中加点的字词。
①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___ ②陶后鲜有闻___
(2)选出下列句子中“之”与“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中“之”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___
A 缓兵之计 B 何陋之有 C无丝竹之乱耳 D 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
(3)翻译句子: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翻译:___
(4)“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实词含义的能力.理解词语的含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能结合具体语境来准确辨析即可.
①句意为:(人们)可以远远地观赏(莲),而不可轻易地玩弄它啊..亵:亲近而不庄重;②句意为:陶渊明以后就很少听到了.鲜:少.
(2)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实词含义的能力.理解词语的含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能结合具体语境来准确辨析即可.
例句:句意为:我唯独喜爱莲花从积存的淤泥中长出却不被污染.“之”: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A.句意为:延缓对方进攻的计策.指拖延时间,然后再想办法.“之”:结构助词,的;B.句意为:有什么简陋的呢?.“之”:宾语前置的标志,无意义;C.句意为:没有音乐来扰乱耳际.“之”: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D.句意为:靠近边塞居住的人中,有位擅长推测吉凶掌握术数的人.“之”:结构助词,的.
(3)本题考查重点句子的翻译.翻译时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通畅.注意重点字词以及常见句式的翻译,特别是文言特殊句式的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句重点词语有:“通”,贯通、通透;“直”,挺直;“蔓”,名词用作动词,生蔓;“枝”,名词用作动词,生枝.句意为:(它的茎)中间贯通外形挺直,不牵牵连连也不枝枝节节.
(4)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本内容理解与分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概括即可.
译文:有莲花爱好的人,像我一样的人还有谁呢?有牡丹爱好的人,太多了吧!
这里先用花进行比喻,让花的特性喻人,虽平淡,但比喻帖切,然后借花喻人,将陶渊明的避世,世人皆追求荣华富贵的心态描写的淋漓尽致.言下虽不免流露出一种孤掌难鸣的哀怨,但意味深长,无情地鞭挞了那些寡廉鲜耻之徒.这里,周敦颐是高傲的,他那种不从众只求纯净的心态,在碌碌尘世中是难能可贵的.他感叹,是因为世风日下,大多数人皆被世事玷染.作者通过对莲花的爱慕与礼赞,表明自己对美好理想的憧憬,对高尚情操的崇奉,对庸劣世态的憎恶.
答案:(1)①亲近而不庄重;②少
(2)C.
(3)(它的茎)中间贯通外形挺直,不牵牵连连也不枝枝节节.
(4)前者表达了作者的超凡脱俗,不与世人同流合污,喜欢莲花的洁身自好;后者则抨击了世人贪图富贵的不良世风.
①句意为:(人们)可以远远地观赏(莲),而不可轻易地玩弄它啊..亵:亲近而不庄重;②句意为:陶渊明以后就很少听到了.鲜:少.
(2)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实词含义的能力.理解词语的含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能结合具体语境来准确辨析即可.
例句:句意为:我唯独喜爱莲花从积存的淤泥中长出却不被污染.“之”: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A.句意为:延缓对方进攻的计策.指拖延时间,然后再想办法.“之”:结构助词,的;B.句意为:有什么简陋的呢?.“之”:宾语前置的标志,无意义;C.句意为:没有音乐来扰乱耳际.“之”: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D.句意为:靠近边塞居住的人中,有位擅长推测吉凶掌握术数的人.“之”:结构助词,的.
(3)本题考查重点句子的翻译.翻译时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通畅.注意重点字词以及常见句式的翻译,特别是文言特殊句式的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句重点词语有:“通”,贯通、通透;“直”,挺直;“蔓”,名词用作动词,生蔓;“枝”,名词用作动词,生枝.句意为:(它的茎)中间贯通外形挺直,不牵牵连连也不枝枝节节.
(4)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本内容理解与分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概括即可.
译文:有莲花爱好的人,像我一样的人还有谁呢?有牡丹爱好的人,太多了吧!
这里先用花进行比喻,让花的特性喻人,虽平淡,但比喻帖切,然后借花喻人,将陶渊明的避世,世人皆追求荣华富贵的心态描写的淋漓尽致.言下虽不免流露出一种孤掌难鸣的哀怨,但意味深长,无情地鞭挞了那些寡廉鲜耻之徒.这里,周敦颐是高傲的,他那种不从众只求纯净的心态,在碌碌尘世中是难能可贵的.他感叹,是因为世风日下,大多数人皆被世事玷染.作者通过对莲花的爱慕与礼赞,表明自己对美好理想的憧憬,对高尚情操的崇奉,对庸劣世态的憎恶.
答案:(1)①亲近而不庄重;②少
(2)C.
(3)(它的茎)中间贯通外形挺直,不牵牵连连也不枝枝节节.
(4)前者表达了作者的超凡脱俗,不与世人同流合污,喜欢莲花的洁身自好;后者则抨击了世人贪图富贵的不良世风.
看了爱莲说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爱莲说回答课后问题1.在作者看来,莲花有什么可爱之处?使用课文中语句回答.2.下面程序中带点的字课 2020-04-26 …
中展现作者志趣的追求的是"予独爱来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来涟而不妖".根据你所读过的古诗词,写出几 2020-06-23 …
大家谁看得懂这首诗冬景冬天离我们越来越远了遥远的天空湛蓝、深邃北风吹过的水面泛起涟漪远处的工厂笨拙 2020-06-30 …
从读过的有关莲的古今诗文中(举例),可以看出莲通常被赋予哪些含义?在你看来,莲有哪些品质值得人们赞 2020-07-12 …
在《爱莲说》中在作者看来,莲花有什么可爱之外?试用课文中的语句回答 2020-07-12 …
9、《爱莲说》这篇文章...连线题!9、《爱莲说》这篇文章,作者对莲花清逸秀美的形态的描写,赞美道 2020-07-23 …
省略号的问题先是听见它的声音,从很远的山林里传来,从很远的地方里传来,从很高的山坡上传来——像一曲无 2020-11-07 …
隐地的《远近》求知阅读答案(1)"远“和”近“在文中的具体含义是什么?(2)作者在最后说”走得远,世 2020-11-22 …
英语翻译罅隙涟漪,山谷的罅隙中,我们看到溪水映着灿烂的朝霞像浮动的彩色缎带,一阵微风吹过,镜子一般的 2020-11-27 …
世人都爱池中莲,诗文写出多了来!莲花从来都不懂,只顾自己随意开?啥意 2020-12-22 …